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夢餘錄-清-孫承澤 :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KR3j0161 春明夢餘錄-清-孫承澤
[000-1a]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十
春明夢餘録 雜家類三雜説之屬/
提要
臣/等謹案春明夢餘録七十卷
國朝孫承澤撰承澤有尚書集解已著録是書
首以京師建置形勝城池畿甸次以城防宫
殿壇廟次以官署終以名蹟寺廟石刻巖麓
川渠陵園似乎地志而叙沿革者甚畧分列
[000-1b]
官署似乎職志每門多録明代章疏連篇累
牘又似乎故事體例頗為龎襍且書中標目
悉以明制為主則不當泛及前代既泛及前
代則當元元本本絲牽繩貫使端委粲然不
當挂一漏萬每門寥寥數語或有或無絶不
畫一即如禮部第一子目標曰禮制而首以
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一條次以呉澄三禮考
注一條又次以朱子家禮一條此儒者之著
[000-2a]
述非朝廷之典章不當繫于禮部又周與宋
之舊文非明代之新制尤不當繫于明之禮
部是何義也太醫院自叙官一條外皆雜録
古人醫書序文及諸脈論以足一卷此無論
不能徧載即徧載之何預明太醫院然則翰
院門將備録歴代制誥詩賦耶又承澤沿門
户餘波持論皆存偏黨如萬厯以後厯法差
舛衆論交爭至崇禎中西法中法喧呶彌甚
[000-2b]
此沿革之大者乃欽天監門于鄭世子載堉
諸說今見于明史者悉刪不録于徐光啓等
改法之事亦僅存其畧且謂舊法不過時刻
之差不害于事又謂新法將來亦必差殊有
意抑揚不為平允葢其時論者多攻大統厯
而大統厯曽經許衡叅修承澤以講學家宗
派所繫故為之左&KR0221;其反覆以衡為詞宗㫖
了然可覩也又周延儒招權納賄賜死非枉
[000-3a]
承澤乃于内閣門中録其直房記一篇以為
羙談復于刑部門中以閣臣公救延儒揭列
之慎刑條下益乖是非之公矣其好惡性情
往往如是葢不足盡據為典要然于明代舊
聞採摭頗悉一朝掌故實多頼是書以存且
多取自實録邸報與稗官野史據傳聞而著
書者究為不同故考勝國之軼事者多取資
于是編焉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000-3b]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 -
東海館藏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板本述略
流通組 謝鶯興
一、前言
《春明夢餘錄》七十卷,清.孫承澤(1592~1676)撰。孫承澤,字耳伯,號北海,又號退谷,晚退翁,順天大興人。明崇禎四年(1631)進士,歷任陳留縣知縣、祥符縣知縣,官至刑科都給事中。南明福王時,曾降附流賊李成成,受防御使職。入清,授吏科都給事中,歷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1]
《春明夢餘錄》雖為《四庫全書》著錄,但在有清一代的藏書家書目的著錄卻較為少見。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春明夢餘錄七十卷古香齋袖珍本」條載:
國朝孫承澤撰承澤仕履見書類。《四庫全書》著錄在雜家類雜說,是編乃其在康熙時追錄前明京師中輿地之事,故曰『春明夢餘』。
雖分目八十,不越乎十四門而已。自卷一至卷二十二為建置、形勝、城池、畿甸、城防、宮闕計十一目、壇廟計二十七目七門;自卷六十四至卷末為名蹟、寺廟、石刻、巖麓、川渠、陵園六門,皆官署一門計三十一目,雖為地志所當具,而頗汎及前代故事,幷明人章疏甄錄尤多,此則非專為輿地而設矣。然其所紀載頗屬繁富,故為 朱竹垞 《日下舊聞》之濫觴。
則亦攷輿地者所不得而遺之也。以其叢雜不倫,姑附之雜記中,較之劉同人等《帝京景物略》實遠出其上矣,特其意旨所向在官署一門,其餘皆如以備數,在地志中未免叢雜不倫。前後俱無序跋,或有之而佚之歟?[2]
概述《春明夢餘錄》收錄的內容門類,再評其「雖為地志所當具,而頗汎及前代故事,幷明人章疏甄錄尤多,此則非專為輿地而設」,並「以其叢雜不倫,姑附之雜記中」,亦點出「其所紀載頗屬繁富,故為朱竹垞《日下舊聞》之濫觴」,認為「較之劉同人等《帝京景物略》實遠出其上」。
清.丁日昌《持靜齋書目 》 「 《春明夢餘錄》 七十卷」條,題「國朝孫承澤撰」,雙行小字載:「舊鈔本甚精善,又一部亦抄本,與前本幾異十之二三,似係當時稿本」[3]。亦即其所見皆為鈔本,其中一本「與前本幾異十之二三」,惜未標明各卷之門類細目,無法得知其詳情。
查《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收錄有三本,1.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七十卷,清孫承澤撰,清乾隆內府刻古香齋鑒賞袖珍叢書本,二十四冊,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雙邊,無直格」。2.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七十卷,清孫承澤撰,清乾隆內府刻古香齋鑒賞袖珍叢書本,四十二冊」。
3.題「春明夢餘錄七十卷,清孫承澤撰,清抄本,宋賓至校並跋,二十冊,十一行二十字,無格」。[4]即兩本是「古香齋鑒賞袖珍」本,一本是「抄本」,「古香齋鑒賞袖珍」本為「九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雙邊,無直格」;「抄本」為「十一行二十字,無格」。經查東海「館藏目錄」,發現《春明夢餘錄》竟然有八本之多,筆者興起比對其板式行款及各卷門類細目的想法,茲將所見敘述於下。
- -
