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der Tat ist somit die reale Notwendigkeit an sich auch Zufälligkeit
In der Tat ist somit die reale Notwendigkeit an sich auch Zufälligkeit.
- Dies erscheint zunächst so, daß das real Notwendige der Form nach zwar ein Notwendiges, aber dem Inhalte nach ein Beschränktes sei und durch ihn seine Zufälligkeit habe.
Allein auch in der Form der realen Notwendigkeit ist die Zufälligkeit enthalten; denn wie sich gezeigt, ist die reale Möglichkeit nur an sich das Notwendige, gesetzt aber ist sie als das Anderssein der Wirklichkeit und Möglichkeit gegeneinander.
Die reale Notwendigkeit enthält daher die Zufälligkeit; sie ist die Rückkehr in sich aus jenem unruhigen Anderssein der Wirklichkeit und Möglichkeit gegeneinander, aber nicht aus sich selbst zu sich.
Die Wissenschaft der Logik -- Zweites Buch.
A. Zufälligkeit oder formelle Wirklichkeit, Möglichkeit und Notwendigkeit
http://hegel.logik.2.abcphil.de/html/a__zufalligkeit_oder_formelle_wirklichkeit-_moglichkeit_und_notw.html
Lenin : Conspectus of Hegel’s book The Science of Logic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14/cons-logic/index.htm
http://www.praxisphilosophie.de/hegel.htm
Sailor Scouts Exteriores Transformacion y Ataque . Musica de fondo de Vanessa Ma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VC93OPXXM
Sailor Saturn Attack -Silence Glave Supri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ldUutoHpA
Hegel, Werke 20 Bände
http://user.uni-frankfurt.de/~tstahl/
Samstag, 13. September 2014
毛澤東 : 共產黨員 都應懂得 這個真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
毛澤東 : 共產黨員 都應懂得 這個真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
毛澤東 : 共產黨員 都應懂得 這個真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
每個共產黨員 都應懂得這個真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我們的原則是党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党。但是有了槍確實又可以造黨,八路軍 在華北就造了一個大黨。還可以造幹部,造學校,造文化,造民眾運動。
延安的一切就是槍桿子造出來的。槍桿子裡面出一切東西。從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學說的觀點看來,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
誰想奪取國家政權,並想保持它,誰就應有強大的軍隊。有人笑我們是 “ 戰爭萬能論”,對,我們是革命戰爭萬能論者,這不是壞的,是好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共產黨的槍桿子造了一個社會主義。我們要造一個民主共和國。
帝國主義時代的 階級鬥爭的 經驗告訴我們: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只有用槍桿子的力量 才能戰勝武裝的資產階級 和地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只有用槍桿子才可能改造。
我們是戰爭消滅論者,我們是不要戰爭的;但是只能經過戰爭去消滅戰爭,不要槍桿子必須拿起槍桿子。
source:
-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1j.htm
毛澤東 :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2j.htm
毛澤東 : 獨立自主,就是自己尋找 適合本國特點的 革命 和建設的 正確道路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3j.htm
http://www.shuku.net/novels/wars/junshijiyao/junshijiyao.html
--
文獻選讀 :
一、《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三、《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四、《反對本本主義》
五、《 "共產黨人" 發刊詞》
六、《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節選)
七、《新民主主義論》(節選)
八、《在中國共產黨 第七屆中央委員會 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節選)
九、《論人民民主專政》
十、《論十大關係》
十一、《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節選)
十二 、《戰爭和戰略問題》
source :
http://jpkc.zju.edu.cn/k/236/index.html
http://jpkc.zju.edu.cn/k/236/3/3-5.htm
毛澤東 :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81106.htm
毛澤東 : 共產黨員 都應懂得 這個真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
每個共產黨員 都應懂得這個真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我們的原則是党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党。但是有了槍確實又可以造黨,八路軍 在華北就造了一個大黨。還可以造幹部,造學校,造文化,造民眾運動。
延安的一切就是槍桿子造出來的。槍桿子裡面出一切東西。從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學說的觀點看來,軍隊是國家政權的主要成分。
誰想奪取國家政權,並想保持它,誰就應有強大的軍隊。有人笑我們是 “ 戰爭萬能論”,對,我們是革命戰爭萬能論者,這不是壞的,是好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俄國共產黨的槍桿子造了一個社會主義。我們要造一個民主共和國。
帝國主義時代的 階級鬥爭的 經驗告訴我們: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只有用槍桿子的力量 才能戰勝武裝的資產階級 和地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整個世界只有用槍桿子才可能改造。
我們是戰爭消滅論者,我們是不要戰爭的;但是只能經過戰爭去消滅戰爭,不要槍桿子必須拿起槍桿子。
source:
-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1j.htm
毛澤東 :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2j.htm
毛澤東 : 獨立自主,就是自己尋找 適合本國特點的 革命 和建設的 正確道路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3j.htm
http://www.shuku.net/novels/wars/junshijiyao/junshijiyao.html
--
文獻選讀 :
一、《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三、《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四、《反對本本主義》
五、《 "共產黨人" 發刊詞》
六、《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節選)
七、《新民主主義論》(節選)
八、《在中國共產黨 第七屆中央委員會 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節選)
九、《論人民民主專政》
十、《論十大關係》
十一、《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節選)
十二 、《戰爭和戰略問題》
source :
http://jpkc.zju.edu.cn/k/236/index.html
http://jpkc.zju.edu.cn/k/236/3/3-5.htm
毛澤東 :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81106.htm
Project Dragons 科学戦隊ダイナマン OP cover
Project Dragons 科学戦隊ダイナマン OP cover
Project Dragons - Choudenshi Bioman OP (rock cover) (超電子バイオ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FcQu8B2qQ
Cybercops ED - Shooting Star (cover) ( 電脳警察サイバーコップ) - by Project Drag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iIAgAjkL8
Project Dragons - Uchuu Keiji Gyaban ( 宇宙刑事ギャバン) - OP ROCK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mOWs4S3sk
Project Dragons - Gaoranger - OP Theme cover ( 百獣戦隊ガオレンジャー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psyBBRCsg
Project Dragons - Kagaku Sentai Dynaman OP (rock cover) ( 科学戦隊ダイナ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TufF-dlp4
Project Dragons - Kamen Rider Stronger OP ( 仮面ライダーストロンガー OP - Rock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wPzy_Ditg
Project Dragons - Quando o Sol Brilhar Novamente (A Carta) (Yu Yu Hakush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2bxyA37dc
Project Dragons - Gatchaman ( 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y95RWFbZA
