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 5. August 2016

朗思 : 海外華人 獨立建國史 — 蘭芳共和國- 珍貴文獻下載

朗思 : 海外華人 獨立建國史 — 蘭芳共和國- 珍貴文獻下載

*蘭芳@鋼之鍊金術師:約定之日




朗思製作ii: 海外華人 獨立建國史 — 蘭芳共和國- 珍貴文獻下載

【海外華人獨立建國史 — 蘭芳共和國 珍貴文獻下載】


點解香港人一提「獨立建國」就係大逆不道?點解香港無資格獨立?你又想唔想像到,在18世紀已有華人在東南亞建國,仲要係亞洲首個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的建成,是海外華人的奮鬥史。官方及主流傳媒鮮有提及,坊間著作亦缺乏。


朗思在網上尋找到兩本由香港客家籍歷史學家羅香林所著的珍貴文獻——《羅芳伯所建婆羅洲坤甸蘭芳大總制考》(1941年) 及《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1961年)。


現在與各位歷史同好者,以及追求香港獨立的同道們分享,一同鑑古識今,為香港獨立建國努力!


下載:

羅芳伯所建婆羅洲坤甸蘭芳大總制考 (1941年) ,商務印書局 出版,25MB,PDF格式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SJycBe-_dIUHYyejhMM1NySWM/view?usp=sharing


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 (1961年),香港學社出版,3MB,PDF格式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SJycBe-_dIdF9XX3RMbDhrdVk/view?usp=sharing



- -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1777年—1884年),別稱蘭芳共和國,是海外華人所創立的第一個共和國。1770年,廣東梅縣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部)坤甸成立了「蘭芳公司」,1777年羅芳伯將「公司」改為「共和國」,成為「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建立時,第一任總長是陳蘭伯,第二任總長是羅芳伯,蘭芳大統制名稱,取之於此。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最初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是時不少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由於廣東人擅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酋長的敬重。當時由於不少歐洲人前往當地騷擾,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團練,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鑣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


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所以蘭芳公司當時的老闆羅芳伯就在當地成立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並擔任國家的元首,總攬國家的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

- -


此外,由於羅芳伯得知洋人對大清帝國仍然非常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政府稱臣,並派員前往北京朝貢。不過由於擔心清政府可能不滿,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大統制共和國」。


此舉果然使洋人大為顧忌,從而停止對當地的騷擾。而另一方面,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亦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成為成員部族。在國勢最高峰時,蘭芳共和國的勢力範圍佔有整個婆羅洲島。1795年羅芳伯病故後,由江戍伯繼任其位。


蘭芳大統制共和國以坤甸為首都,並將立國之時,1777年當年定為「蘭芳元年」。國家元首稱「大唐總長」或是「大唐客長」,意思是華人作客海外的首長,且「國之大事皆眾議而行」,以類似於民主選舉和禪讓的形式傳承,前後歷任十二位總長。


後來由於清政府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尼德蘭王國(即荷蘭)開始重新部署佔領行動。1884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其殘餘勢力逃至蘇門答臘。


不過,由於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應,荷蘭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


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尼德蘭王國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地區的佔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歷一百零七年。


============

蘭芳共和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蘭芳共和國


羅香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罗香林


【粵英對照珍藏文獻】
1. 廣東方言讀本 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1841年出版,裨治文(E. C. Bridgman)主編。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館藏。

2. 英華常語合璧 Easy Phrases in the Canto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877年出版, Bruce Donald著。美國三藩市公共圖書館館藏。



source :


朗思製作ii: 海外華人 獨立建國史 — 蘭芳共和國- 珍貴文獻下載
https://www.facebook.com/1509166486040137/photos/a.1509564936000292.1073741833.1509166486040137/1631368293819955/?type=3&theater;



- -


【粵英對照珍藏文獻】

1. 廣東方言讀本 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1841年出版,裨治文(E. C. Bridgman)主編。德國巴伐利亞州立圖書館館藏。


2. 英華常語合璧 Easy Phrases in the Canto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877年出版, Bruce Donald著。美國三藩市公共圖書館館藏。


3. 粤語格言 Cantonese apothegms,1902年出版,Harry Jabez Stevens著。美國加州大學Reese圖書館館藏。

全書下載,PDF格式。


廣東方言讀本 https://goo.gl/c9TybV

英華常語合璧 https://goo.gl/1H2wEx

粤語格言 https://goo.gl/aChxQw

============


顧鈞:美國人出版的第一部漢語教材

《廣東方言讀本》(A 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是美國人出版的第一部漢語教材﹐也是在中國寫作完成的第一本練習廣東方言的實用手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該教材尚無固定的中文譯名﹐日本學者曾使用《廣東語模範文章註釋》﹑