二、館藏《春明夢餘錄》板本概述
(一)《春明夢餘錄》,孫承澤,《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68至869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圖書總館/四樓特藏室,R/082.1/2767/ v.868-869 初版
附:<春明夢餘錄提要>、<春明夢餘錄目錄>。
藏印:「文淵閣寶」、「乾隆御覽之寶」方型墨印。
板式:雙欄,單魚尾。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因係縮印兩葉拼成一頁,故無法確知其尺寸大小)。板心上方題「欽定四庫全書」,魚尾下題「春明夢餘錄卷○」及葉碼。
各卷之首行題「欽定四庫全書」,次行題「春明夢餘錄卷○」,三行題「吏部左侍郎孫承澤撰」,卷末題「春明夢餘錄卷○」。
<提要>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一至五」,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謄錄舉人臣張仲芳」。卷六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六」,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謄錄監生臣段文新」。
卷七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七至十」,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謄錄貢生臣王鍔」。卷十一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十一至十三」,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張曾誼」。
卷十四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十四至十六」,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馬和龍」。卷十七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十七至十八」,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孔繼峯」。卷十九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十九至二十一」,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吳之承」。
卷二十二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二十二至二十三」,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李椿」。卷二十四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二十四」,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李橒」。
卷二十五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二十五」,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苗序
洙」。卷二十六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二十六至三十一」,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任兆炯」。卷三十二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三十二至三十三」,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馬步蟾」。卷三十四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三十四」,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顧重光」。卷三十五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三十五」,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鍾廷瑛」。
卷三十六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三十六」,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張曾誼」。卷三十七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三十七至三十八」,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孔繼峯」。
卷三十九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三十九」,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苗序洙」。卷四十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十至四十一」,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李椿」。