source :
Members Hideki Ito, Alex Danger, Diego Tolkki, Megu Anita - vocals and backing vocals Gabriel Fox
- guitars/bass/keyboards/drums/vocals Kiel - keyboards Genre Rock/Anime/Tokusatsu
Hometown Brazil
Project Dragons
https://www.facebook.com/projectdragons?fref=nf
Project Dragons - Choudenshi Bioman OP (rock cover) (超電子バイオ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FcQu8B2qQ
Cybercops ED - Shooting Star (cover) ( 電脳警察サイバーコップ) - by Project Drag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hiIAgAjkL8
Project Dragons - Uchuu Keiji Gyaban ( 宇宙刑事ギャバン) - OP ROCK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mOWs4S3sk
Project Dragons - Gaoranger - OP Theme cover ( 百獣戦隊ガオレンジャー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psyBBRCsg
Project Dragons - Kagaku Sentai Dynaman OP (rock cover) ( 科学戦隊ダイナ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DTufF-dlp4
Project Dragons - Kamen Rider Stronger OP ( 仮面ライダーストロンガー OP - Rock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wPzy_Ditg
Project Dragons - Quando o Sol Brilhar Novamente (A Carta) (Yu Yu Hakush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2bxyA37dc
Project Dragons - Gatchaman ( 科学忍者隊ガッチャマン) OP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y95RWFbZA
source :
Members Hideki Ito, Alex Danger, Diego Tolkki, Megu Anita - vocals and backing vocals Gabriel Fox
- guitars/bass/keyboards/drums/vocals Kiel - keyboards Genre Rock/Anime/Tokusatsu
Hometown Brazil
Project Dragons
https://www.facebook.com/projectdragons?fref=nf
Labels:
EE4206/EE5806,
EE4216/EE5816,
Fourier Transform,
MS5312,
Ελληνική γλώσσα,
傳習錄 -- 卷上,
曾胡治兵語錄,
機戰music,
香港廣東話俗語字典
陳雲 X 梁錦祥 : 本土運動的政治基石 : 香港的實質主權
陳雲 X 梁錦祥 : 本土運動的政治基石 : 香港的實質主權
陳雲 本土論壇 2014-9-12 第67集
主持 陳雲 梁錦祥
第一節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看本土運動
視像重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JSAV7PTWLo
聲音重溫 http://www.archive.org/download/myradio140912ioiouy/local140912a.mp3
第二節 本土運動的政治基石 : 香港的實質主權
視像重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Y2CajRpzI
聲音重溫 http://www.archive.org/download/myradio140912ioiouy/local140912b.mp3
source:
陳雲 X 梁錦祥 : 本土運動的政治基石 : 香港的實質主權
http://www.myradio.hk/dz/thread-11733-1-1.html
陳雲 本土論壇 2014-9-12 第67集
主持 陳雲 梁錦祥
第一節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看本土運動
視像重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JSAV7PTWLo
聲音重溫 http://www.archive.org/download/myradio140912ioiouy/local140912a.mp3
第二節 本土運動的政治基石 : 香港的實質主權
視像重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Y2CajRpzI
聲音重溫 http://www.archive.org/download/myradio140912ioiouy/local140912b.mp3
source:
陳雲 X 梁錦祥 : 本土運動的政治基石 : 香港的實質主權
http://www.myradio.hk/dz/thread-11733-1-1.html
Labels:
EE4206/EE5806,
linux kernel 讀書筆記,
MS5220,
WebGL,
傳習錄 -- 卷上,
明治漢學,
機戰music,
陳雲 : 香港城邦自治,
香港廣東話俗語字典
方回 , 瀛奎律髓
方回 , 瀛奎律髓匯評
瀛奎律髓匯評
本書將清代以來品評 《瀛奎律髓》的論述 匯成一書,是研究詩歌史、詩學理論批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
《 瀛奎律髓 》 專選唐宋五言七言律詩,共選詩人385家,詩3014首,以大家為主,兼顧各種流派,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間詩歌創作和律詩流變的輪廓,又對所選之詩及唐宋詩歌各種流派作了精要細致的分析評點。
此書對後世影響甚大。李慶甲先生潛心耕耘,將清代以來品評《瀛奎律髓》的論述匯成一書,撰成 《瀛奎律髓匯評》,是為研究詩史、詩學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
- - -
《談藝錄》讀本
(一五)論黃庭堅詩
《桐江集》卷五 引 劉元輝 《讀坡詩》雲 ①: 「詩不宗風雅,其詩未足多。氣如存篤厚,詞豈涉譏呵。饒舌空吾悔,吹毛奈汝何。為言同道者,未許學東坡。」
遺山薄江西派,而評東坡語則與江西派議論全同。遺山既謂坡詩不能近古而盡雅,故論山谷亦曰:「 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裡人。」
山谷學杜,人所共知; 山谷學義山,則朱少章弁《風月堂詩話》卷下始親切言之②,所謂:「 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少章《詩話》為羈金時所作;遺山敬事之王若虛 《滹南遺老集》卷四十 已引此語而駁之③,謂昆體工夫與老杜境界,「如東食西宿,不可相兼」,足見朱書當時流傳北方。
《中州集》卷十亦選有少章詩④,《小傳》並曰:「有《風月堂詩話》行於世。」則遺山作此絕時,意中必有少章語在;施注漫不之省,乃引後山學山谷語以注第三句。少章《詩話》以後,持此論者不乏。許覬《彥周詩話》以義
山、山谷並舉⑤,謂學二家,「可去淺易鄙陋之病。」
《瀛奎律髓》卷廿一山谷《詠雪》 七律批雲⑥:「山谷之奇,有昆體之變,而不襲其組織。其巧者如作謎然,疏疏密密一聯,亦雪謎也」;《桐江集》卷四 《跋許萬松詩》雲 :「山谷詩本老杜,骨法有庾開府,
有李玉溪,有元次山。⑦」即貶斥山谷如張戒,其《歲寒堂詩話》卷上論詩之「有邪思」者⑧,亦舉山谷以繼義山,謂其「韻度矜持,冶容太甚」。(152—153頁)
①《桐江集》八卷,元代方回撰。
②朱少章:宋朱弁字,有 《風月堂詩話》二卷。
③王若虛:金人,有 《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
④《中州集》:十卷,金元好問編。
⑤許覬:字彥周,宋人,有 《彥周詩話》一卷。
⑥《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代方回編。
⑦庾開府:庾信在北周,官開府儀同三司,人稱庾開府。李玉溪:李商隱,號玉溪
生。元次山:元結字。
⑧張戒:宋人,有 《歲寒堂詩話》二卷。
這一則,主要論黃庭堅詩,講到對黃詩的一種評價。
先從論蘇軾詩談起,引了方回在 《桐江集》卷五裡 引劉元輝的詩,這首詩批評蘇軾詩,涉於譏呵,吹毛求疵,不厚道,不要學蘇軾這種作風。
再講元好問的 《論詩三十首》:「金入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新。」即認為蘇軾門下倘真有忠臣,豈肯讓蘇軾詩百態新呢?即認為蘇詩的「百態新」,「不能近古而盡雅」。
所以元好問評黃庭堅詩:「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即認為在古雅方面不像杜甫,在精純方面全失李商隱,這是不滿意黃庭堅詩的失去古雅精純。
但又說:「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裡人。」論詩寧可向黃庭堅拜,即認為黃庭堅詩還可取,江西派詩更不如了。這裡認為黃庭堅詩跟杜甫、李商隱的詩不同。
但錢先生在 《宋詩選注﹒黃庭堅》 篇裡說:「他是 『 江西詩社宗派』 的開創人,生前跟蘇軾齊名,死後給他的徒子法孫推崇為杜甫的繼承者。」 所以錢先生說:「山谷學杜,人所共知。」
錢先生又引朱弁說:「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又稱王若虛駁這話,認為昆體工夫與老杜境界不同,不可相兼。
錢先生認為元好問「蘇門果有忠臣在」,含有批評朱弁的話的意思,即黃庭堅不能真正學習杜甫與李商隱,所以不能糾正蘇詩的不足處。因此認為施注引後山學山谷語來
作注為不合。
按施國祁注第三句說:「無己(陳後山)雲:魯直(黃庭堅)長於詩詞,秦(觀)晁(無咎)長於議論,文潛(張耒)雲:長公(蘇軾)波濤萬頃海,少公(蘇轍)峭拔千尋麓,黃君(庭堅)蕭蕭日下鶴,陳子(師道)峭峭霜中竹,秦(觀)文蒨麗舒桃李,晁(無咎)論崢嶸走珠玉。乃知人才各有所長,雖蘇門不能兼全也。」
這個注說蘇軾門下人各有各的長處,不能兼備蘇軾的各種長處。錢先生認為這個注不符合元好問詩的原意,元好問詩是批評蘇詩不能近古而盡雅,所以這個注全不對頭。
錢先生又對朱弁講的「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的看法,認為也有持此論的。如許覬《彥周詩話》說:「作詩淺易鄙陋之氣不除,大可惡。客問何從去之,僕
曰:『熟讀唐李義山詩與本朝黃魯直詩而深思焉,則去也。』」即把李商隱與黃庭堅相提並論,即「山谷以昆體工夫」的意思。
又引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一黃庭堅《詠雪呈吳廣平公》:「春寒晴碧去飛雪,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政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方回評:「山谷之奇,有昆體之變而不襲其組織。其巧者如作謎然。此一聯(夜聽一聯)亦雪謎也,學者未可遽非之。下一聯『婆娑舞』、『頃刻花』則妙矣。」
這裡即認為「有昆體之變」,即用昆體工夫加以變化,即不點明雪,寫出疏疏密密的聲音,整整斜斜的下雪形態,即認為這樣寫為昆體工夫。
方回又說:「山谷詩本老杜,骨法有庾開府,有李玉溪,有元次山。」這裡說的骨法,即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裡講的「骨」:「沉吟舖辭,莫先於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骨法指用辭說,有庾信、李商隱、元結。
用辭有庾信、李商隱,當指清新、綺麗說的;有元結,當指勁健說的。綺麗當指張戒說的:「冶容太甚」。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元好問為什麼說「論詩寧下涪翁拜」,即寧可拜黃庭堅呢?
