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 13. Mai 2016

Gegen die Sphären des Privatrechts und Privatwohl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Gegen die Sphären des Privatrechts und Privatwohl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Gegen die Sphären des Privatrechts und Privatwohl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 261. »Gegen die Sphären des Privatrechts und Privatwohl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ist der Staat einerseits eine äußerliche Notwendigkeit und ihre höhere Macht, deren Natur ihre Gesetze sowie ihre Interessen untergeordnet und davon abhängig sind;

aber andererseits ist er ihr immanenter Zweck und hat seine Stärke in der Einheit seines allgemeinen Endzwecks und des besonderen Interesses der Individuen, darin, daß sie insofern Pflichten gegen ihn haben, als sie zugleich Rechte haben(§ 155).«

- -

Der vorige Paragraph belehrt uns dahin, daß die konkrete Freiheit in der Identität (sein sollenden, zwieschlächtigen) des Systems des Sonderinteresse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mit dem System des allgemeinen Interesses (des Staates) bestehe. Das Verhältnis dieser Sphären soll nun näher bestimmt werden.

- - 

Einerseits der Staat gegen die Sphäre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eine »äußerliche Notwendigkeit«, eine Macht, wovon ihm »Gesetze« und »Interessen« »untergeordnet und abhängig« sind. 


Daß der Staat gegen die Familie und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 eine »äußerliche Notwendigkeit« ist, lag schon teils in der Kategorie des »Übergangs«, teils in ihrem bewußten Verhältnis zum Staat. Die »Unterordnung« unter den Staat entspricht noch vollständig diesem Verhältnis der »äußerlichen Notwendigkeit«.


Was Hegel aber unter der »Abhängigkeit« versteht, zeigt folgender Satz der Anmerkung zu diesem Paragraphen:


»Daß den Gedanken der Abhängigkeit insbesondere auch der privatrechtlichen Gesetze von dem bestimmten Charakter des Staats, und die philosophische Ansicht, den Teil nur in seiner Beziehung auf das Ganze zu betrachten, - vornehmlich Montesquieu [...] ins Auge gefaßt« etc.

- -


Hegel spricht also hier von der innern Abhängigkeit oder der wesentlichen Bestimmung des Privatrechts etc. vom Staate; zugleich aber subsumiert er diese Abhängigkeit unter das Verhältnis der »äußerlichen Notwendigkeit |204|*« und stellt sie der andern Beziehung, worin sich Familie und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 zum Staate als ihrem »immanenten Zweck« verhalten, als die andere Seite entgegen.


Unter der »äußerlichen Notwendigkeit« kann nur verstanden werden, daß »Gesetze« und »Interessen« der Familie und der Gesellschaft den »Gesetzen« und »Interessen« des Staats im Kollisionsfall weichen müssen, ihm untergeordnet sind, ihre Existenz von der seinigen abhängig ist oder auch sein Wille und seine Gesetze ihrem »Willen« und ihren »Gesetzen« als eine Notwendigkeit erscheint!


Allein Hegel spricht hier nicht von empirischen Kollisionen; er spricht vom Verhältnis der »Sphären des Privatrechts und Privatwohl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zum Staat; es handelt sich vom wesentlichen Verhältnis dieser Sphären selbst. Nicht nur ihre »Interessen«, auch ihre »Gesetze«, ihre »wesentlichen Bestimmungen« sind vom Staat »abhängig« und ihm »untergeordnet«.

Er verhält sich als »höhere Macht« zu ihren »Gesetzen und Interessen«. Ihr »Interesse« und »Gesetz« verhalten sich als sein »Untergeordneter«. Sie leben in der »Abhängigkeit« von ihm.


Eben weil »Unterordnung« und »Abhängigkeit« äußere, das selbständige Wesen einengende und ihm zuwiderlaufende Verhältnisse sind, ist das Verhältnis der »Familie« und der »bürgerlichen Gesellschaft« zum Staate das der »äußerlichen Notwendigkeit«, einer Notwendigkeit, die gegen das innere Wesen der Sache angeht. 

 - -

Dies selbst, daß »die privatrechtlichen Gesetze von dem bestimmten Charakter des Staats« abhängen, nach ihm sich modifizieren, wird daher unter das Verhältnis der »äußerlichen Notwendigkeit« subsumiert, eben weil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 und Familie« in ihrer wahren, d.i. in ihrer selbständigen und vollständigen Entwicklung dem Staat als besondere »Sphären« vorausgesetzt sind. 

»Unterordnung« und »Abhängigkeit« sind die Ausdrücke für eine »äußerliche«, erzwungene, scheinbare Identität, als deren logischen Ausdruck Hegel richtig die »äußerliche Notwendigkeit« gebraucht.


 In der »Unterordnung« und »Abhängigkeit« hat Hegel die eine Seite der zwiespältigen Identität weiter entwickelt, und zwar die Seite der Entfremdung innerhalb der Einheit,


»aber andererseits ist er ihr immanenter Zweck und hat seine Stärke in der Einheit seines allgemeinen Endzwecks und des besonderen Interesses der Individuen, darin, daß sie insofern Pflichten gegen ihn haben, als sie zugleich Rechte haben«.

- -


Hegel stellt hier eine ungelöste Antinomie auf. Einerseits äußerliche Notwendigkeit, andrerseits immanenter Zweck. Die Einheit des allgemeinen Endzwecks des Staats und des besonderen Interesses der Individuen soll darin bestehn, daß ihre Pflichten gegen den Staat und ihre Rechte an denselben |205| identisch sind (also z.B. die Pflicht, das Eigentum zu respektieren, mit dem Recht auf Eigentum zusammenfiele).


Diese Identität wird in der Anmerkung [zum § 261] also expliziert:


»Da die Pflicht zunächst das Verhalten gegen etwas für mich Substantielles, an und für sich Allgemeines ist, das Recht dagegen das Dasein überhaupt dieses Substantiellen ist, damit die Seite seiner Besonderheit und meiner besondern Freiheit ist, so erscheint beides auf den formellen Stufen an verschiedene Seiten oder Personen verteilt.