卷四十二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十二」,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李橒」。卷四十三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十三至四十四」,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
」、「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吳紹昆」。卷四十五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五」,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任兆尚」。卷四十六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十六至四十七」,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馬步蟾」。
卷四十八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十八」,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顧重光」。
卷四十九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四十九至五十二」,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鍾廷瑛」。卷五十三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五十三至五十四」,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卷五十五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五十五至五十六」,左半葉依序題「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舉人臣徐秉文」。
卷五十七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五十七」,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卷五十八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五十八」,左半葉依序題「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監生臣王元弼」。卷五十九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五十九至六十四」,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監生臣張恒」。卷六十五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六十五至六十六」,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貢生臣許第」。卷六十七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六十七至六十
八」,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監生臣周培」、「謄錄監生臣劉廷樞」。卷六十九扉葉之右半葉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目錄卷六十九至七十」,左半葉依序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汪錫魁」、「謄錄貢生臣徐廷瑛」。
按:1. <提要>有37行,遠多於「文津閣」本的11行,云:「臣等謹案,《春明夢餘錄》七十卷,國朝孫承澤撰。承澤有《尚書集解》己著錄。是書首以京師建置、形勝、城池、畿甸,次以城防、官殿、壇廟,次以官署,終以名蹟、寺廟、石刻、巖麓、川渠、陵園。似乎地志而敘沿革者甚略;分列官署,似乎職志,每門多錄明代章疏,連篇累牘;又似乎故事,體例頗為龎襍。且書中標目悉以明制為主,則不當泛及前代;既泛及前代,則當元元本本絲牽繩貫,使端委粲然,不當挂一漏萬,每門寥寥數言,或有或無,絕不畫一。
即如 『 禮部』,第一子目標曰禮制,而首以朱子《儀禮經傳通解》一條,次以吳澄《三禮考注》一條,又次以朱子 《家禮》一條,此儒者之著述,非朝廷之典章,不當繫于禮部。又周與宋之舊文,非明代之新制,尤不當繫于明之『禮部』,是何義也。
『太醫院』自敘官一條外,皆雜錄古人醫書序文及諸脈論以足一卷,此無論不能徧載,即徧載之,何預明太醫院。然則『翰院』門將備錄歷代制誥詩賦耶?又承澤沿門戶餘波,持論皆存偏黨,如萬歷以後歷法差舛,眾論交爭,至崇禎中西法中法喧呶彌甚,此沿革之大者。
乃「欽天監」門于鄭世子載堉諸說,今見于《明史》者,悉刪不錄,于徐光啟等改法之事亦僅存其略,且謂舊法不過時刻之差,不害于事,又謂新法將來亦必差殊,有意抑揚不為平允,蓋其時論者多攻大統歷,而大統歷曾經許衡參修,承澤以講學家宗派所繫,故為之左袒,其反覆以衡為詞宗旨了然可覩也。