《廣東語句選》 等譯名﹐恐怕還是稱為《廣東方言讀本》比較合適。


  《讀本》 的主編者裨治文(E. C. Bridgman)是美國第一位來華傳教士﹐于1830年初抵達廣州。早在1835年﹐他就有意要編寫一本漢語教材﹐後于1837年開始動手﹐第二年完成。《廣東方言讀本》 于1841年在澳門出版﹐大8開本﹐693頁﹐是美國人有史以來最早的漢語教材。


  為了表彰裨治文的這一大貢獻﹐紐約大學在同年授予他神學博士學位。在裨治文之前﹐最早來華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也因其編寫的《華英字典》被格拉斯哥大學授予神學博士學位﹐時間是1817年。19世紀的傳教士最早往往是憑藉語言學的業績而得到學界承認的。


  裨治文之所以要編寫《讀本》﹐是因為想學廣東方言的外國人日漸增多﹐但自1828年馬禮遜的《廣東省土話字彙》問世以來﹐“一直沒有其他有價值的工具書出版﹐對這一方言的忽視顯然難以適應日益增長的中外交流”(《前言》  )。正如書名所顯示的那樣﹐


《讀本》以簡易語句的形式提供練習﹐每頁分三列﹐分列英文﹑中文及拼音。試舉兩例﹕(1)Please sit down﹔請坐﹔Tsing tso﹔(2)A catkin is the silken flowers of a willow﹔柳絮柳之絲也﹔Lau sui lau chi sz ya。第一例選自第一篇第二章《習言》﹐


第二例則選自第十四篇  第一章 《草木百體》。全書共分17篇﹐分別是﹕(1)習唐話﹔(2)身體﹔(3)親誼﹔(4)人品﹔(5)日用﹔(6)貿易﹔(7)工藝﹔(8)工匠務﹔(9)耕農﹔(10)六藝﹔(11)數學﹔(12)地理志﹔(13)石論﹔(14)草木﹔(15)生物﹔(16)醫學﹔(17)王制。作者的意圖不僅在於幫助讀者學習廣東口語﹐也在於幫助他們獲得有關中國的各類信息﹐將語言的學習和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


  馬禮遜的《廣東省土話字彙》雖然名為“字彙”﹐但最後一部分已經提供了一些句子﹐《讀本》可以說是這一部分的擴大和補充。與前書相比﹐《讀本》  篇目的設置更貼近日常生活﹐例句也更為豐富和精當。《讀本》的出現無疑為外國人學習廣東方言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1829年10月裨治文離開美國前﹐傳教會給了他若干條指示﹐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求他把開始的幾年投入到漢語學習中﹐並說如果發現廣州的學習環境不理想﹐可以考慮到馬六甲的英華書院。裨治文後來沒有去英華書院﹐而是在廣州跟隨馬禮遜學習。本來學習漢語最好是找中國人做老師﹐


但當時清政府的極端文化保守主義政策(教外國人漢語有殺頭之禍)使這一點很難實現。即使能找到個別不怕冒險的老師﹐在師生雙方精神都很緊張的情況下﹐教學效果也一定不會太好。傳教會的指示中擔心廣州的“學習環境不理想”﹐應該就是指此而言。這種不理想的狀況直到1844年才得以改變﹐


中美《望廈條約》中約定﹕“准合眾國官民延請中國各方士民人等教習各方語音﹐並幫辦文墨事件﹐不論所延請者系何等樣人﹐中國地方官民等均不得稍有阻撓﹑陷害等情﹔並准其採買中國各項書籍。”裨治文是《望廈條約》談判時美方的主要翻譯﹐其時他已經來華十多年﹐但據中方人員的看法﹐他的口頭表達能力仍十分有限﹐“以致兩情難以互通﹐甚為吃力”(《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


1844年是馬禮遜去世十周年﹐這位最早的漢語教師晚年的境遇不佳﹐估計去世前幾年能夠用來指導裨治文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多年來裨治文主要是通過馬禮遜編寫的工具書──特別是《華英字典》──來學習漢語﹐口語不佳也就很難求全責備了。經過多年的學習﹐裨治文的漢語閱讀和寫作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1836年他用中文獨立撰寫了介紹美國歷史的《美理哥合省國志略》一書﹐就是明證。


  對於語言學習來說﹐教師固然重要﹐教材也同樣重要。19世紀早期的情況是﹐不僅漢語教師稀少﹐可供用於學習漢語的教材也很有限﹐主要有這幾種﹕小德經(Chr□tien Louis Josephe de Guignes)的《漢法拉丁字典》(1813)﹑馬禮遜的《華英字典》(1815─1823)﹑雷慕沙(Abel R□musat)的《漢文啟蒙》(1822)﹑公神甫(Joachin Alphonse Goncalves)的《漢葡字典》(1833)。