 Der Staat als Sittliches, als Durchdringung des Substantiellen und des Besonderen, enthält, daß meine Verbindlichkeit gegen das Substantielle zugleich das Dasein meiner besonderen Freiheit, d.i. in ihm Pflicht und Recht in einer und derselben Beziehung vereinigt sind.«


Quelle :


Hegel : Enzyklopä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http://www.hegel.de/werke_frei/startfree.html


http://hegel.logik.3.abcphil.de/html/drittes_kapitel-_die_absolute_idee.html


Die Wissenschaft der Logik  Zweites Kapitel: B. Die erscheinende und die an sich seiende Welt
http://hegel.logik.2.abcphil.de/html/b__die_erscheinende_und_die_an_sich_seiende_welt.html


Lenin : Conspectus of Hegel’s book The Science of Logic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14/cons-logic/index.htm


http://www.praxisphilosophie.de/hegel.htm


Sailor Scouts Exteriores Transformacion y Ataque . Musica de fondo de Vanessa Ma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VC93OPXXM


【行人專用區活動】08NOV2015 中出羊子動議:聘用本土性感美女歌舞表演,對抗強國大媽 (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2guM9LCPFk


柳瀬早紀, 閑話休題, 松本菜奈実 ,片岡沙耶, ゆうみ, 夏江美優 ,菜乃花, 藤森望 , 篠崎愛 恋なんです, 星名美津紀




陳雲:支爆對香港的影響,大家知道嗎?支爆(China meltdown)

陳雲:支爆對香港的影響,大家知道嗎?支爆(China meltdown)


陳雲:支爆對香港的影響,大家知道嗎?支爆( China meltdown),首先會抽走香港的大部分游資,令香港銀根短缺,銀行借貸謹慎,令香港營商困難,好多企業遭受財困而無盈利或倒閉,令政府的利得稅收入減少。


大陸資金從香港樓市抽走,樓價暴跌,政府賣地收入銳減,政府必須從公共開支削減經費,公務員及紀律部隊當然不怕,但其他福利、醫療及教育就受苦。


我們已經失去對歐美的工業出口收入來支撐香港的經濟活動( 如果有就可以避開支爆 ),高度依賴中國貿易的香港會迅速崩潰。政府對外舉債的能力因為香港的信貸評級驟降而無法用舉債的方式支付公共開支,香港好多人會陷入赤貧,無政府狀態的混亂。


香港與大陸的貿易和投資因為支爆而無法支付,整個大陸走向地下經濟、黑市貿易,大量香港企業無法適應大陸的暗黑勢力而倒閉。大陸來香港的旅遊消費減弱,市面蕭條,市民收入減少,無法支撐昂貴的樓宇供款,銀行收回樓宇抵押,好多銀主盤出現但少人托價,銀行出現壞帳。


連帶借給大陸企業的貸款無法收回,香港好多銀行會崩盤。假若加上韓戰、南海小型戰爭、索羅斯攻擊港元之類,香港又沒有以前的英國在看管,也失去中國國庫資金的注資保護,此地會遭受滅頂式的 經濟災難


( 你不必思考政府高官或財閥會照顧香港利益,他們刮錢之後就會走路,至於國際學者 沈先生之類的知情者,也一早走路,聞風而早遁,舉家移民新加坡。能夠盡情搜刮香港,臨危一走了之的離地資本家和離地中產,他們不會理香港死活。臨走不踩香港一腳,已經謝天謝地。)


用一個宇宙物理學的比喻,支爆會形成一個黑洞(black hole),會吸收周邊的物質,毀滅一切接近它的東西。


一旦支爆,香港會成為地獄。城邦派此際參選立法會,就是要頂住這種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就會爆發的局面。此刻入局,我絕對不好受。


不要以為港獨可以解決問題,支爆之後港獨,是兩個炸彈連續爆。要令香港安然度過支爆,只能採取城邦論的永續基本法的 buffer(緩衝)方法。


陳雲:支爆對香港的影響,大家知道嗎?支爆(China meltdown)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4104765932225


- -
2.

陳雲:香港可以度過經濟大蕭條嗎?支爆之後,香港銀行借貸予大陸的貸款遭受撇賬,無法收回,中國資金撤出,香港樓市暴跌,大陸遊客消費力銳減,香港企業大量倒閉,市面消費減弱,失業大增,市民無法支付高昂的樓宇供款,


香港銀行收回樓宇抵押品而無法順利賣出,銀行壞帳大增,無法暢順地為香港企業提供融資及借貸。


如果到時香港爆發金融風暴,港元受到索羅斯攻擊(索羅斯已經準備好),東北發生韓戰(金將軍已經準備好),美國艦隊出海反擊,香港的情況更加淒厲。


政府要為公務員及紀律部隊等常務開支作緊急撥備(犀利過董建華時期的財政緊縮政策,因為來年香港無大陸資金救助香港),甚至買大陸股票及追加撥款資助跨境工程救助大陸,


故此必須削減香港福利等公共開支,學校加學費,公屋加租,醫院收附加費,香港市民發窮惡,紛紛上街示威,香港警察無力鎮壓,香港將陷入大暴亂。


問題如何解決,在支爆期間,香港人要做什麼準備及有什麼新的商業機會?今個星期日,新東陳雲辦事處開幕之後,我與靳民知主持小講座「支爆與香港」。


陳雲:香港可以度過經濟大蕭條嗎?支爆之後
https://zh-hk.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4118298827225


source :


陳雲:城邦派參選政綱之新界原居民權益必須用新的制度來保障
https://zh-hk.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3724191502225



陳雲:本土派、城邦派與建國派的光譜及真假。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4101441077225


陳雲:支爆對香港的影響,大家知道嗎?支爆(China meltdown)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1113216238728879



陳雲:港獨是否違法?為什麼中共和中共在港的放屁蟲、傳聲筒,總是在說港獨是違法?共產黨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講法律的?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1101114886605681


陳雲 : 支爆影響你份保險單
http://news.gamme.com.tw/1269162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CloudAtlas/?fref=photo


山河社稷圖
https://www.facebook.com/%E5%B1%B1%E6%B2%B3%E7%A4%BE%E7%A8%B7%E5%9C%96-1567356853588896/






Freitag, 6. Mai 2016

Oder umgekehrt, da die Prämissen den Schlußsatz schon voraussetzen, so kann dieser, wie er durch jene nur unmittelbaren Prämissen ist, nur unvollkommen sein.

Oder umgekehrt, da die Prämissen den Schlußsatz schon voraussetzen, so kann dieser, wie er durch jene nur unmittelbaren Prämissen ist, nur unvollkommen sein.


Oder umgekehrt, da die Prämissen den Schlußsatz schon voraussetzen, so kann dieser, wie er durch jene nur unmittelbaren Prämissen ist, nur unvollkommen sein.


