Montag, 18. Februar 2013

陳雲 - 不是旅遊,是跨境採購

陳雲 - 不是旅遊,是跨境採購
轉角    2013年 02月18日

【am730專欄】我們香港人去日本,是欣賞日本的風土人情,享用溫文服務,食用當地食物,順便購買一點日本產物。我們去台灣、泰國、美加、歐洲也是。


然則,大陸人來香港,卻變了瘋狂購物,而且購買的不是香港產品或本土服務 ( 如小店、餐飲 ),而是外國流行牌子 和跨國連鎖集團的服務。


在八十年代,歐美遊客來香港,購買的是香港本土工業品、工藝品、手工服務 ( 如縫製西裝 )  和精緻餐飲 ( 海鮮、粵菜 ),遊客雖然對香港有刻板的東方印象,但也與香港文化有良性互動,繁榮了本土經濟,培養了本地消費的多層性,促進了香港文化的本土特質 與多元活力。為甚麼大陸遊客行為,卻與世界上的遊客迥然不同呢?


老實說,大陸遊客不是遊客,而是跨境的、低品味的洋貨採購者。一切外國的自由市場、 跨境購物都不能輕易用來解釋中港之間的關係。因為中國是世上唯一由共黨獨裁統治 卻走資本主義的大國,而香港卻是世界上唯一與中共接壤 而被迫接受其侵略的國際城市。


因為特殊的中港制度差異,中港之間的貨幣和關稅安排不同,而令大陸遊客有差價可以賺取。差價 是由於人民幣兌港幣佔了便宜,而中國對外國貨課稅太高。於是中國遊客來香港瘋狂採購外國貨,用走私逃稅的方法運回大陸。


然而,香港為何又不能像八十年代那般,向大陸客提供本土工農產品 和特色服務呢?或者,也不能夠為大陸客提供形象 與品質都經過香港改良了的中國貨呢?又或者,大陸客為何品味如此鄙俗的呢?


首先,英國撤出之前,刻意栽培的地產霸權,用地租掠奪了利潤,用高地價排擠了不能短期謀取高利潤的 經濟活動 ( 工農業、本土小企業 )。


帝國主義的目標,是令中國收回香港之後,切斷香港的技藝傳承,全民做大集團的僱員,香港員工淺薄化、sales化,使香港不能成為 中國產品邁向高增值的 研發基地、品牌形象刷新基地,也不能成為 教養中國人品味的地方。


一句話:毒害香港,將中國斬首。中國長期成為世界工廠,中國人不能有自己的精良國貨可用,要以消費外國貨為榮。


香港從八十年代 持續至今的高地價政策,在九七之前,是以樓房當作財富儲備品的方式,回收港商在大陸的 投資利潤;在九七之後,是以樓房 及金融投資的方式,吸納大陸官商 在大陸的逃逸資金。


中國收回香港 而不拆解地產霸權,不能解放香港的 整體生產力為中國服務,是深深地 被歐美帝國主義套牢了,變成國際大租界、次殖民地。自由行來香港採購外國貨,只是布局的冰山一角。


這個布局,在九七之前的 八十年代,英國 用地產霸權的方式布置好,待中共的貪婪官員、無良商賈,一一失足掉落。( 周一刊登 )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中文解毒》系列作者。


陳雲 - 不是旅遊,是跨境採購
http://www.am730.com.hk/column.php?cid=136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