又周延儒招權納賄,賜死非枉,承澤乃于 『內閣』 門中錄其<直房記>一篇以為美談,復于『刑部』門中以閣臣公救延儒揭列之慎刑條下,益乖是非之公矣。其好惡性情往往如是,蓋不足盡據為典要。然于明代舊聞,採摭頗悉,一朝掌故實多賴是書以存,且多取自實錄、邸報,與稗官野史據傳聞而著書者究為不同,故考勝國之軼事者多取資于是編焉。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2.卷四十二葉十二之板心題「卷四十一」,右欄外題「原書卷次訛誤」,讀其上下文句,並無訛誤;核對「古香齋袖珍」本及「文津閣」本,內文並無不同;當為館臣抄錄之疏失所造成,商務印書館於排版時發現該葉的卷次有異,但未細審上下文句,故題「原書卷次訛誤」等字,反造成失誤。
3.<目錄>各卷收錄的標題與內文,請見「板本間的差異.對照表」。
- -
(二)《春明夢餘錄》七十卷十一冊,孫承澤,《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圖書總館/中文參考區,R/082.1/0017-5/v.224-234
附: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紀昀等<春明夢餘錄提要>
藏印:「文淵閣寶」方型硃印、「乾隆御覽之寶」方型墨印。
板式:雙欄,單魚尾。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板框9.5×13.9公分(據影印之大小量得)。板心上方題「欽定四庫全書」,魚尾下題「春明夢餘錄卷○」及葉碼。
各卷之首行題「欽定四庫全書」,次行題「春明夢餘錄卷○」,三行題「吏部左侍郎孫承澤撰」,卷末題「春明夢餘錄卷○」。
<提要>、卷六至卷七、卷十一、卷十四、卷十七、卷十九、二十二、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卷三十四至卷三十七、卷三十九至卷四十、卷四十二至卷四十三、卷四十五至卷四十六、卷四十八至卷四十九、卷五十三、卷五十五(僅見「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僅見「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卷五十九、卷六十五、卷六十七至卷六十八等卷之扉葉題「詳校官檢討臣劉錫五」、「員外郎臣牛稔文覆勘」。
卷五之末葉題「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謄錄舉人臣張仲芳」,卷六之末葉題「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謄錄舉人臣段文新」,卷十之末葉題「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謄錄貢生臣王鍔」,卷十三、卷三十六之末葉題「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張曾誼」,卷十六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馬和龍」,卷十八、卷三十八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孔繼峯」,卷二十一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吳之承」,
卷二十三、卷四十一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李椿」,卷二十四、卷四十二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李橒」,卷二十五、卷三十九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苗序洙」,卷三十一、卷四十五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任兆炯」,卷三十三、卷四十七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馬步蟾」,
卷三十四、卷四十八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監生臣顧重光」,卷三十五、卷五十二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舉人臣鍾廷瑛」,卷四十四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胡予襄」、「謄錄貢生臣吳紹昆」,卷五十四、卷五十七末葉空白,卷五十六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舉人臣徐秉文」,卷五十八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監生臣王元弼」,卷六十四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監生臣張恒」,卷六十六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貢生臣許第」,卷六十八之
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蔡鎮」、「校對官中書臣汪日章」、「謄錄監生臣周培」、「謄錄監生臣劉廷樞」,卷七十之末葉「覆校官中書臣孫梅」、「校對官助教臣汪錫魁」、「謄錄貢生臣徐廷瑛」。
按:1.「四庫全書珍本」係據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四庫全書」縮印,只是與1983年所採用的兩葉縮印成一頁的方式不同而已,故其內容完全相同,錯誤亦同,如卷四十二葉十二之板心題「卷四十一」,右欄外題「原書卷次訛誤」,讀其上下文句,並無訛誤,當為館臣抄錄之疏失所造成,商務印書館於排版時發現之葉卷次之異,但未細審上下文句,故題「原書卷次訛誤」等字,反造成失誤。