Der Schlußsatz oder das Produkt des zweckmäßigen Tuns ist nichts als ein durch einen ihm äußerlichen Zweck bestimmtes Objekt;


es ist somit dasselbe, was das Mittel. Es ist daher in solchem Produkt selbst nur ein Mittel, nicht ein ausgeführter Zweck herausgekommen, oder der Zweck hat in ihm keine Objektivität wahrhaft erreicht.


- Es ist daher ganz gleichgültig, ein durch den äußeren Zweck bestimmtes Objekt als ausgeführten Zweck oder nur als Mittel zu betrachten; es ist dies eine relative, dem Objekte selbst äußerliche, nicht objektive Bestimmung.

- -


 Alle Objekte also, an welchen ein äußerer Zweck ausgeführt ist, sind ebensowohl nur Mittel des Zwecks.


 Was zur Ausführung eines Zwecks gebraucht und wesentlich als Mittel genommen werden soll, ist Mittel, nach seiner Bestimmung aufgerieben zu werden.

- -


 Aber auch das Objekt, das den ausgeführten Zweck enthalten und sich als dessen Objektivität darstellen soll, ist vergänglich;


es erfüllt seinen Zweck ebenfalls nicht durch ein ruhiges, sich selbst erhaltendes Dasein, sondern nur insofern es aufgerieben wird,


 denn nur insofern entspricht es der Einheit des Begriffs, indem sich seine Äußerlichkeit, d. i. seine Objektivität in derselben aufhebt.



Quelle :


Hegel : Enzyklopä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http://www.hegel.de/werke_frei/startfree.html


http://hegel.logik.3.abcphil.de/html/drittes_kapitel-_die_absolute_idee.html


Die Wissenschaft der Logik  Zweites Kapitel: B. Die erscheinende und die an sich seiende Welt
http://hegel.logik.2.abcphil.de/html/b__die_erscheinende_und_die_an_sich_seiende_welt.html


Lenin : Conspectus of Hegel’s book The Science of Logic
http://www.marxists.org/archive/lenin/works/1914/cons-logic/index.htm


http://www.praxisphilosophie.de/hegel.htm


Sailor Scouts Exteriores Transformacion y Ataque . Musica de fondo de Vanessa Ma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xVC93OPXXM


【行人專用區活動】08NOV2015 中出羊子動議:聘用本土性感美女歌舞表演,對抗強國大媽 (2/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2guM9LCPFk


柳瀬早紀, 閑話休題, 松本菜奈実 ,片岡沙耶, ゆうみ, 夏江美優 ,菜乃花, 藤森望 , 篠崎愛 恋なんです




陳雲:丁權無限增加,屋地有限而且愈來愈少,《基本法》給予原居民的權利已經無法實現

陳雲:丁權無限增加,屋地有限而且愈來愈少,《基本法》 給予原居民的權利已經無法實現

陳雲:政府回購,買斷丁權


新界丁權,何去何從?新界原居民權益必須用新的制度來保障。原居民子孫世代繁衍,丁權無限增加,屋地有限而且愈來愈少,《基本法》  給予原居民的權利已經無法實現,丁屋僭建又循例姑息,故此必須要有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早前發生的「套丁」判決,是違反過去政府的默契的。然而,將丁權集合賣予地產商,也不是保障原居民權益的好方法。


正常的政府做事,必有四至五種解決方法。我以前在政府時期,曾經構思過如何保護原居民利益,弘揚新界傳統文化,並且增加香港小型廉價住宅單位供應,令原居民成為獨立自主的小型發展商,建屋自住或出租,改善香港人的居住品質。


丁權是法定權利,但已經面臨無法實現的情況,故此我們要以全局視野處理丁權:


第一種處境,是原居民手握丁權,卻沒屋地,申請農地改變用途也是遙遙無期。解決方法,是由政府以買斷的方式,收購丁權。丁權其實包括兩種權利,一是建屋權,至於能否建成丁屋,是另一回事。一是承繼權,即居民用血緣的方式生產男丁,這名男丁即可繼承丁權。


願意放棄丁權的原居民,政府用合理價格一次過收回,發回現金。政府要處理丁權,要把丁權買斷、回購,必須動用一大筆錢。這筆錢,政府絕對付得出。你看興建高鐵的錢都付得出了,更何況回購丁權,只是還富於民。然後,政府用新界拍賣土地的收入,成立新界土地發展基金,將土地基金的股票,給回賣出丁權的原居民。股份可傳給予男女子孫,政府派息。


原居民子女擁有股權,可以得到股息收入,也可以把股份轉賣。買賣的細節,可再磋商。原居民擁有股權,可以繼續傳予子孫;原居民放棄丁權之後,可以享有公屋權利。


這是第一種處理方法。


(「新界丁權,何去何從?」系列(一),待續)



陳雲:丁權無限增加,屋地有限而且愈來愈少,《基本法》給予原居民的權利已經無法實現
https://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政府回購,買斷丁權-040959852.html

- -

2.陳雲:城邦派參選政綱之新界原居民權益必須用新的制度來保障


陳雲:城邦派參選政綱之新界原居民權益必須用新的制度來保障。早前發生的「套丁」判決,是違反過去政府的默契的。然而,將丁權集合賣予地產商,也不是保障原居民權益的好方法。


我以前在政府時期,曾經構思過如何保護原居民利益、並且弘揚新界傳統文化,並且增加香港小型廉價住宅單位供應,令原居民成為獨立自主的小型發展商,建屋自住或出租,改善香港人的居住品質。方法如下:


一、放寬現時丁屋的興建高度,容許加建兩、三層,使到屋地得到善用,而且可以子孫同住或回來度假居住。出租、出售給他人也可增加收入和提供更多居住空間。


二、政府積極協助原居民將集合的丁權由祖堂或村社發展成為新村,與原本的舊村保持協調,而不是任由地產商發展成為隔絕村落生活的豪宅區。


三、願意放棄丁權的原居民,政府用合理價格一次過收回,發回現金,並成立新界土地發展基金,將股票贈予原居民,使他們可以傳予男女子孫,政府派息,繼續村社傳統生活。原居民放棄丁權之後,可以享有公屋權利。


四、自然保育地段、濕地、郊野公園保育地,如果涉及原居民田產,政府必須賠款,並且成立土地保育基金來管理,期間可以邀請原居民代表加入。


五、放寬新界臨時寮屋的改建及加建的嚴苛限制,改善貧民生活,促進半農半工的自給自足生活方式。將公帑用在這些本土權益,藏富於民,比起用來興建高鐵更好!其他的新界原居民或老居民的權益,待城邦派參選的時候公佈。