錢先生在 《宋詩選注﹒黃庭堅》 裡又說:「他(黃庭堅)說:『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在他的許多關於詩文的議論裡,
這一段話最起影響,最足以解釋他自己的風格。」
這段話裡提出「真能陶冶萬物」,這是創造,在創造出意象後再用陳言來表達。元好問的寧可拜涪翁,當由於他的「真能陶冶萬物」的緣故吧。
瀛奎律髓匯評
本書將清代以來品評 《瀛奎律髓》的論述 匯成一書,是研究詩歌史、詩學理論批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
《 瀛奎律髓 》 專選唐宋五言七言律詩,共選詩人385家,詩3014首,以大家為主,兼顧各種流派,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七百年間詩歌創作和律詩流變的輪廓,又對所選之詩及唐宋詩歌各種流派作了精要細致的分析評點。
此書對後世影響甚大。李慶甲先生潛心耕耘,將清代以來品評《瀛奎律髓》的論述匯成一書,撰成 《瀛奎律髓匯評》,是為研究詩史、詩學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書籍。
- - -
《談藝錄》讀本
(一五)論黃庭堅詩
《桐江集》卷五 引 劉元輝 《讀坡詩》雲 ①: 「詩不宗風雅,其詩未足多。氣如存篤厚,詞豈涉譏呵。饒舌空吾悔,吹毛奈汝何。為言同道者,未許學東坡。」
遺山薄江西派,而評東坡語則與江西派議論全同。遺山既謂坡詩不能近古而盡雅,故論山谷亦曰:「 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裡人。」
山谷學杜,人所共知; 山谷學義山,則朱少章弁《風月堂詩話》卷下始親切言之②,所謂:「 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少章《詩話》為羈金時所作;遺山敬事之王若虛 《滹南遺老集》卷四十 已引此語而駁之③,謂昆體工夫與老杜境界,「如東食西宿,不可相兼」,足見朱書當時流傳北方。
《中州集》卷十亦選有少章詩④,《小傳》並曰:「有《風月堂詩話》行於世。」則遺山作此絕時,意中必有少章語在;施注漫不之省,乃引後山學山谷語以注第三句。少章《詩話》以後,持此論者不乏。許覬《彥周詩話》以義
山、山谷並舉⑤,謂學二家,「可去淺易鄙陋之病。」
《瀛奎律髓》卷廿一山谷《詠雪》 七律批雲⑥:「山谷之奇,有昆體之變,而不襲其組織。其巧者如作謎然,疏疏密密一聯,亦雪謎也」;《桐江集》卷四 《跋許萬松詩》雲 :「山谷詩本老杜,骨法有庾開府,
有李玉溪,有元次山。⑦」即貶斥山谷如張戒,其《歲寒堂詩話》卷上論詩之「有邪思」者⑧,亦舉山谷以繼義山,謂其「韻度矜持,冶容太甚」。(152—153頁)
①《桐江集》八卷,元代方回撰。
②朱少章:宋朱弁字,有 《風月堂詩話》二卷。
③王若虛:金人,有 《滹南遺老集》四十五卷。
④《中州集》:十卷,金元好問編。
⑤許覬:字彥周,宋人,有 《彥周詩話》一卷。
⑥《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代方回編。
⑦庾開府:庾信在北周,官開府儀同三司,人稱庾開府。李玉溪:李商隱,號玉溪
生。元次山:元結字。
⑧張戒:宋人,有 《歲寒堂詩話》二卷。
這一則,主要論黃庭堅詩,講到對黃詩的一種評價。
先從論蘇軾詩談起,引了方回在 《桐江集》卷五裡 引劉元輝的詩,這首詩批評蘇軾詩,涉於譏呵,吹毛求疵,不厚道,不要學蘇軾這種作風。
再講元好問的 《論詩三十首》:「金入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態新。」即認為蘇軾門下倘真有忠臣,豈肯讓蘇軾詩百態新呢?即認為蘇詩的「百態新」,「不能近古而盡雅」。
所以元好問評黃庭堅詩:「古雅難將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即認為在古雅方面不像杜甫,在精純方面全失李商隱,這是不滿意黃庭堅詩的失去古雅精純。
但又說:「論詩寧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裡人。」論詩寧可向黃庭堅拜,即認為黃庭堅詩還可取,江西派詩更不如了。這裡認為黃庭堅詩跟杜甫、李商隱的詩不同。
但錢先生在 《宋詩選注﹒黃庭堅》 篇裡說:「他是 『 江西詩社宗派』 的開創人,生前跟蘇軾齊名,死後給他的徒子法孫推崇為杜甫的繼承者。」 所以錢先生說:「山谷學杜,人所共知。」
錢先生又引朱弁說:「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又稱王若虛駁這話,認為昆體工夫與老杜境界不同,不可相兼。
錢先生認為元好問「蘇門果有忠臣在」,含有批評朱弁的話的意思,即黃庭堅不能真正學習杜甫與李商隱,所以不能糾正蘇詩的不足處。因此認為施注引後山學山谷語來
作注為不合。
按施國祁注第三句說:「無己(陳後山)雲:魯直(黃庭堅)長於詩詞,秦(觀)晁(無咎)長於議論,文潛(張耒)雲:長公(蘇軾)波濤萬頃海,少公(蘇轍)峭拔千尋麓,黃君(庭堅)蕭蕭日下鶴,陳子(師道)峭峭霜中竹,秦(觀)文蒨麗舒桃李,晁(無咎)論崢嶸走珠玉。乃知人才各有所長,雖蘇門不能兼全也。」
這個注說蘇軾門下人各有各的長處,不能兼備蘇軾的各種長處。錢先生認為這個注不符合元好問詩的原意,元好問詩是批評蘇詩不能近古而盡雅,所以這個注全不對頭。
錢先生又對朱弁講的「山谷以昆體工夫,到老杜渾成地步」的看法,認為也有持此論的。如許覬《彥周詩話》說:「作詩淺易鄙陋之氣不除,大可惡。客問何從去之,僕
曰:『熟讀唐李義山詩與本朝黃魯直詩而深思焉,則去也。』」即把李商隱與黃庭堅相提並論,即「山谷以昆體工夫」的意思。
又引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一黃庭堅《詠雪呈吳廣平公》:「春寒晴碧去飛雪,忽憶江清水見沙。夜聽疏疏還密密,曉看整整復斜斜。風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開頃刻花。政使盡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華。」
方回評:「山谷之奇,有昆體之變而不襲其組織。其巧者如作謎然。此一聯(夜聽一聯)亦雪謎也,學者未可遽非之。下一聯『婆娑舞』、『頃刻花』則妙矣。」
這裡即認為「有昆體之變」,即用昆體工夫加以變化,即不點明雪,寫出疏疏密密的聲音,整整斜斜的下雪形態,即認為這樣寫為昆體工夫。
方回又說:「山谷詩本老杜,骨法有庾開府,有李玉溪,有元次山。」這裡說的骨法,即劉勰《文心雕龍﹒風骨》裡講的「骨」:「沉吟舖辭,莫先於骨」,「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骨法指用辭說,有庾信、李商隱、元結。
用辭有庾信、李商隱,當指清新、綺麗說的;有元結,當指勁健說的。綺麗當指張戒說的:「冶容太甚」。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元好問為什麼說「論詩寧下涪翁拜」,即寧可拜黃庭堅呢?