- -
(三)《春明夢餘錄》,孫承澤,《文津淵閣四庫全書》第287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1版,圖書總館/四樓特藏室,MA082.1/0037/v.287
附:紀昀等撰<春明夢餘錄提要>。
藏印:模糊難辨。
板式:雙欄,單魚尾。上、中、下三欄,每頁32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行十九字(因係縮印後剪去板心後的重新拼版,以文淵閣四庫全書的半葉八行算,每頁每欄應是由兩葉三十二行拼成,故無法確知其尺寸大小及原始板式)。書口之板心上方題「文津閣四庫全書」,魚尾下題「子部 雜家類 春明夢餘錄 卷○」,書口之板心下方題「第○○○頁」。
各卷首行題「欽定四庫全書」,次行題「春明夢餘錄卷○」,三行題「吏部左侍郎孫承澤撰」,四行為各卷之標題,卷末題「春明夢餘錄卷○」。
扉葉上半葉依序題「欽定四庫全書」、「子部」、「春明夢餘錄」,後半葉依序題「詳校官編修臣程嘉謨」、「臣紀昀覆勘」、「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馬猶龍」、「謄錄監生臣李昇」。卷六、卷八、卷十一等末葉題「詳校官編修臣程嘉謨」、「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丁堂」。卷十五末葉題「詳校官編修臣程嘉謨」、「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蔡培基」。卷十八末葉題「詳校官編修臣程嘉謨」、「臣紀昀覆勘」、「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劉偉勳」。
卷二十三末葉題「詳校官編修臣程嘉謨」、「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蔡校年」。
卷二十五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胡起鳳」。
卷二十九末葉題「詳校官編修臣程嘉謨」、「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胡起鳳」。
卷三十三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臣紀昀覆勘」、「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郭壽英」。
卷三十四、卷三十五等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吳人麟」。
卷三十六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李芬」。卷三十八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瞿槐」、「謄錄監生臣瞿一鑄」。卷三十九下、卷四十四、卷四十六下、卷四十八等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裴謙」、「謄錄監生臣王樞」。卷四十二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中書臣李銓」、「謄錄監生臣王鳳翽」。卷四十五下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臣紀昀覆勘」、「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裴謙」、「謄錄監生臣王樞」。
卷五十三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吳省蘭」、「謄錄監生臣傅翰邦」。卷五十六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臣紀昀覆勘」、「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吳省蘭」、「謄錄監生臣張顧實」。卷五十八末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吳省蘭」、「謄錄監生臣喻齡懋」。卷六十六、卷六十八、卷七十等末
葉題「詳校官內閣中書臣孫溶」、「總校官舉人臣章維桓」、「校對官編修臣瞿槐」、「謄錄監生臣瞿永機」。
按:1.卷四十四「論令」第九行末題「缺」,與「論誥」之間留十八行的空白行,查「文淵閣」本及「古香齋」本,所缺為:「寓於其中方草創之初未暇詳其曲折故明示以其意之所在令是也平定之後既已借其制度故詳載其法之所存律是也伏讀太祖訓誥之辭有曰子孫做皇帝時止守律與大誥而不及令而諸司職掌於刑部都官科下具載死罪止載律與大誥中所條者可見也是誥與律及朝廷所當世守法司所當遵行者也事有律不而具於令者據其文而援以為證用以請之於上可也此又明法者之所當知」及
「洪武五年十二月禮部尚書陶凱等奏言古者國有典法定者為令有違於令者則加以律故令與律相為表裏漢有令甲令乙後世守法之人有曰法者高之法也今律已行而令未備宜及時定令使有所遵守又考漢唐宋皆有典要宋會要逐日記載時政分門別類以憑稽者今起居注記言記事藏之金匱是為實錄凡各衙門欽錄及奏事簿記載時政可以立法垂之後世者宜依倣會要編類成書使後之議事者有所考焉上從之次年遂命纂日歷復纂呈明寶訓惟大明令未見復修所行乃洪武元年修者」。