六、延續祠堂書院傳統,政府鼓勵集合丁權土地,興建非牟利私校,傳承華夏嶺南文化及傳統生活智慧,文武合一,耕讀傳家。原居民及親屬子女優先入讀,預留少量學額給同區市民子女。政府資助建築費、啟動金及成立慈善基金,支持學校正常運作。


總之,新界村社自治是城邦論和華夏復興論的起源地,客家佬陳雲感激在心,不會辜負各位鄉親父老。

source :


陳雲:城邦派參選政綱之新界原居民權益必須用新的制度來保障
https://zh-hk.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3724191502225



陳雲:本土派、城邦派與建國派的光譜及真假。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4101441077225


陳雲:在香港鼓吹港獨、倡議成立香港共和國 是否違法?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1086379058079264


陳雲:港獨是否違法?為什麼中共和中共在港的放屁蟲、傳聲筒,總是在說港獨是違法?共產黨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講法律的?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1101114886605681


陳雲 : 支爆影響你份保險單
http://news.gamme.com.tw/1269162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CloudAtlas/?fref=photo


山河社稷圖
https://www.facebook.com/%E5%B1%B1%E6%B2%B3%E7%A4%BE%E7%A8%B7%E5%9C%96-1567356853588896/



陳雲:本土派、城邦派與建國派的光譜及真假

陳雲:本土派、城邦派與建國派的光譜及真假


陳雲:本土派、城邦派與建國派的光譜及真假。香港復興會這邊,是城邦派,也是建國派。


城邦派是主張修訂基本法的若干條文,永續基本法,完善基本法,維護一國兩制,令香港得到普選及自治,進而以華夏邦聯形式與中國用一國兩席的方式在聯合國活動,建立香港國。


從一國兩制到一國兩席,這是城邦派的主張。城邦派的前期綱領,如中港區隔、族群區分(香港人身份認同 )、香港自治,這是本土派的共同綱領,建國之後的後期外交政策,維護良好的中港關係而令香港繁榮及得到深圳及鄰近地區的土地管轄權( 香港大城邦計劃),取得更多發展空間,是城邦派特有的議程。


建國派是城邦派的進階,在鞏固自治的基礎上,依次序用修憲和制憲的方法,建立香港國,然而建立香港國的方式可以不一定跟隨華夏邦聯形式。熱普城聯盟,是城邦派和建國派的組合,我們在建國模式上有一點外交政策上的差別,但最終目的,講得好清楚,是香港建國!


(至於主張香港獨立的政團,例如香港民族黨,屬於港獨派,因為他們不承認香港目前是擁有實然主權的特別行政區,他們越過了修訂基本法、全民制憲等憲法程序,直接主張香港獨立。


由於獨立也是急速的香港建國,故此勉強可以歸入建國派。不過為了分辨,還是稱呼他們為港獨派吧。)


本土派是最低限度主張,是中港區隔、香港人身份建立、中港族群分開,香港取回自治權。由於本土派的主張溫和而合理,好容易在選舉期間遭到假冒,欺世盜名,


故此要成為本土派,必須要看政團的歷史,除了要主張上述的政策之外,還要在中港衝突的水深火熱的時候給予投名狀,支持過或參加過驅蝗、反雙非、反走私、爭取限奶令、維護公共空間的公民使用權(如保護小販在某些時段及特定地方擺賣、驅逐惡俗的大媽舞)而付出代價,例如喪失職業生計、犧牲仕途發展、備受司法迫害等。


由於近日人民幣貶值、中國經濟衰退,自由行等中港衝突問題已經緩和,故此進入本土派的時機已經過去!


最後一個能夠給予投名狀而大家公認本土派的團體是黃台仰、梁天琦的本土民主前線,他們參加過驅蝗、驅逐大媽舞及保護小販,並且好多成員付出沉重的司法迫害的代價,故此在上次新東補選,本土派、城邦派及建國派,一致聯合為梁天琦拉票及投票支持。


至於新近出現的所謂自決、公投或公投自決等combination,是好似民主、自由、法治、社會福利一樣,是民主國家應有的性質,並非政治主張。某些新泛民的政團說,可以用十年來爭取自決權、公投權,但問題是,他們的主張是什麼?這要向香港人講清楚的。


如果一個政團說,爭取到自決權之後,要做什麼,要2047年香港獨立還是重歸中國直接統治,這個交由香港人民自決吧。


那麼,這只是一個維權組織,一個尋常的NGO,一個好似國際特赦組織、無國界醫生那樣的跨國的、中性的團體,這個並非政治組織。香港目前那些標榜自決之類的政團,正是這些離地的、國際公民性質的組織。各位要看清楚。



陳雲:本土派、城邦派與建國派的光譜及真假。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4101441077225


陳雲:在香港鼓吹港獨、倡議成立香港共和國 是否違法?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1086379058079264


陳雲:港獨是否違法?為什麼中共和中共在港的放屁蟲、傳聲筒,總是在說港獨是違法?共產黨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講法律的?
https://www.facebook.com/HKTruthWanchin/posts/1101114886605681


陳雲 : 支爆影響你份保險單
http://news.gamme.com.tw/1269162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CloudAtlas/?fref=photo


山河社稷圖
https://www.facebook.com/%E5%B1%B1%E6%B2%B3%E7%A4%BE%E7%A8%B7%E5%9C%96-1567356853588896/


千家詩 :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千家詩 :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春眠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 -

2.千家詩 : 春宵一刻值千金






春宵- 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
鞦韆院落夜沈沈。


source :

千家詩卷三
http://lib.jmu.edu.cn/departments2/magazine/philosophyol/cv74.htm


春の暁 : 春眠 暁を覚えず 処処に啼鳥を聞く
http://blog.goo.ne.jp/shogyo-an/e/f854e0c68b4a319b56f7bd153bf78d91


蘇軾 : 春夜 - 春宵一刻値千金
http://kanshi.roudokus.com/syunya.html


關於《千家詩》的編者 :徐有富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65721


明解增和千家詩註


「千家詩」,「唐宋千家詩」的簡稱,是兒童啟蒙的重要讀物,一般題作南宋謝疊山(生卒年不詳)選註。


事實上最早用「千家詩」為書名的人是南宋劉克莊(1187-1269),但劉氏的詩選並非為專為兒童所作,因此謝疊山極可能在劉克莊的基礎上再次改編,以適合兒童閱讀。


世傳千家詩有七言絕句、律詩兩卷本,院藏彩繪本《明解增和千家詩註》,僅存卷一,錄七言絕句七十一首,間有脫頁,已重裱,全書版式寛大,以厚皮紙抄寫,朱繪邊欄界行、版心魚尾,上圖下文,圖旁題和詩,但位置不固定,有時圖居中,和詩在左右,有時圖居右或左。


