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twoch, 29. Januar 2014

陳雲:不讀古文,兒童會變蠢,香港也出不了經世濟民的 統治人才

陳雲:不讀古文,兒童會變蠢,香港也出不了經世濟民的 統治人才


陳雲:讀古文,有三個原因:文章寫作的格式,士族精神的傳承,歷史問題的知識。不讀古文,兒童會變蠢,香港也出不了經世濟民的統治人才。

這 三個原因,當今世上,只有我會老實告訴香港的家長。外國的學校,兒童一定會學習古典文學,彭定康總督也讀拉丁文 和英國古典文學,都是由於這三個原因。英文叫 classical education(經典教育),王朝士人讀《 四書》、《 五經》,正是 經典教育。 這是令一個人的智慧,由零歲 增長到幾千歲的方法。


Wan Chin 我畢生的古文學習經驗,盡在此文。請傳閱。 這篇報紙文章是白話文,用的卻是古文格式。( 這句話也是古文格式。)

Wan Chin 白話文比古文更難寫得好,詳見拙著《寫好中文,我有一套》,花千樹出版社,2013.

Wan Chin 語文教師提醒,教育局所謂重設範文,只佔全科的5%,其餘仍是分拆式的 語文功能教學

- - -

轉角 - 陳雲 : 古文教育,歷久常新


教 育局終於決定在明年重設範文課程。所謂範文,就是古文,不可能是白話文。白話寫得成文,就要有古文骨架。清末黃遵憲一句「我手寫我口」,誤盡蒼生。我手寫 我口,原意是擺脫辭章枷鎖,直抒胸臆,不是將口語寫出來。口語與書面語是兩個不同的語文系統,口語流利靠聆聽 和談話,文書流利靠閱讀 和書寫。


此中,由於中文在漢代之後,變成單音節而有語調的語言,文句的辨義,要靠有意義的詞組鋪排出來,否則書寫的文字就難以閱讀,或帶有歧義。


古文,特別是唐宋兩代講究聲韻 和辭采的古文,就帶有中文章句的 典型格式,即使不去背誦,平日閱讀多了,課堂朗讀多了,潛移默化,就懂得中文章法。


明清兩朝的白話文學、小說唱本,都是秉承古文的格式的,白話裡面也雜有古文和詩詞,如此才可雅俗共賞,白話的《水滸》、文言的《三國》,流傳至今,略作註解,學童仍是讀得明白。


除 了語文的原因,學習古文仍有文化修養的原因,智力鍛煉的原因。文化的原因是古文傳承了士大夫的志氣和感性,有懷抱古今、擔負天下的氣魄,卻不礙欣賞良辰美 景,暢懷人倫交際。王羲之《蘭亭集序》的主旨在此。古今中外,皆同一理。學到兩三成,你就成人長進。中國王朝可以沒落,士族精神不可失傳。尤其是香港,過 去有賴英國培養的殖民地士族(所謂「官學生」)支撐,英國撤出,香港就要培養自己的子弟成為士族。


學習古文,是延續歷史對話。華 夏好多懸而未決之大問題 ( pending questions ),都在古文隔代討論。例如秦朝革除周朝的封建,王國諸侯制度,一統為郡縣士官制度。唐代柳宗元《封建論》贊同郡縣制度,以此抨擊當時的藩鎮割據。


然而, 到了清代,袁枚「 書柳子《封建論》後」一文 ( 《小倉山房文集》 ),就反省中央集權制度之弊。袁枚說,封建制度之下,如果天子不仁,「千八百國中,苟有一賢君,則民望未絕」。即使天子暴虐無道,百姓也有其他君王來選擇 效忠,有其他王國來避難。文人也可周遊列國,不必困於朝廷。即使在唐代,「安史之亂不旋踵而敗者有三鎮以平之」,唐中葉之後,唐朝不被吐蕃(西藏人)吞 併,未遭黃巢消滅,也全賴藩鎮保存的軍事精銳和文化實力。


中央集權,還是地方分立分治?是華夏的大問題。換了在香港,九七主權移交之後,取消了兩個區域行政的市政局,統一了屋邨商場為領匯集團,衍生的高壓統治,這些都是古人經歷過的、思考過的。讀古文,是繼承這些知識,否則一切由零開始,你就變成蠢人。


轉角 - 陳雲 : 古文教育,歷久常新 2014年 01月27日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92188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 : 岡三慶編, 8冊(14巻),東京:豊文堂,明治15年.4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第1冊]巻之1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2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第2冊]巻之2-3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3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第3冊]巻之4-5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4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第4冊]巻之6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5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第5冊]巻之7-8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6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第6冊]巻之9-10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7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 [第7冊]巻之11-12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8

唐宋八家文法明弁 [第8冊]巻之13-14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895739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