錢先生在 《宋詩選注﹒黃庭堅》 裡又說:「他(黃庭堅)說:『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在他的許多關於詩文的議論裡,
這一段話最起影響,最足以解釋他自己的風格。」
這段話裡提出「真能陶冶萬物」,這是創造,在創造出意象後再用陳言來表達。元好問的寧可拜涪翁,當由於他的「真能陶冶萬物」的緣故吧。
Freitag, 12. September 2014
陶傑, 陳雲 論 iPhone6 翻譯
陶傑, 陳雲 論 iPhone6 翻譯
陳雲 :美國的 iphone 6 推出,用三種風格的中文,分開中、港、台三地!我懷疑 美國的翻譯員 有讀 陳雲的 《 中文解毒》 和 《 急救中文》。
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陳雲 向大家示範,何謂中文:
iPhone6 發布的英文原文: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香港蘋果網站的 漢譯:iPhone 6 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更加強大,卻極之節能。光滑的金屬表層與全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相互接合,渾然一體。硬件和軟件功能相輔相成,完美協調,帶來全方位表現更出色的新一代 iPhone。
陳雲的香港城邦漢譯:iPhone 6 豈止變大了,而且各方面都變得更好。尺寸增大,但更纖薄。功能更強,卻極節能。平滑的金屬表層,接合嶄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尤其天衣無縫。硬件和軟件如影隨形,相輔相成,造出無與倫比的新一代 iPhone。
- - -
陶傑 :蘋果的雙語
美國 iPhone6 第一批全球發行,九一六普天同慶,因美國特殊關愛,香港榮登全球第一批開售國家地區之列,又因美帝國主義圍堵中國,香港有份,中國沒有,不知是不是曲線支持港獨,美國人很壞,將香港跟中國的母體硬生生拆出來。要等下一批。
美國人玩這一手,令崇美的中國人吃醋大怒。不過不要緊的,愛國要有骨氣,用國產小米好了。iPhone6 面積大,選在秋涼推出,讓中國人可以放在大衣內袋,不必塞進褲袋。
美國人的市場學做得好。蘋果官方網的介紹文字,英文只有一種,寫得簡潔優美,英美加澳,全球的英語國家都通用。
但是中文呢?不,新加坡叫華文,中國叫漢語,由於中國人四分五裂,蘋果很聰明,分別針對港台中,用了三種版本。
因為三個華人地區,中文的污染墮落程度不同,美國人看出來了,為免港台中互相踐踏,一篇英文,中文用了三種譯法。
譬如第一句:iPhone6 isn't simply bigger——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這一句香港譯本:「iPhone6 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香港人講粵語,粵語保留中文古風,「豈止」這兩個字,是文言,但在粵語中仍普及。
台灣譯本:「iPhone6 不只外型變大,更在各方面都顯著提升。更大,卻更纖薄。」注意港版中文的「豈止 」,與 台灣國語的「 不只」之分別。
然後是中國大陸譯本:「 iPhone6 之大,不只是簡簡單單地放大,而是方方面面都大有提升。它尺寸更大,卻纖薄得不可思議。」
大陸中國人語言嚕囌,除了「 簡簡單單」,還有 「 方方面面」,美國人用上了中國人慣用的共產黨和梁班子詞彙。英文原文: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沒有主詞、賓語、動詞,卻自成一句,對於學英語的中國人,不合英文文法,但這是英文與時俱進的一個很美麗的例子。
到了大陸中國人的 歐化漢語裏,反而要加一個「 它 」字。「 它」就是 It。人家英文早已省 It了,中國人還跟屁在惡性歐化後面,要加一個 「它」字。
對語文感覺精細的人,看見這等「 漢譯」,比較一下,除了冷笑一聲,評論一句「 賤骨頭」,還為美國人精細的市場頭腦,翹大拇指。美國,你好嘢,怪不得每一個中國人心裏都愛你。
- - -
陳雲向大家示範,何謂中文:
iPhone6 發布的英文原文:
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香港蘋果網站的漢譯:
iPhone 6 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更加強大,卻極之節能。光滑的金屬表層 與全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相互接合,渾然一體。硬件和軟件功能相輔相成,完美協調,帶來全方位表現更出色的新一代 iPhone。
陳雲的香港城邦漢譯:
iPhone 6 豈止變大了,而且各方面都變得更好。尺寸增大,但更纖薄。功能更強,卻極節能。平滑的金屬表層,接合嶄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尤其天衣無縫。硬件和軟件形神合一,相輔相成,締造出無與倫比的新一代 iPhone。
Wan Chin
【離地觀點橫行 香港要有 《 本土新聞》】
請踴躍贊助 《本土新聞 》:
1. )Paypal:http://goo.gl/NntVdv
2. )東亞銀行戶口 015-254-68-00092-8 (Local Press Ltd) ,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3. 恒生銀行戶口 (024) 766-185573-668 本土新聞社長代收,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024」為海外匯款號碼,本地不用)
* 請於支票後面寫上東亞或恒生的帳戶號碼 ,投入銀行支票箱
source:
香港蘋果網站的漢譯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presshk/photos/a.1487946891421787.1073741828.1487928594756950/1538932019656607/?type=1&theater;
陶傑 :蘋果的雙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陶傑/art/20140911/18861779
https://www.facebook.com/passiontimes/photos/a.574558532607318.1073741833.420361564693683/755578767838626/?type=1&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637352022225&set=a.469456247224.249505.589657224&type=1&permPage=1
陳雲 :美國的 iphone 6 推出,用三種風格的中文,分開中、港、台三地!我懷疑 美國的翻譯員 有讀 陳雲的 《 中文解毒》 和 《 急救中文》。
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陳雲 向大家示範,何謂中文:
iPhone6 發布的英文原文: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香港蘋果網站的 漢譯:iPhone 6 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更加強大,卻極之節能。光滑的金屬表層與全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相互接合,渾然一體。硬件和軟件功能相輔相成,完美協調,帶來全方位表現更出色的新一代 iPhone。
陳雲的香港城邦漢譯:iPhone 6 豈止變大了,而且各方面都變得更好。尺寸增大,但更纖薄。功能更強,卻極節能。平滑的金屬表層,接合嶄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尤其天衣無縫。硬件和軟件如影隨形,相輔相成,造出無與倫比的新一代 iPhone。