插圖彩繪,用色鮮明,像是明宮廷畫師所作,極可能是皇子的教科書。


南宋 謝疊山選註 明朱絲欄鈔本



明解增和千家詩 三卷
http://www2.ipcku.kansai-u.ac.jp/~taizan/qianjia.html


繪圖千家詩, 繪圖韻對千家詩


江蔭香是清代末期快到民國初期活躍的一個作家。最初1908年發表了文學小說《九尾狐》,1931年又發表了《莊諧筆記大觀》。《白蛇傳》與 《九尾狐》 等傳奇、色情的文學著作則使用「夢花館主」的筆名發表。
http://www.project-imagine.org/link.html


---


關於《千家詩》 的編者 by 徐有富


陳伯海、朱易安編撰的 《唐詩書錄》 著錄  《 新刻草字千家詩二卷》,附注:“(宋)謝枋得、(明) 王相輯錄唐宋近體詩二百餘首。明觀成堂陳君美刻本(北圖藏)。”


如果這條材料可靠的話,那麼廣為流傳的童蒙讀物 《幹家詩》 的編纂者、編纂時間就相當明確了,而且還有個明刻本作為依據。問題是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也著錄了 《 新刻草字千家詩二卷》,附注:“宋謝枋得輯,題明李贄書,明觀成堂陳君美刻本。”沒提到“(明)王相”,兩者有著明顯的差別。


核對原書,發現該書確實沒有“(宋)謝枋得、(明)王相輯錄”或其他類似的話,只是在扉頁上分兩行印著“李卓吾先生筆,草字千家詩”,正文卷首題著“新刻草字千家詩,李卓吾先生筆”。該書分上、下兩卷,共收錄唐宋詩116首,其中七絕84首、七律32首。


而現在通行的《千家詩》共收226首詩,包括七絕、七律、五絕、五律,如果《新刻草字千家詩二卷》真的有“二百餘首”,勢必包括七絕、七律、五絕、五律,這樣就與王相掛上鉤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以《千家詩》的編者還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現存最早以《千家詩》命名的選本,當為南宋著名詩人劉克莊(1187—1269)所編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尚存有該書的元刻本與明抄本。常見版本有清刻《楝亭藏書十二種》本 與 《宛委別藏》本。該書22卷,分時令、節候、天文、地理、禽獸、昆蟲等十四門,共收錄1280多首詩,均為七絕、七律、五絕、五律。


但是也有人對這部書的編者為劉克莊提出了質疑,如清人宗廷輔在  《重編千家詩讀本》卷末題跋中指出該書有改變題目、弄錯作者、刪律詩為絕句等缺點,於是提出懷疑:“臨安、建陽無知書賈假其盛名,緣以射利故至是歟!”他的這個觀點也常被後人用來說事。

- -


  不過,這只是一個假設.還不足以否定劉克莊對該書的著作權。這是因為劉克莊有編纂該書的動機與可能性,在《後村集》卷二十四中還保留著劉克莊寫的《唐人五七言絕句選序》、《本朝五七言絕句選序》、《中興五七言絕句選序》。


劉克莊在第一篇序中說:“余家童子初入塾,始選五七言絕句各百首口授之。切情詣理之作,匹士寒女不棄也,否則巨人作家不錄也,惟李杜當別論。”這表明劉克莊確實選編過不少唐宋詩絕句方面的童蒙讀物,在這些童蒙讀物的基礎上再編一本《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當在情理之中。再說該書一共


  選了劉克莊本人詩作八十多首.如果編纂者是別人,恐無此必要,也無此興趣。還有宗廷輔所批評的那幾個缺點,是詩歌選本的通病。劉克莊受到編纂體例的限制,選了將近1300首詩,出現一些訛誤也屬常見現象。此外,宗廷輔所謂的“無知書賈”是沒有水準編出這部選本來的,而且該書也沒有暢銷起來。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的性質是啟蒙教材,所選作品為切情詣理之作,形式短小。但是該書作為童蒙讀物那數量就嫌太多,不便學習,也不便流傳。以《千家詩》為題,並產生廣泛影響的唐宋近體詩童蒙讀物,為宋末元初的謝枋得所編。


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宋理宗寶祜四年(1256)舉進士,除教授建甯府。宋恭宗德祜元年(1275),元兵大舉南下,謝枋得被任命為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今江西上饒市)。他在保衛信州的戰鬥中,終因孤軍無援而兵敗城陷.他的家人全部被元兵殺害,只有他孤身一人隱姓埋名,逃入建甯唐石山中。


據《宋史?謝枋得傳》介紹:“其後,人稍稍識之,多延至其家,使為子弟論學。天下既定,遂居閩中。”由於教學需要,謝枋得又長期生活在宋元時期的出版中心建寧府.所以由他出面編一本唐宋近體詩童蒙教材也在情理之中。說《千家詩》是謝


  枋得編的還有個鐵證,就是《全宋詩》中只收錄王淇兩首詩,作者小傳稱王淇“字菜猗,與謝枋得有交,謝嘗代其女作 《薦父青詞》(《疊山集》卷十二)”。而王淇的這兩首詩恰恰都錄自《千家詩》。若不是謝枋得編 《千家詩》,王淇的這兩首詩也就淹沒無聞了。


謝枋得編的《千家詩》  與劉克莊編的  《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 顯然有淵源關係,一是都用了《千家詩》 這一名稱;二是所選均為唐宋近體詩,所選篇目重複頗多:三是編排方法謝書與劉書的時令門大致相同。所以清翟灝 《通俗編》 指出:“今村塾所誦 《千家詩》者,上集七言絕八十餘首,下集七言律四十餘首,大半在後村選中,蓋據其本增刪之耳。”

- -


  正如翟灝所說,謝枋得編的《千家詩》只收七言絕句與七言律詩,如南京圖書館所藏清刻本《四體千家詩》、《新鐫千家詩自文》還保留著這種體例。《千家詩》中所收謝枋得詩三首,全為七絕,也說明了這一點。國家圖書館藏有一部 《明解增和千家詩注》,卷端署“宋名賢謝疊山注”。該書標明二卷,實際上只有七律一卷,所缺顯然為七絕一卷。謝編《千家詩》在明代已經成了最重要的啟蒙教材之一,如明劉若愚《內板經書紀略》著錄有“《千家詩》一本。四十四頁”。