2.是書<提要>僅有11行,與「文淵閣」本<提要>37行的差距頗大,其內容如下:「臣等謹案,《春明夢餘錄》七十卷,侍郎臣孫承澤著。記有明一代都城掌故,首以建置、形勝,次及城郊、宮殿、壇、廟、公署,而終之以名蹟、寺觀之屬,因地以紀人,因人以徵事。其於天崇間建言諸臣章疏召對尤語焉而詳。
昔宋敏求有《春明退朝錄》,孟元老有《東京夢華錄》,承澤蓋兼倣其體,而所紀差為有關文獻是其長也。
乾隆四年(1739)上命開雕為袖珍本,題曰『古香齋鑒賞』,亦極儒臣之榮遇矣。乾隆四十九年四月恭校上」。
3.「文津閣四庫全書」無<目錄>,但內文的各卷皆有標題,請見「板本間的差異.對照表」。
- -
(四)《春明夢餘錄》七十卷二十四冊,(清)孫承澤撰,清光緒九年(1883)古香齋袖珍本,C11.4/(q1)1213 c.1
附:<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目錄>。
藏印:「□□望德」、「臣金城」方型硃印、「又明收藏寶石書庫」長型硃印。
板式:雙欄,單魚尾。無界欄,半葉九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行二十字。板框8.1×10.1公分。板心上方題「古香齋春明夢餘錄」,魚尾下題「卷○」及葉碼。
各卷之首行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卷之○」,次行題「北平孫承澤著」,卷末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卷之○」。
扉葉上半題「古香齋本春明夢餘錄」,後半牌記題「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
按:1.是書與另一本無任何牌記序跋的舊題「清光緒九年(1883)古香齋袖珍本」之板式行款,乍看之下完全相同,仔細量其板框大小,兩者略有差異,同為卷一葉下半葉第七行之「爾雅」二字,兩書的筆劃亦不同,當為兩種板本,惟此書有牌記題「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孰先孰後,目前尚無其它佐證資料,姑記之俟考。
2.「文津閣四庫全書」<春明夢餘錄提要>云:「乾隆四年(1739),上命開雕為袖珍本,題曰『古香齋鑒賞』,亦極儒臣之榮遇矣。」
知牌記題「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之「古香齋鑒賞袖珍」本,板心題「古香齋」的「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應是據乾隆四年(1739)開雕的袖珍本為底本的重雕本。
3.<目錄>各卷收錄的標題與內文中各卷收錄的子目,請見「板本間的差異.對照表」。如下:
- -
(五)《春明夢餘錄》七十卷二十四冊,(清)孫承澤撰,清光緒九年(1883)古香齋袖珍本,C11.4/(q1)1213
附:<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目錄>。
藏印:「□□望德」、「臣金城」方型硃印、「又明收藏寶石書庫」長型硃印。
板式:雙欄,單魚尾。無界欄,半葉九行,行二十二字。板框8.0×10.4公分。板心上方題「古香齋春明夢餘錄」,魚尾下題「卷○」及葉碼。
各卷之首行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日明夢餘錄卷之○」,次行題「北平孫承澤著」,卷末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日明夢餘錄卷之○」。
按:1.卷四十四葉四十七「事係冤抑情可矜疑」至「以稱朕好生欽恤至意」等五行八十七字為藏者墨筆抄錄補上。
2.是書無任何牌記或序跋,舊錄「清光緒九年(1883)古香齋袖珍本」,不知其據為何,記之俟考。
- -
(六)《春明夢餘錄》七十卷二冊,(清)孫承澤撰,《筆記小說大觀》第6輯,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5年6月,857.1/0275-03/v.9~v.10
附:<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目錄>。
藏印:「河南武安白尚忠藏書」長型藍印、「白尚忠」方型硃印。
板式:雙欄,單尾。無界欄。半葉九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行二十二字(因係縮印,無法確知其尺寸大小)。板心上方題「古香齋春明夢餘錄」,魚尾下題「卷○」及葉碼。
各卷首行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卷之○」,次行題「北平孫承澤著」,卷末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卷之○」。
按:1.各卷收錄:卷一建置,卷二形勝,卷三城池,卷四畿甸,卷五城坊,卷六宮闕、宮官、內官監,卷七正殿,卷八殿門,卷九文華殿,卷十文華傍室,卷十一武英殿、仁智殿,卷十二文淵閣,卷十三皇史宬,卷十四天壇、祈穀壇、神樂觀、犧牲所,
卷十五山川壇、神祇壇、太歲壇、先農壇、旗纛廟,卷十六地壇、朝日壇、夕月壇,卷十七太廟,卷十八奉先殿、景神殿、玉芝宮崇先殿,
卷十九社稷壇、先蠶壇、高禖臺、西海神祠,卷二十帝王廟,卷二十一文廟,
卷二十二三皇廟、都城隍廟、漢壽亭侯廟、宋丞相文信國祠、于少保忠肅祠,卷二十三內閣一,卷二十四內閣二,卷二十五六科,卷二十六尚寶司,
卷二十七光祿寺,卷二十八中書科,卷二十九宗人府,卷三十五軍都督府,卷三十一戎政府,卷三十二翰林院,卷三十三詹事府,卷三十四吏部,卷三十五戶部一,
卷三十六戶部二,卷三十七戶部三倉塲,卷三十八戶部四寶泉局,卷三十九禮部一,卷四十禮部二,卷四十一禮部三貢院,卷四十二兵部一,卷四十三兵部二,卷四十四刑部一,