- - -
陶傑 :蘋果的雙語
美國 iPhone6 第一批全球發行,九一六普天同慶,因美國特殊關愛,香港榮登全球第一批開售國家地區之列,又因美帝國主義圍堵中國,香港有份,中國沒有,不知是不是曲線支持港獨,美國人很壞,將香港跟中國的母體硬生生拆出來。要等下一批。
美國人玩這一手,令崇美的中國人吃醋大怒。不過不要緊的,愛國要有骨氣,用國產小米好了。iPhone6 面積大,選在秋涼推出,讓中國人可以放在大衣內袋,不必塞進褲袋。
美國人的市場學做得好。蘋果官方網的介紹文字,英文只有一種,寫得簡潔優美,英美加澳,全球的英語國家都通用。
但是中文呢?不,新加坡叫華文,中國叫漢語,由於中國人四分五裂,蘋果很聰明,分別針對港台中,用了三種版本。
因為三個華人地區,中文的污染墮落程度不同,美國人看出來了,為免港台中互相踐踏,一篇英文,中文用了三種譯法。
譬如第一句:iPhone6 isn't simply bigger——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這一句香港譯本:「iPhone6 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香港人講粵語,粵語保留中文古風,「豈止」這兩個字,是文言,但在粵語中仍普及。
台灣譯本:「iPhone6 不只外型變大,更在各方面都顯著提升。更大,卻更纖薄。」注意港版中文的「豈止 」,與 台灣國語的「 不只」之分別。
然後是中國大陸譯本:「 iPhone6 之大,不只是簡簡單單地放大,而是方方面面都大有提升。它尺寸更大,卻纖薄得不可思議。」
大陸中國人語言嚕囌,除了「 簡簡單單」,還有 「 方方面面」,美國人用上了中國人慣用的共產黨和梁班子詞彙。英文原文: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沒有主詞、賓語、動詞,卻自成一句,對於學英語的中國人,不合英文文法,但這是英文與時俱進的一個很美麗的例子。
到了大陸中國人的 歐化漢語裏,反而要加一個「 它 」字。「 它」就是 It。人家英文早已省 It了,中國人還跟屁在惡性歐化後面,要加一個 「它」字。
對語文感覺精細的人,看見這等「 漢譯」,比較一下,除了冷笑一聲,評論一句「 賤骨頭」,還為美國人精細的市場頭腦,翹大拇指。美國,你好嘢,怪不得每一個中國人心裏都愛你。
- - -
陳雲向大家示範,何謂中文:
iPhone6 發布的英文原文:
iPhone 6 isn’t simply bigger — it’s better in every way. Larger, yet dramatically thinner. More powerful, but remarkably power efficient. With a smooth metal surface that seamlessly meets the new Retina HD display. It’s one continuous form wher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unction in perfect unison,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iPhone that’s better by any measure.
香港蘋果網站的漢譯:
iPhone 6 豈止大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更為出色。尺寸大了,卻更為纖薄。更加強大,卻極之節能。光滑的金屬表層 與全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相互接合,渾然一體。硬件和軟件功能相輔相成,完美協調,帶來全方位表現更出色的新一代 iPhone。
陳雲的香港城邦漢譯:
iPhone 6 豈止變大了,而且各方面都變得更好。尺寸增大,但更纖薄。功能更強,卻極節能。平滑的金屬表層,接合嶄新的 Retina HD 顯示器,尤其天衣無縫。硬件和軟件形神合一,相輔相成,締造出無與倫比的新一代 iPhone。
Wan Chin
【離地觀點橫行 香港要有 《 本土新聞》】
請踴躍贊助 《本土新聞 》:
1. )Paypal:http://goo.gl/NntVdv
2. )東亞銀行戶口 015-254-68-00092-8 (Local Press Ltd) ,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3. 恒生銀行戶口 (024) 766-185573-668 本土新聞社長代收,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024」為海外匯款號碼,本地不用)
* 請於支票後面寫上東亞或恒生的帳戶號碼 ,投入銀行支票箱
source:
香港蘋果網站的漢譯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presshk/photos/a.1487946891421787.1073741828.1487928594756950/1538932019656607/?type=1&theater;
陶傑 :蘋果的雙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陶傑/art/20140911/18861779
https://www.facebook.com/passiontimes/photos/a.574558532607318.1073741833.420361564693683/755578767838626/?type=1&theater;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2637352022225&set=a.469456247224.249505.589657224&type=1&permPage=1
明清史料 , 序 : 蔡元培 :
明清史料 , 序 : 蔡元培 :
蔡元培 : 《 明清史料檔案 甲集 》 序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 及文籍之失散,不知從何時起,但大批的失散是民國六七年到十年的事。
這些檔案 及文籍,在大庫中雖然不是科學的排列著,但總沒有拉亂,沒有分散。不幸開始移動者缺少公心,不知史料的價值,一層一層的剝削,拿去宋板書,拿去好看的檔,而把最後的、最大的一堆,堆到午門、端門門洞中。又不幸為一個妄人賣了,幾乎走到唐山變做還魂紙。
中間又經數年的輾轉,才於民國十八年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買入。
公家舊物仍歸公家,其中損失已經不可計數了,但畢竟大部分依舊歸到公家,還是痛定後差可安慰的事。
這次買回,在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具有甚大的決心,犧牲了甚多其他工作,然後成就。所有檔案不幸的歷史,及我們這次努力,已另有專文論敘。
我在這裡亦提出兩個意思,以備同志者之留意,借當敘說這個史料集刊編行之意義。
第一 歷史中直接的材料 與間接的材料有很大的分別。以前修史者之濫用間接的材料,而忽略直接的材料,是一件不幸的事,應該是以後治史學者所急當糾正的。
例如《遼史》 之成,由於刪契丹列朝之實錄。刪芟實錄那能成信史?信史是要從檔案中考核出來的!這猶可說 《 遼史》 成于胡元之朝,脫脫所領之局做不出學術上的大業。然試看馬、班以後諸紀傳史家,哪一位不是在那裡抄實錄、抄碑傳?哪一位不是曾經充分利用過直接材料?
我們展讀一部紀傳的史,每每感覺全是些人名、官名,千人一面,千篇一腔,一事之內容不可知,一人之行品不易見。這豈不是刪削實錄、碑傳的結果,只剩了架子,而把知人論世的菁華遺略嗎?
即使那些做實錄、做碑傳者,並沒有忌諱,沒有成見,沒有內外,已因和我們觀點之不同,他們所據直接材料以刪削者,不正合於我們的要求;何況做實錄者本有所諱,做碑傳者本專務表揚,則有意的顛倒,乃至改換,是不可免的呢!