明盧城赤《明宮史》卷二《內書堂讀書》雲:“凡奉旨收人官人,選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撥內書堂讀書……至書堂之日,每給《內令》一冊,《百家姓》、《千字文》、《孝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千家詩》、《神童詩》之類,次第給之;”


可見明代宮廷已用《千家詩》作為啟蒙教材。正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在《影印明解增和千家詩注說明》中所述:“這部《千家詩》系明代內府彩繪插圖本,是專供太子或小皇帝使用的,它表明《千家詩》不僅是宋元明清時期民間流傳甚廣的通俗讀物,也是皇家課業的基本教材。”

- -


  現在廣為流傳的四卷本啟蒙讀物 《千家詩》 是清初的啟蒙教育家王相編輯整理而成的。 《四庫全書總目》 卷~九四 《尺牘嚶鳴集》 十二卷提要稱此書為“國朝王相編。相字晉升,臨川( 今江西撫州市)人。是書成於康熙己醜(1709)”。康熙己醜年乃康熙四十八年,前面的順治皇帝在位十八年,所以說王相是清初人還是恰當的,現在廣為流傳的《千家詩》也是在清初編定的。


他編注的《幹家詩》的清刻本明顯分為兩個部分,如南京圖書館所藏清南京天祿閣書坊所刻、《千家詩》,第一部分題為 《 增補重訂千家詩注解》,卷端題“信州謝枋得疊山選:瑯8王相晉升注”。卷上為七絕,卷下為七律。


卷未有按語雲:“疊山選本皆唐宋詩,末二首明詩不知何年贅人,童蒙久誦,姑並存之。”可見這一部分基本上保持了《千家詩》 的原貌,王相只做了注釋工作。第二部分題為 《新鐫五言千家詩箋注》,卷端題“瑯8王相晉升選注;莆陽鄭漢濯之校梓”。卷上為五言絕句,卷下為五律。可見這一部分由王相選編,他還做了注釋工作。


  客觀地說,謝枋得所編七言 《千家詩》問題要多一些。首先,他所據以參考的劉克莊的《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 如前所說,就存在不少問題,謝枋得在做注釋時也難免以訛傳訛。


其次,謝枋得編的七言《千家詩》 在長期傳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篇目增減、文字差異、作者混淆等現象。這一部分經過王相注釋後,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是篇目固定了下來。而王相編注的五言 《千家詩》 部分,問題則少得多。王相為 《千家詩》 廣泛傳播提供了一個定本,他在 《千家詩》 編纂史上是功不可沒的。


原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25日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16)主體思想的指導原則之一 依靠人民群眾的方法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16)主體思想的指導原則之一 依靠人民群眾的方法


404_not_found.jpg



主體思想的指導原則之一 依靠人民群眾的方法


主體思想闡明,運用創造性方法是主要的指導原則之一。運用創造性方法的原則,包括依靠人民群眾的方法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工作的方法。


所謂依靠人民群眾,就是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調動他們的創造力量解決革命和建設中的一切問題。


之所以依靠人民群眾,是因為人民群眾是推動革命和建設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革命和建設的主人,具有無窮無盡的創造能力,因此只有依靠人民群眾,才能成功地解決任何困難的問題,有力地促進革命和建設。


首先,要根據群眾的要求和願望制定路線和政策,並把這一路線和政策變成群眾自己的東西。

要根據人民群眾的意志和願望制定路線和政策。

人民群眾比誰都熟悉實際情況,而且具有豐富的經驗。如果不能正確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意志,就會在領導革命和建設中犯主觀主義的錯誤,這樣,就不能發揮群眾的創造力。

要把反映人民群眾的意志和願望制定的政策向群眾深入宣傳,使之成為群眾自己的東西。

人民群眾認清了黨的政策的正確性和執行黨的政策的途徑,就會把党的政策作為與自己命運生死攸關的東西接受下來,並為貫徹它而發揮出高度的熱忱和創造性去進行鬥爭。


其次,要把群眾團結成一支政治力量。

把群眾團結成一支政治力量,這是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決定性條件。

根據革命的性質和任務,科學地制定動力和物件問題,實行正確的階級路線和群眾路線,並使之正確地結合起來。只有在堅持階級原則的同時,又正確地貫徹群眾路線,才能徹底孤立敵對勢力,鞏固階級陣地,才能教育和改造各階層的廣大群眾,使他們團結起來,在革命和建設中高度地發揮出他們的創造力。


如果忽視階級路線和群眾路線,就會把可做動力的階級和階層變成反動派,把敵對物件視為革命的同盟者。除了極少數敵對分子以外,把所有群眾進行教育和改造,使他們緊密團結起來。


其次,要同阻礙進行革新的一切陳舊的東西展開鬥爭。

特別重要的,是要同消極情緒、保守思想和失敗主義進行積極的鬥爭。只有加強了反對消極情緒、保守思想和失敗主義的鬥爭,才能充分地發揮出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在革命和建設中不斷地進行革新,掀起高潮。


其次要廣泛開展群眾性運動。

群眾性運動,是加強勞動群眾的團結和合作,充分發揮他們無窮無盡的力量的創造性方法;是以群眾性的鬥爭和集體的革新來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革命的方法。如果反對一切阻礙群眾性運動的因素,高度地發揮群眾的自覺性和創造性,有組織地開展群眾性鬥爭,並不斷加以發展,那麼,任何困難的問題便都能很好地加以解決了。


最後要建立革命的工作方法。

革命的政黨始終要堅持革命的工作方法,特別是在掌握了政權以後,要同發展了的現實相適應,不斷地改進並完善工作方法。

由於主體思想闡明依靠人民群眾的方法,具備了儘量發揮革命和建設的主人——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大力推進革命鬥爭和建設事業的指標。


--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15)


主體思想的指導原則之一國防上自衛

國防上自衛的原則,是在國防領域體現自主性的指導原則。

貫徹國防上自衛的原則,意味著用自己的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家。換句話說,每個國家人民準備好能夠保衛自己的強有力的國防力量,並根據本國人民的利益和本國實際情況來解決在國防建設和軍事活動中的一切問題。

只有貫徹國防上自衛的原則,才能擊退外來勢力的侵略和干涉,捍衛國家的政治獨立和經濟自立,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和人民的安全。

首先必須擁有自衛的革命武裝力量。


革命的武裝力量必須由勞動人民的兒女組成。只有不論兵士還是指揮員都是勞動人民兒女的這樣的軍隊,才能實現軍民一致、官兵一致,才能成為保衛國家的獨立和革命勝利果實,為人民服務的真正的人民武裝力量。