上述皆是歐洲人的著作﹐所以一個美國人如果不懂法文﹑葡萄牙文﹑拉丁文﹐就祗能使用馬禮遜的著作了。通過一種外語學習另外一種外語﹐其困難可以想象。對於美國人來說﹐雖然對歐洲大陸語言並不陌生﹐但通過英漢對照的教材來學習漢語無疑更為方便。


  美國漢學要想趕上歐洲大陸和英國﹐首先要在漢語的掌握上下工夫。鴉片戰爭後﹐美國來華傳教士的人數迅速增加﹐大大超過了英國。截止到1847年﹐來華新教傳教士總共是112人﹐其中英國35人﹐而美國是73人。


這些新來的傳教士和當年的裨治文一樣﹐必須首先學習漢語。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編寫了大量的字典﹑詞典以及各種幫助學習漢語方言的教材。中文教材和工具書的大量出現成為19世紀美國漢學的一大特點﹐而其源頭無疑是裨治文編寫的《讀本》。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對外國人的活動範圍有嚴格的限制﹐這使得傳教工作很難開展﹐裨治文於是決定將工作重心轉向出版。他的想法得到了馬禮遜和當時在廣州的商人們的支持﹐特別是奧立芬(D. W. C. Olyphant)尤為積極﹐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使廣州傳教站得到了所需的印刷設備﹐印刷機于1831年12月運抵廣州﹐鉛字也在數月後到達。


1832年5月﹐裨治文主編的英文刊物《中國叢報》第一期面世﹐此後以每月一期的頻率出版。印刷所在廣州運行了四年之後﹐由於清政府的進一步限制而不得不于1836年初移至澳門﹐直到鴉片戰爭後才于1844年10月先搬至香港﹐後又于 1845年7月再次搬回廣州。在澳門運行的八年當中﹐印刷所的任務除了 《中國叢報》之外﹐主要是刊印了包括《讀本》在內的幾部教材和字典。


  印刷教材和字典首先要解決的是中文活字問題。如果是純粹的中文印刷﹐可以採用中國傳統的雕版或西方新近發明的石印技術﹐但印刷中英文夾雜的作品則以活字印刷最為理想和可行。在搬家到澳門之前﹐廣州印刷所還沒有中文活字。


在需要印刷中文作品的時候﹐祗能請中國刻工幫忙進行雕版印刷。但自1834年英國商務監督律勞卑(W. J. Napier)與中國政府發生摩擦以來﹐這樣的中文印刷方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得不移到新加坡進行。


裨治文介紹美國歷史的  《美理哥合省國志略》  一書的初版就是1838年在新加坡印刷的。澳門印刷所最初的一套中文活字原先屬於東印度公司﹐這套活字是西方人制作的最早的一套中文活字﹐它是應東印度公司的要求于1814年開始製作的﹐目的是為了印刷馬禮遜的《華英字典》﹐


該字典也就成為西人用中文活字刊印的第一部作品。此後馬禮遜還利用這套活字刊印了另外一部字典 《廣東省土話字彙》。1834年東印度公司解體﹑馬禮遜去世後﹐這套活字開始由美國人掌管使用。1842年﹐英國當局將這套活字正式贈予了美方。


  《讀本》  是澳門印刷所刊印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W. H. Medhurst)的《福建土話字典》﹐該字典是繼馬禮遜 《 廣東省土話字彙》 之後的另一部方言字典﹐也是最早的福建方言字典。


1823年﹐麥都思完成編寫後曾送到新加坡﹑馬六甲﹑檳榔嶼等地謀求刊印﹐但均未獲成功。


1829年﹐東印度公司表示同意資助這本字典的出版﹐於是麥都思又作了大量的增補。印刷工作于1831年開始﹐但1834年4月由於東印度公司特許經營權的解除而使這一工作被迫中斷﹐當時已經印完了三分之一。


1835年12月﹐麥都思來到廣州﹑澳門尋求印刷資助﹐得到美國商人奧立芬的幫助﹐全部印刷工作終於在1837年完成。相比而言﹐《讀本》 的編寫 和印刷過程要簡單得多﹐因為都是在澳門一地完成的﹐所以沒有經歷《福建土話字典》那樣的好事多磨。



粵英對照珍藏文獻
https://www.facebook.com/1509166486040137/photos/a.1509564936000292.1073741833.1509166486040137/1620829834873801/?type=3&theater


1828年出版 《廣東省土話字彙》 全書下載
https://www.facebook.com/1509166486040137/photos/a.1509564936000292.1073741833.1509166486040137/1613222505634534/?type=3&theater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