史料愈間接愈不可靠,這道理本是極明顯的。假如 民國初年修清史者 知道史學的要求,不能以刪削官書、碑狀滿足之,則這些大庫檔案,正該由他們調去整理的,然而他們不做。我們希望 我們這次的整理檔案,開些以後注重直接史料的 風氣。史學本是史料學,堅實的事實,只能得之於最下層的史料中。
第二 官府文籍 和私家記載,在史料的價值上各有短長,合綜來各有獨到處,分開來便各不可盡信。大約官府的記載失之於諱,私人的記載 失之於誣。私人記史事,由於親身經歷者固多,而最多是憑藉傳聞,傳聞是容易失實的。人都不能無好惡,而私人立志記史事,自不免於感情的表率,故恰和官書的方向相反,而各不得其平。
例如建文遺民之記遜國,明亡遺民之論虜事,其志可敬,其辭或不免過甚。這些,反靠官書去給他打個折扣。然官府文籍,多局於一類的事蹟,不如私人記載之備各方面。且私著之沒有官府的立場,是最可寶貴的,所以私著畢竟是史料的大源。
官府文籍中 無論直接的史料 如檔案,間接的史料 如“ 國史”、“ 方略 ” 等,都因他只說一面的話,而有些靠不住;然而許多事究竟只有他去記,而且日月不苟,檔存列,我們可借檔案知道一事之最直接的記載。所以官府記載仍同樣不失為史料大源。
守質者、懶惰者專依賴官書;好奇者、涉獵者專信些私家不經之談,都不算史學的正軌。我們相信官文和私記 “合之則兩美,離之則兩傷 ” 呢。
我們整理這些檔案,在將來可以有多少成績,目下全不敢說。只願做這事業的精神,引出些研究直接史料、比核公私記載而不安于抄成書的同志。
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
蔡元培 : 明清史料 , 序
http://img.memopool.cn/news/2012/06/13/5d670af73799227e0137e3f921090364.html
http://www.memopool.cn/blog/tangbohu
- - -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 》序
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 重印《 明清史料 》序
作者:王春瑜
研究歷史,必需從搜集第一手原始史料入手,這是治史者的常識;明、清離我們所處的時代較近,各種史料雖沒有到浩如煙海的程度,但假設能置於一處,肯定是堆積如山。由於種種人為因素,這些史料的真實性問題甚多。比較而言,明、清留下的檔案,無疑是有很高可信度的第一手史料。
1911年,清朝滅亡。存於內閣大庫中的明、清 檔冊,後被教育部所屬市史博物館妄視為廢品,賣給紙店造還魂紙。幸經 羅振玉等人的努力,從商家高價購回,幾經輾轉,已損失不少,最後於 1928年 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簡稱 “ 史語所 ”)買下,並成立了由陳寅恪、朱希祖、陳垣、傅斯年、徐中舒等人 組成的 “ 明清史料編刊會 ”。
這幾位都是當時中國史學界泰斗級的學者,由他們來主持明清史料的編刊,可見“史語所”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對這項工作也高度關注,後來親自為《明清史料》作序,亦可見一斑。
其實,這裡所說的《明清史料》,全稱是 “ 國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刊 明清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文字太長,故簡稱《明清史料》,“ 便於口說筆錄也”。經過“史語所”工作人員對這些殘餘檔案的繕寫整理,所錄題本揭帖,從明天啟、崇禎迄清順治末康熙初年,不分門類事實,前後次序,隨錄隨編,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編。
這些珍貴史料,涉及天啟、崇禎朝的遼東戰事,毛文龍、袁崇煥等史事以及明末農民大起義、清兵入關的殘暴行徑、清初各地的抗清鬥爭、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等。
由於其史料價值遠遠高出曾屢經修改的 《清實錄》,以及由前清遺老編撰的《 清史稿》,故《 明清史料》出版後,一直受到明、清史學者陳守實、謝國楨、吳晗、黃雲眉等前輩的重視,謝國楨 更將其中關於農民起義史料輯錄成 《 清初農民起義資料輯錄》一書,195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某雖不學,上世紀60年代初 負笈復旦大學歷史系 研究生班,從陳守實 師攻讀明清史,即曾通讀 《明清史料》,摘錄了不少卡片,惜毀于“文革”中。1977年春,我獲得平反,重新研讀明清史。
盛夏,我冒著酷暑,去上海圖書館再讀《明清史料》,在當年的日記中,曾留下這樣的記載:“6月29日,星期四,大熱。至上圖翻檢《 明清史料 》甲、乙、丙編,有所獲。 ” 與我同輩以及年輕一代的明清史學人,有誰沒有讀過這部書呢?
儘管限於人手不足,這部書所收史料,未遑仔細整理,但編輯者的工作態度是嚴肅、認真的。出版第八本時,即將已出版的第一至第四本之排印錯誤,編成刊誤表,附訂在第八本中,並鄭重刊出 “ 史語所 ” 的啟事。這是對史學負責、對讀者
負責、也是對 “史語所 ” 信譽負責的表現,事實上,當時的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社也常常在一些書中附上勘誤表,這無損於出版社一根毫毛,只能使讀者對出版社更敬重。反觀時下某些出版社,不認真校對,錯字甚多,從不勘誤,更有甚者,作者建議勘誤,竟遭攻訐,可見此輩較諸“史語所”前賢那樣的學風,相差不可以道裡計也!
《明清史料》 出版至今,已經很久了。現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實在是一件功在學林、特別值得明清史學者慶賀的喜事。當然,對於年輕學人來說,他們應當注意到,在1949年 後,中國科學院 曾在1951年又出版了 《明清史料》丁編,1953年至1975年臺灣又出版了這套書的戊至癸編,因此最好一併參看。
此外,內閣大庫檔冊散出後,流傳各地,1949年 東北圖書館出版了歷史學家 金毓黻編的《明清內閣大庫史料》20卷,共收錄東北圖書館所藏清內閣大庫明清檔案中明代天啟、崇禎時期的檔案 500餘件,也是研究明末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 板凳需坐十年冷”,有志于坐冷板凳的史學學子,要重視這些史料的價值。
source: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序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4987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序
http://lifengli2005.blog.163.com/blog/static/133222322010231105325801/
- - -
也說八千麻袋明清檔案事
傅斯年先生 是使這批明清檔案 購入史語所的關鍵人物,李文録有傅先生關於收購此批檔案時致蔡元培信,頗有價值。史語所設置於民國十七年(3月至9月為籌備時期),是年9月傅先生剛剛於就任所長之始,跟著便提出了要收購天津李盛鐸所藏的明清檔案。
其時傳先生寓上海滄洲旅館,於9月11日寫了一長信呈院長蔡元培先生(蔡寓上海慕爾鳴路昇平街243號),説明購買此批明清檔案之必要。且云「此事如任其失落,實為學術上之大損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且亦國家甚不榮譽之事也。」茲抄録如下:
「孑民先生左右: 午間與適之先生及陳寅恪兄歺,談及七千袋明清檔案事。此七千麻袋檔案 本是馬隣翼時代由歷史博物館賣出,北大所得,乃一甚小部分,其大部分即此七千袋。李盛鐸以萬八千元 自羅振玉手中買回,月出三十元 租一房以儲之。
其中無盡寶藏,蓋明清歷史私家記載,究竟見聞有限,官書則歷朝改換,全靠不住,政治實情,全在此檔案中也。
且明末清初,言多忌諱,官書不信,私人揣測失實,而神光諸宗時代,禦虜諸政,明史均闕,此後明史改修,清史編纂,此為第一種有價值之材料。羅振玉稍整理了兩冊,刊於東方學會,即為日本、法國學者所深羨,其價值重大可想也。
去年冬,滿鉄公司將此件訂好買約,以馬叔平諸先生之大閑,而未出境,現仍在境。李盛鐸切欲即賣,且租房漏雨,麻袋受影響,如不再買來保存,恐歸損失。今春叔平先生函斯年設法,斯年遂與季、騮兩公商之,雲買,而付不出款,遂又有燕京買去之議。
昨日適之、寅恪兩先生談,堅謂此事如任其失落,實文化學術上之大損矢。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亦且國家甚不榮譽之事也。擬請先生設法,以大學院名義買下,送贈中央研究院,為一種之Donation,然後由中央研究院貴成歷史語言研究所整言之。
如此則(一)此一段文物,不至失散,於國有榮。(二)明清歷史得而整理。(三)歷史語言研究所有此一得,聲光頓起,必可吸引學者來合作,及增加社會上(外國亦然)對之之觀念。
此實非一浪費不急之事也。先生雖辭去大學院,然大學院結束事務,尚由杏佛先生負貴,容可佈置出此款項,以成此大善事。望先生 與杏佛先生切實商之,此舉關係至深且钜也。至費用因李盛鐸索原價一萬八千元,加以房租,共在二萬以內,至多如比。叔平先生前雲可減,容可辦到耳。
專此,敬頌道安!杏佛先生同此。學生斯年謹上。九月十一日。」
source :
史語所藏 內閣大庫檔案 緣起
http://www.archives.gov.tw/Download_File.ashx?id=4375
也說八千麻袋明清檔案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788a01009azi.html
-- --
這幾位都是當時 中國史學界 泰斗級的學者,由他們來主持 明清史料的編刊,可見 “ 史語所 ” 對這項工作的重視。
中研院院長 蔡元培 對這項工作也高度關注,後來親自為 《明清史料》 作序,亦可見一斑。其實,這裡所說的 《明清史料 》,全稱是 “ 國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刊 明清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文字太長,故簡 稱 《明清史料》,“ 便於口說筆錄也 ”。
經過 “史語所 ” 工作人員 對這些殘餘檔案的 繕寫整理,所錄題本揭帖,從明天啟、崇禎 迄清順治末 康熙初年,不分門類事實,前後次序,隨錄隨編,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編。
這些珍貴史料,涉及天啟、崇禎朝的 遼東戰事,毛文龍、袁崇煥等 史事以 及明末農民大起義、清兵入關的 殘暴行徑、清初各地的 抗清鬥爭、民族英雄 鄭成功 收復臺灣等。
由於其史料價值 遠遠高出 曾屢經修改的 《 清實錄》,以及由前清遺老 編撰的《 清史稿》,故《 明清史料 》 出版後,一直受到明、清史學者陳守實、謝國楨、吳晗、黃雲眉等前輩的重視,謝國楨 更將其中關於 農民起義史料輯錄成 《 清初農民起義 資料輯錄》一書,1956年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甲編全三冊 ( HKD$1600 )、
乙編全三冊 ( HKD$1600 )、
丙編全三冊 ( HKD$1600 )、
丁編全三冊 ( HKD$1600 ) .