其次,就要建立全民全國的防衛體制。

要建立全民全國的防衛體制,就要實現全軍的幹部化和現代化。只有實現了全軍的幹部化,才能增強軍隊的力量,也才能一旦有事時保證有必要的指揮力量,把軍隊增加好幾倍。只有實現全軍的現代化,使政治思想上的優越性同現代技術結合起來,才能把革命軍隊建設成為無敵的軍隊。

要建立全民全國的防衛體制,要把全民武裝起來,使全國要塞化。只有把全民武裝起來,使全國要塞化,才能把全體人民的力量發動起來,不管敵人何時何地進犯都能及時地徹底地加以殲滅,才能可靠地保衛國家免受帝國主義的侵略。


其次,要高度地發揮革命武裝力量在政治思想上的優越性。

革命武裝力量的戰無不勝的威力在於政治思想上的優越性。無限忠於党和領袖的精神、為人民的自由和解放而鬥爭的崇高的革命精神、甘願為祖國與革命獻出青春和生命的無與倫比的自我犧牲精神、集體英雄主義、官兵之間革命的同志友愛和軍民之間的血肉聯繫、自覺的鐵的軍事紀律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只有人民的軍隊、革命的軍隊才能具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優越性。政治思想上的優越性,是革命武裝力量根本的優越性,是它戰無不勝的力量的源泉。


其次,要建立自己的國防工業。

只有建立和發展民族國防工業,才能針對革命戰爭及時地圓滿保障現代武器和軍事技術器材,才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軍事裝備。

要進一步加強國防工業的自立性,用高新技術裝備國防工業,研發和生產更多的、品質過硬的高新武器裝備,以進一步提高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準。


最後,要加強後方。

現代戰爭的勝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不能持久地充足地保障戰爭所需要的人力及物力資源。因此對從政治思想上、物質經濟上進一步鞏固後方予以深切關注。

國防上的自衛只有通過先軍政治才能完全得到貫徹。


由於先軍政治是把軍事當作國家頭等大事,是以首先致力於加強國防力量的原則解決革命和建設中的一切問題的政治方式,因此可以銅牆鐵壁般地鞏固革命的軍事陣地。

通過先軍政治,革命軍隊不僅在政治思想上,在軍事技術上也壯大成為準備有素的戰無不勝的勁旅,軍民一致、官兵一致,軍政配合出色地得到實現。還有全民武裝,全國變為攻不破的要塞,建立強大的國防力量。的確,先軍政治是在國防上可以完全實現自衛原則的根本保證。

由於主體思想闡明國防上自衛的原則,具備了可以粉碎帝國主義的侵略活動,可靠地保衛國家和民族主權的指針。


--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14)


主體思想的指導原則之一 經濟上自立


經濟上自立的原則,是在經濟領域體現自主性的指導原則。

貫徹經濟上自立的原則,意味著建立自立的民族經濟。換句話說,建立不附屬於別人,而用自己的腿走路的經濟,建立為本國人民服務,靠本國的資源和本國人民的力量來發展的經濟。

只有在經濟上自立,才能鞏固國家的獨立,自主地生活,才能可靠地保障思想上的主體、政治上的自主、國防上的自衛,給人民創造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也才能消除民族的不平等,得到民族的全面發展,才能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擴大和發展國際經濟合作,才能防止帝國主義者的經濟掠奪。


特別是那些過去由於受到帝國主義支配和掠奪而在經濟技術上落後的國家,建立自立的民族經濟就更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了。這些國家只有建立起自立的民族經濟,才能粉碎帝國主義者的新殖民主義政策,完全擺脫他們的支配和剝削,才能消除民族的不平等,沿著自主的道路奮勇前進。


首先,要在經濟建設中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

只有堅持自力更生的原則,才能動員本國人民的力量,利用本國的資源,依靠自己的資金和技術,主動地、高速度地發展經濟,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實現國家的繁榮和昌盛。如果想依靠別人的援助建設經濟,那麼就會在經濟上附屬於別人。

今天的自力更生是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自力更生。不依靠高新科學技術,就不能把國家經濟發展到世界一流水準。


其次,要多方面地綜合地發展經濟。

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經濟是以賺錢為目的的經濟,社會主義自立經濟則是以滿足國家和人民的需要為目的的。因此,自立經濟應當多方面地綜合地發展,以便自行生產、供應為國家富強、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所需要的重工業產品、輕工業產品和農產品。只有建立起這樣的經濟,才能在鞏固的基礎上,穩步地迅速發展經濟。


其次,要用現代技術裝備經濟,大量培養民族技術人材。

當前,在用現代技術裝備經濟方面重要的是,要熟悉新世紀世界發展趨勢,迅速發展高新科技,並以此為基礎,適應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的現實條件,在經濟領域進行技術改造和現代化。

現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智力戰的時代,要發展國家經濟,就需要大批人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大量培養忠於祖國和人民,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的民族技術人才,使他們在自己的崗位盡到自己的責任和作用,那麼經濟建設也隨著加快進行。


最後,要牢固地建立自己的原料和燃料基地。

只有以自己的燃料和原料為基礎發展的經濟,才能在任何經濟波動下毫不動搖地不斷得到發展。要實現經濟自立,有遠見地、穩步地發展經濟,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原料和燃料基地,必須基本上依靠自己的力量來保障對原料和燃料的需要。

為此,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合理地利用國家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一開始就要把工業發展成為依靠本國原料和燃料進行生產的主體的工業。

要致力於發展對外貿易。發展對外貿易不與經濟上的自立相矛盾,反之是鞏固國家的經濟自立性和威力的重要保證,自立的民族經濟絕非是“閉關經濟”,也不排斥對外貿易。


國家之間在經濟技術上互相密切合作,對保障每個國家的經濟自立,加強經濟力量起著重要作用。要想發展同其他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也要不斷擴大和發展對外貿易。

由於主體思想闡明經濟上自立的原則,在經濟領域具備了實現自主性的最正確的指標。

--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11)


對社會歷史運動的新的觀點和立場


主體思想闡明了對社會歷史運動的新的立場和觀點,即自主的立場、創造性的立場和把思想作為根本抓起來的立場。

自主的立場是人民群眾行使革命和建設的主人的權利,盡到主人的責任的立場。

行使革命和建設的主人的權利,意味著人民群眾獨立自主地按照自己的判斷和決心,根據自己的利益去處理革命和建設中的所有問題;盡到革命和建設的主人的責任,意味著人民群眾負責革命和建設中的所有問題,並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決。


