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 13. November 2015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臺北大學歷史系 中國近古史(宋元) 課程綱要

一、【開課系所】:歷史系
二、【開課年級】:二年級
三、【修別】:選修
四、【科目名稱】:(中文) 中國近古史
(英文)
五、【先修科目】:
六、【學分數】:上學期 2 學分, 下學期 2 學分
七、【授課時數】:(正課) 2 小時,(實習) 小時
八、【教學目標】:

- -

主要教材:


方豪,《宋史》,臺北:華岡書局,民國63年。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聯經,1997年。

大綱:

一、 宋史研究的基本資料與近來研究團體
方豪,《宋史》,ch.1.
張其凡,〈二十世紀中國宋史研究的回顧〉,《兩宋歷史文化概論》,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二、 宋史在中國史發展的特色:唐宋變遷
內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宮崎市定,〈從部曲走向佃戶〉,《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明文,1985年。


三、 十世紀時中國所面對的問題
林瑞翰,《五代史》,臺北﹕民智出版社,民國52年。Ch.12.


四、 宋代的開國與太祖、太宗
李唐,《宋太祖》,臺北:河洛,民68年。
劉耕荒,《宋太祖大傳》,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其凡,《宋太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
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太祖與宋太宗》,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五、 宋代的中央官制
林天蔚,〈宋代官制探微〉,《宋史研究集》,第九輯。
遲景德,〈宋元豐改制前之宰相機關與三司〉,《宋史研究集》,第七輯。
錢穆,〈論宋代相權〉,《宋史研究集》,第一輯
佐伯富,〈論宋代的皇城司〉,《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林天蔚,〈君權重、相權多是否矛盾〉,《宋史質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
龔延明,〈宋代官制總論〉,《宋代官制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六、 宋代的兵制
黃寬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臺北:東大,民國91年。

七、 宋代的法制與社會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雲海主編,《宋代司法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薛梅卿,《宋刑統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八、 真宗朝大事
張其凡,〈宋真宗天書封祀閙劇之剖析〉,《歷史文獻與傳統文化》,第四集。
汪聖鐸,《宋真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九、 遼的興起與宋遼關係
程光裕,《宋太宗對遼戰爭考》,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1年。
姚從吾,《姚從吾先生全集(二)—遼朝史》,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0年。
張正明,《契丹史略》,臺北:帛書出版社,民國74年。

十、 宋代的地方政府、財政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十一、
十二、 仁宗朝大事
十三、 西夏的建國與宋夏關係
林旅芝,《西夏史》,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
李瑞華,《宋夏關係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十四、
十五、 宋元人口發展與戶等
吳松弟,《中國人口史》,第三卷,上海:復旦大學,2000年。
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第四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宋晞,〈宋代戶等考〉,《宋史研究集》,第八輯。
柳田節子,〈宋代鄉村的戶等制〉,《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柳田節子,〈宋代都市的戶等制〉,《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十六、 賦稅制度
劉道元,《兩宋田賦制度史》,臺北:食貨,民國67年台再版。
李劍農,《宋元明經濟史稿》,臺北:華世,民國79年。Ch.8
梁庚堯,《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十七、 宋代的役法
黃繁光,《宋代民戶的職役負擔》,文大史研所博士論文,民國69年。

十八、 英宗、神宗朝大事

賈玉英,《宋代監察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Ch.4.

十九、 王安石變法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葉坦,《大變法》,北京:三聯,1996年。
宮崎市定,〈王安石吏士合一政策〉,《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張元,〈從王安石的先王觀念看他與宋神宗的關係〉,《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 宋代科舉制度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聯經,民83年。
李弘祺,〈宋代的舉人〉,《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一、 宋代任官與銓敍制度
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梅原郗,〈宋初的寄祿官及其周圍〉,《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二十二、 宋代的士與文風
包弼德( Peter K. Bol),《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十三、 哲宗、徽宗、欽宗朝大事
任崇岳,《宋徽宗、宋欽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二十四、 金的興起
外山軍治著、李東源譯,《金朝史研究》,牡丹江市:黑龍江朝鮮族出版社,1988。
何俊哲、張達昌、于國石,《金朝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三上次男著、金啓孮,《金代女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張博泉,《金史簡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二十五、 宋代貨幣與經濟
高聰明,《宋代貨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繆坤和,《宋代信用票據研究》,昆明:雲南大學,2002年。
全漢昇,〈略論宋代的紙幣〉,《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全漢昇,〈宋末通膨脤及其對於物價的影響〉,《史語所集刊》,第十本。


二十六、 南宋的重建
劉子健,《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97年二刷。Ch.2-4.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
黃寛重,〈從害韓到殺岳:南宋收兵權的變奏〉,《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主辦,民國77年)。

二十七、 南宋與金關係

二十八、 南宋制度的改革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10.


二十九、 宋代城市的發展
傅宗文,《宋代草市鎮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斯皮義信,〈宋都杭州的商業中心〉,《日本學者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三十、 孝宗朝大事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5.

三十一、 宋代江南經濟
斯波義信,《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十二、 光宗、寧宗、理宗、度宗朝大事
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杭州:杭州大學,1999年。Ch.6-7.
胡昭曦、蔡東洲,《宋理宗、宋度宗》,長春市:吉林文史出版社

三十三、 南宋與蒙元
胡昭曦,《宋蒙(元)關係史》,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三十四、 宋代宗教的發展
Valerie Hansen,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1276, Princiton﹕Princeton Uni. Press, 1990.

三十五、 宋代商業與新倫理
趙曉耕,《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調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三十六、 宋代的科學發展
三十七、 道學運動與社會變遷

三十八、 宋代的日常生活
朱瑞熙等,《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Jacques Gernet,劉東譯,《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馬德程譯,《南宋社會生活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71年。

source :



蔣義斌 : 宋史大綱 - 國立臺北大學
http://web.ntpu.edu.tw/~chiangip/


黃仁宇 : 北宋:大膽的試驗
http://www.b111.net/xiandai/hry-zgdls/011.htm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1in99percent.blogspot.com/2012/07/blog-post_28.html


黃仁宇 : 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宋史報告 :[之五] 宋代新士大夫階層的形成
http://life.fhl.net/phpBB21/viewtopic.php?t=3205


http://www.novelscape.net/lsxs/h/huangrenyu/hxhp/026.htm


范文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954349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449047


宋名臣奏議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35850


劍橋中國史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http://www.qunxue.com/wenku/剑桥中国全史丛书/History.asp.htm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