蔡元培 : 《 明清史料檔案 甲集 》 序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 及文籍之失散,不知從何時起,但大批的失散是民國六七年到十年的事。
這些檔案 及文籍,在大庫中雖然不是科學的排列著,但總沒有拉亂,沒有分散。不幸開始移動者缺少公心,不知史料的價值,一層一層的剝削,拿去宋板書,拿去好看的檔,而把最後的、最大的一堆,堆到午門、端門門洞中。又不幸為一個妄人賣了,幾乎走到唐山變做還魂紙。
中間又經數年的輾轉,才於民國十八年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買入。
公家舊物仍歸公家,其中損失已經不可計數了,但畢竟大部分依舊歸到公家,還是痛定後差可安慰的事。
這次買回,在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具有甚大的決心,犧牲了甚多其他工作,然後成就。所有檔案不幸的歷史,及我們這次努力,已另有專文論敘。
我在這裡亦提出兩個意思,以備同志者之留意,借當敘說這個史料集刊編行之意義。
第一 歷史中直接的材料 與間接的材料有很大的分別。以前修史者之濫用間接的材料,而忽略直接的材料,是一件不幸的事,應該是以後治史學者所急當糾正的。
例如《遼史》 之成,由於刪契丹列朝之實錄。刪芟實錄那能成信史?信史是要從檔案中考核出來的!這猶可說 《 遼史》 成于胡元之朝,脫脫所領之局做不出學術上的大業。然試看馬、班以後諸紀傳史家,哪一位不是在那裡抄實錄、抄碑傳?哪一位不是曾經充分利用過直接材料?
我們展讀一部紀傳的史,每每感覺全是些人名、官名,千人一面,千篇一腔,一事之內容不可知,一人之行品不易見。這豈不是刪削實錄、碑傳的結果,只剩了架子,而把知人論世的菁華遺略嗎?
即使那些做實錄、做碑傳者,並沒有忌諱,沒有成見,沒有內外,已因和我們觀點之不同,他們所據直接材料以刪削者,不正合於我們的要求;何況做實錄者本有所諱,做碑傳者本專務表揚,則有意的顛倒,乃至改換,是不可免的呢!
史料愈間接愈不可靠,這道理本是極明顯的。假如 民國初年修清史者 知道史學的要求,不能以刪削官書、碑狀滿足之,則這些大庫檔案,正該由他們調去整理的,然而他們不做。我們希望 我們這次的整理檔案,開些以後注重直接史料的 風氣。史學本是史料學,堅實的事實,只能得之於最下層的史料中。
第二 官府文籍 和私家記載,在史料的價值上各有短長,合綜來各有獨到處,分開來便各不可盡信。大約官府的記載失之於諱,私人的記載 失之於誣。私人記史事,由於親身經歷者固多,而最多是憑藉傳聞,傳聞是容易失實的。人都不能無好惡,而私人立志記史事,自不免於感情的表率,故恰和官書的方向相反,而各不得其平。
例如建文遺民之記遜國,明亡遺民之論虜事,其志可敬,其辭或不免過甚。這些,反靠官書去給他打個折扣。然官府文籍,多局於一類的事蹟,不如私人記載之備各方面。且私著之沒有官府的立場,是最可寶貴的,所以私著畢竟是史料的大源。
官府文籍中 無論直接的史料 如檔案,間接的史料 如“ 國史”、“ 方略 ” 等,都因他只說一面的話,而有些靠不住;然而許多事究竟只有他去記,而且日月不苟,檔存列,我們可借檔案知道一事之最直接的記載。所以官府記載仍同樣不失為史料大源。
守質者、懶惰者專依賴官書;好奇者、涉獵者專信些私家不經之談,都不算史學的正軌。我們相信官文和私記 “合之則兩美,離之則兩傷 ” 呢。
我們整理這些檔案,在將來可以有多少成績,目下全不敢說。只願做這事業的精神,引出些研究直接史料、比核公私記載而不安于抄成書的同志。
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
蔡元培 : 明清史料 , 序
http://img.memopool.cn/news/2012/06/13/5d670af73799227e0137e3f921090364.html
http://www.memopool.cn/blog/tangbohu
- - -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 》序
明清史研究的重要資料 —— 重印《 明清史料 》序
作者:王春瑜
研究歷史,必需從搜集第一手原始史料入手,這是治史者的常識;明、清離我們所處的時代較近,各種史料雖沒有到浩如煙海的程度,但假設能置於一處,肯定是堆積如山。由於種種人為因素,這些史料的真實性問題甚多。比較而言,明、清留下的檔案,無疑是有很高可信度的第一手史料。
1911年,清朝滅亡。存於內閣大庫中的明、清 檔冊,後被教育部所屬市史博物館妄視為廢品,賣給紙店造還魂紙。幸經 羅振玉等人的努力,從商家高價購回,幾經輾轉,已損失不少,最後於 1928年 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簡稱 “ 史語所 ”)買下,並成立了由陳寅恪、朱希祖、陳垣、傅斯年、徐中舒等人 組成的 “ 明清史料編刊會 ”。
這幾位都是當時中國史學界泰斗級的學者,由他們來主持明清史料的編刊,可見“史語所”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中研院院長蔡元培對這項工作也高度關注,後來親自為《明清史料》作序,亦可見一斑。
其實,這裡所說的《明清史料》,全稱是 “ 國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刊 明清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文字太長,故簡稱《明清史料》,“ 便於口說筆錄也”。經過“史語所”工作人員對這些殘餘檔案的繕寫整理,所錄題本揭帖,從明天啟、崇禎迄清順治末康熙初年,不分門類事實,前後次序,隨錄隨編,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編。
這些珍貴史料,涉及天啟、崇禎朝的遼東戰事,毛文龍、袁崇煥等史事以及明末農民大起義、清兵入關的殘暴行徑、清初各地的抗清鬥爭、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等。
由於其史料價值遠遠高出曾屢經修改的 《清實錄》,以及由前清遺老編撰的《 清史稿》,故《 明清史料》出版後,一直受到明、清史學者陳守實、謝國楨、吳晗、黃雲眉等前輩的重視,謝國楨 更將其中關於農民起義史料輯錄成 《 清初農民起義資料輯錄》一書,195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某雖不學,上世紀60年代初 負笈復旦大學歷史系 研究生班,從陳守實 師攻讀明清史,即曾通讀 《明清史料》,摘錄了不少卡片,惜毀于“文革”中。1977年春,我獲得平反,重新研讀明清史。
盛夏,我冒著酷暑,去上海圖書館再讀《明清史料》,在當年的日記中,曾留下這樣的記載:“6月29日,星期四,大熱。至上圖翻檢《 明清史料 》甲、乙、丙編,有所獲。 ” 與我同輩以及年輕一代的明清史學人,有誰沒有讀過這部書呢?