革命和建設的主人是人民群眾,因此人民群眾有權利獨立處理革命和建設中的問題。每個國家應該根據本國人民的獨立自主的判斷和決心處理革命和建設中的所有問題。

如果在革命和建設中沒有堅持獨立的原則,被別人壓迫和約束,不能根據自己的決心處理自己的問題,這說明主人的權利被剝奪;如果根據別人的意圖做出不合自己利益的行動,這說明放棄主人的權利。在革命和建設中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但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力量。如果把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或者依靠別人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如同回避主人的責任、放棄主人的立場。

由於革命和建設是人民群眾自己的工作,因此革命和建設中的所有問題應當由人民群眾自己負責以自力更生的原則去解決。


創造性立場,是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量,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解決革命和建設中的所有問題的立場。

革命和建設能不能取得成就,歸根結底,取決於能否把其承擔者 —— 人民群眾的革命熱忱和創造積極性調動起來。依靠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的立場,與通過個人的主觀 和獨斷解決所有問題的個人英雄主義和阻撓革新和前進的保守主義和消極主義毫無聯繫。

革命運動始終在多種多樣的不斷變化的具體現實中進行,因此反對一切公式主義和教條主義、機械般地效仿別人的舊觀點。如果被公式化的觀點和教條主義思考方式所俘虜,就會遏制創造性,不能正確認識不斷變化的多種多樣的現實,不能摸索革命和建設的科學途徑。只有立足于具體現實,創造性地對待一切的立場,才能正確摸索和熟練運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途徑。


在革命和建設中把人的思想作為根本抓起來的立場,是對思想因素賦予決定性意義,並通過提高思想意識的作用解決所有問題的立場。

對思想因素賦予決定性意義,意味著首先重視人的思想,並依靠思想因素創造革命和建設的所有條件;通過提高思想意識的作用解決所有問題,意味著所有問題不是技術業務的、行政性的方法,而是調動人的思想的方法解決一切問題。

革命運動從覺醒人的思想開始,依靠用先進思想武裝的人民群眾的力量取得勝利。要勝利完成革命和建設,應該把重點放在用思想覺醒人民群眾的工作上。當然,革命運動中物質手段等客觀條件起著巨大作用,但創造和利用客觀條件的是人。


在革命運動中客觀條件是否儘早具備,怎樣對革命運動起作用,這都取決於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因此,在革命鬥爭和建設工作中應當對思想因素賦予首要意義,並依靠它積極創造所有條件。


這樣,主體思想闡明了以自主的立場、創造性的立場、把思想作為根本抓起來的立場對待社會歷史運動。

--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10)


社會歷史運動發展的合乎規律


主體思想科學地闡明了社會歷史運動發展的合乎規律。


第一,隨著人民群眾的發展,社會財富也日益增多,社會關係得到改善,社會歷史運動通過這一過程得到發展。

社會歷史運動是由人民群眾做主體開展的運動,因此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人民群眾的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得到提高的過程。

社會在社會的各組成部分的密切聯繫下發展,即社會的主人、社會歷史的主體——人、人民群眾發展,跟著社會財富和社會關係得到發展,這是合乎規律。


首先,隨著人民群眾的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提高,增加社會財富。

當然,人的發展受到社會財富的影響,但不是由社會財富的發展決定人的發展,而是由人的發展決定社會財富的發展。要想創造新的社會財富,就先要有要求它、有能力創造它的人。不管社會財富多麼發展,畢竟都是人創造的,是人的思想和能力、人的智慧和力量的產物。

根據人民群眾的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提高,以及他們的創造活動的擴大和加強,社會的物質財富也增多和發展,也推動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社會的所有精神文化財富的發展。


其次,隨著人民群眾的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社會關係得到改善。


社會關係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社會的發展水準集中體現在社會關係、社會制度的發展水準上。即使人發展、社會財富增多,如果社會制度沒有改變,那麼社會就根本發展不了。

社會關係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鬥爭得到改變,其鬥爭根據他們的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水準來進行。人民群眾的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水準決定他們要求什麼樣的社會關係,怎樣為此進行積極的鬥爭。

人民群眾只有提高自主的思想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要求進步的社會關係、社會制度,並為此實現更積極地進行鬥爭,最終建立和鞏固發展更進步的社會制度。

歸根結底,隨著人民群眾的發展,社會財富也日益增多,社會關係得到改善,社會歷史運動通過這一過程得到發展。



第二,社會歷史運動通過自然改造、社會改造、人的改造得到發展。

自然改造是為人的生存和社會發展創造物資條件的工作;社會改造是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改變社會關係、社會制度的工作;人的改造是把人造就成為更有力量的社會存在的工作,是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領域。

自然改造工作、社會改造工作、人的改造工作是社會發展的基本領域,互相離不開,在密切聯繫下進行;不是社會發展的每個階段同時進行,而是按照一定的歷史順序性進行。


在敵對階級社會裡,實現社會政治自主性的社會改造工作成為當務之急,則在已實現社會政治自主性的社會主義社會裡,自然改造和人的改造工作提到前面來。

社會分裂成敵對階級以來,人類社會的整個歷史,首先就是實現人民群眾在社會政治上的自主性的社會革命的歷史。通過社會革命,人民群眾的命運得到了開拓,社會得到了發展。

這樣,社會歷史運動通過自然改造工作、社會改造工作、人的改造工作得到發展。


第三,社會歷史運動通過縮小社會運動的自然進行的作用範圍,擴大和加強有目的、有意識的作用範圍的過程得到發展。

所有社會規律與自然進行的自然規律不同,只有通過人的活動才能起作用。人的活動情況不同,規律所起的作用有時可能順利,有時可能被遏制或被限制。主體的主動的作用水準越高,社會規律的作用越順利,社會運動的有目的、有意識的作用範圍越擴大。


認識和利用客觀的社會規律的人、人民群眾的主動的活動水準由他們的自主性、創造性、意識性的發展水準和社會制度的進步性所決定。越提高人民群眾的自主性、創造性、意識性的水準,建立先進的社會制度,社會越根據人民群眾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發展下去。

這樣,由於主體主動地作用,縮小社會運動的自然進行的作用範圍,而擴大和加強有目的、有意識的作用範圍,社會歷史運動通過這一過程得到發展。




source :


金正日 : 電影藝術論 Ch3. 性格 和演員 part 2
http://www.naenara.com.kp/ch/book/reading.php?3+12



走って行こう未来へ
http://linus1995.esy.es/ccc/futur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