儘管限於人手不足,這部書所收史料,未遑仔細整理,但編輯者的工作態度是嚴肅、認真的。出版第八本時,即將已出版的第一至第四本之排印錯誤,編成刊誤表,附訂在第八本中,並鄭重刊出 “ 史語所 ” 的啟事。這是對史學負責、對讀者
負責、也是對 “史語所 ” 信譽負責的表現,事實上,當時的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出版社也常常在一些書中附上勘誤表,這無損於出版社一根毫毛,只能使讀者對出版社更敬重。反觀時下某些出版社,不認真校對,錯字甚多,從不勘誤,更有甚者,作者建議勘誤,竟遭攻訐,可見此輩較諸“史語所”前賢那樣的學風,相差不可以道裡計也!
《明清史料》 出版至今,已經很久了。現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實在是一件功在學林、特別值得明清史學者慶賀的喜事。當然,對於年輕學人來說,他們應當注意到,在1949年 後,中國科學院 曾在1951年又出版了 《明清史料》丁編,1953年至1975年臺灣又出版了這套書的戊至癸編,因此最好一併參看。
此外,內閣大庫檔冊散出後,流傳各地,1949年 東北圖書館出版了歷史學家 金毓黻編的《明清內閣大庫史料》20卷,共收錄東北圖書館所藏清內閣大庫明清檔案中明代天啟、崇禎時期的檔案 500餘件,也是研究明末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 板凳需坐十年冷”,有志于坐冷板凳的史學學子,要重視這些史料的價值。
source: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序
http://news.guoxue.com/article.php?articleid=14987
王春瑜 : 重印《 明清史料》序
http://lifengli2005.blog.163.com/blog/static/133222322010231105325801/
- - -
也說八千麻袋明清檔案事
傅斯年先生 是使這批明清檔案 購入史語所的關鍵人物,李文録有傅先生關於收購此批檔案時致蔡元培信,頗有價值。史語所設置於民國十七年(3月至9月為籌備時期),是年9月傅先生剛剛於就任所長之始,跟著便提出了要收購天津李盛鐸所藏的明清檔案。
其時傳先生寓上海滄洲旅館,於9月11日寫了一長信呈院長蔡元培先生(蔡寓上海慕爾鳴路昇平街243號),説明購買此批明清檔案之必要。且云「此事如任其失落,實為學術上之大損失。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且亦國家甚不榮譽之事也。」茲抄録如下:
「孑民先生左右: 午間與適之先生及陳寅恪兄歺,談及七千袋明清檔案事。此七千麻袋檔案 本是馬隣翼時代由歷史博物館賣出,北大所得,乃一甚小部分,其大部分即此七千袋。李盛鐸以萬八千元 自羅振玉手中買回,月出三十元 租一房以儲之。
其中無盡寶藏,蓋明清歷史私家記載,究竟見聞有限,官書則歷朝改換,全靠不住,政治實情,全在此檔案中也。
且明末清初,言多忌諱,官書不信,私人揣測失實,而神光諸宗時代,禦虜諸政,明史均闕,此後明史改修,清史編纂,此為第一種有價值之材料。羅振玉稍整理了兩冊,刊於東方學會,即為日本、法國學者所深羨,其價值重大可想也。
去年冬,滿鉄公司將此件訂好買約,以馬叔平諸先生之大閑,而未出境,現仍在境。李盛鐸切欲即賣,且租房漏雨,麻袋受影響,如不再買來保存,恐歸損失。今春叔平先生函斯年設法,斯年遂與季、騮兩公商之,雲買,而付不出款,遂又有燕京買去之議。
昨日適之、寅恪兩先生談,堅謂此事如任其失落,實文化學術上之大損矢。明史清史,恐因而擱筆。亦且國家甚不榮譽之事也。擬請先生設法,以大學院名義買下,送贈中央研究院,為一種之Donation,然後由中央研究院貴成歷史語言研究所整言之。
如此則(一)此一段文物,不至失散,於國有榮。(二)明清歷史得而整理。(三)歷史語言研究所有此一得,聲光頓起,必可吸引學者來合作,及增加社會上(外國亦然)對之之觀念。
此實非一浪費不急之事也。先生雖辭去大學院,然大學院結束事務,尚由杏佛先生負貴,容可佈置出此款項,以成此大善事。望先生 與杏佛先生切實商之,此舉關係至深且钜也。至費用因李盛鐸索原價一萬八千元,加以房租,共在二萬以內,至多如比。叔平先生前雲可減,容可辦到耳。
專此,敬頌道安!杏佛先生同此。學生斯年謹上。九月十一日。」
source :
史語所藏 內閣大庫檔案 緣起
http://www.archives.gov.tw/Download_File.ashx?id=4375
也說八千麻袋明清檔案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a788a01009azi.html
-- --
這幾位都是當時 中國史學界 泰斗級的學者,由他們來主持 明清史料的編刊,可見 “ 史語所 ” 對這項工作的重視。
中研院院長 蔡元培 對這項工作也高度關注,後來親自為 《明清史料》 作序,亦可見一斑。其實,這裡所說的 《明清史料 》,全稱是 “ 國立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編刊 明清內閣大庫殘餘檔案 ”,文字太長,故簡 稱 《明清史料》,“ 便於口說筆錄也 ”。
經過 “史語所 ” 工作人員 對這些殘餘檔案的 繕寫整理,所錄題本揭帖,從明天啟、崇禎 迄清順治末 康熙初年,不分門類事實,前後次序,隨錄隨編,先後出版了甲、乙、丙三編。
這些珍貴史料,涉及天啟、崇禎朝的 遼東戰事,毛文龍、袁崇煥等 史事以 及明末農民大起義、清兵入關的 殘暴行徑、清初各地的 抗清鬥爭、民族英雄 鄭成功 收復臺灣等。
由於其史料價值 遠遠高出 曾屢經修改的 《 清實錄》,以及由前清遺老 編撰的《 清史稿》,故《 明清史料 》 出版後,一直受到明、清史學者陳守實、謝國楨、吳晗、黃雲眉等前輩的重視,謝國楨 更將其中關於 農民起義史料輯錄成 《 清初農民起義 資料輯錄》一書,1956年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甲編全三冊 ( HKD$1600 )、
乙編全三冊 ( HKD$1600 )、
丙編全三冊 ( HKD$1600 )、
丁編全三冊 ( HKD$1600 ) .
Abonnieren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