卷四十五刑部二,卷四十六工部一,卷四十七工部二寶源局,卷四十八都察院,卷四十九通政司,卷五十大理寺,卷五十一太常寺,卷五十二四譯館,卷五十三太僕寺,
卷五十四國子監,卷五十五府學,卷五十六首善書院,卷五十七太醫院,卷五十八欽天監一,卷五十九欽天監二觀象臺,卷六十鴻臚寺,卷六十一行人司,卷六十二上林苑,
卷六十三錦衣衛,卷六十四名蹟一,卷六十五名蹟二,卷六十六寺廟,卷六十七石刻,卷六十八巖麓,卷六十九川渠,卷七十陵園。
2.是書與館藏之無任何牌記序跋的舊題「清光緒九年(1883)古香齋袖珍本」之板式行款,完全相同,惟其縮印致板框尺寸大小不同,卷一葉下半葉第七行之「爾雅」二字之筆劃亦相同,與館藏有牌記題「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之筆劃不同,當為兩種板本。
- -
(七)《春明夢餘錄》,(清)孫承澤,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10月,中文系圖,857.1/1213
附:<出版說明>、<春明夢餘錄總目>、<影印春明夢餘錄序>、<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目錄>、<明內廷規制考>。
藏印:無。
板式:雙欄,單魚尾。無界欄,半葉九行,行二十二字 (因係縮印兩葉拼成一頁,故無法確知其尺寸大小)。板心上方題「古香齋春明夢餘錄」,魚尾下題「卷○」及葉碼。
各卷之首行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日明夢餘錄卷之○」,次行題「北平孫承澤著」,卷末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日明夢餘錄卷之○」。
扉葉上半題「古香齋本春明夢餘錄」,後半牌記題「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
按:1.是書與館藏「清光緒九年(1883) 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之板式行款完全相同,卷一葉下半葉第七行之「爾雅」二字之筆劃亦同,惟因縮印致板框大小有別。
- -
(八)《春明夢餘錄》,孫承澤撰,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9月,中文系圖,MA/573.16/1213/1990/v.1~v.2第1版
附:<古香齋鑒賞袖珍春明夢餘錄目錄>。
藏印:無。
板式:雙欄,單魚尾。無界欄,半葉九行,行二十二字(因係縮印兩葉拼成一頁,故無法確知其尺寸大小)。板心上方題「古香齋春明夢餘錄」,魚尾下題「卷○」及葉碼。
各卷之首行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日明夢餘錄卷之○」,次行題「北平孫承澤著」,卷末題「古香齋鑒賞袖珍日明夢餘錄卷之○」。
按:1.是書與館藏之無任何牌記序跋的舊題「清光緒九年(1883)古香齋袖珍本」之板式行款,完全相同,惟其縮印致板框尺寸大小不同,卷一葉下半葉第七行之「爾雅」二字之筆劃亦相同,與館藏有牌記題「光緒九年(1883)孟春刻成版藏廣州惜分陰館」之筆劃不同,當為兩種板本。
- -
三、各板本間的異同
東海館藏《春明夢餘錄》雖有八本,但歸納比對之後,僅得三種板本,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及「古香齋袖珍」本。其中「文淵閣」本<四庫全書總目>「春明夢餘錄」條下題:「內府刊本」[5],即據內府刊本抄錄。「文津閣」本未標明據何本抄錄。
而「古香齋袖珍」本,據乾隆四十九年<春明夢餘錄提要>(「文津閣」本)所載:「乾隆四年(1739)上命開雕為袖珍本,題曰『古香齋鑒賞』,亦極儒臣之榮遇矣」,應以乾隆四年(1739)開雕的「古香齋鑒賞」為底重雕者,所謂的「內府刊本」亦即是乾隆四年(1739)開雕的「古香齋鑒賞」,因此三種板本的內容差異理應不大,茲詳細比對三書的<目錄>及各卷收錄的標題,以明其間的差異。
. . .
- -
經由上列的對照,明顯看出各本間的差異,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就<提要>來看,「古香齋袖珍」本無<提要>,「文淵閣」本的<提要>撰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文津閣」本則題「乾隆四十九年(1784)」,除了對《春明夢餘錄》內容的簡介:「首以京師建置、形勝、城池、畿甸,次以城防、官殿、壇廟,次以官署,終以名蹟、寺廟、石刻、巖麓、川渠、陵園」,差異不大外,「文淵閣」本概述孫承澤的著作,以及該書的缺點是「體例頗為龎襍」、「沿門戶餘波,持論皆存偏黨」、「其好惡性情往往如是,蓋不足盡據為典要」,其優點則是「于明代舊聞,採摭頗悉,一朝掌故實多賴是書以存,且多取自實錄、邸報,與稗官野史據傳聞而著書者究為不同,故考勝國之軼事者多取資于是編」;「文津閣」本則僅稱讚其「因地以紀人,因人以徵事。其於天崇間建言諸臣章疏召對尤語焉而詳。
昔宋敏求有《春明退朝錄》,孟元老有《東京夢華錄》,承澤蓋兼倣其體,而所紀差為有關文獻是其長也」。
(二)就<目錄>來看,「文津閣」本則無<目錄>,此外,「文淵閣」本與「古香齋袖珍」本皆有<目錄>,二書的<目錄>著錄完全相同,詳細核對二書各卷內文的標題,也完全一樣,只是<目錄>所載,未一一地列出各卷內文收錄的標題,如:1.<目錄>卷6載宮闕、宮官、宮官三子目,內文則有宮闕、附載宮殿額名考、宮官、內官監承運等庫局附、後市附、登聞鼓院附等六子目。2.<目錄>卷14載天壇、祈縠壇、神樂觀、犧牲所四子目,內文則有天壇、祈穀壇、齋宮附、神樂觀、犧牲所等五子目。3.<目錄>卷15載山川壇、神祇壇、太歲壇、先農壇、旗纛廟五子目,山川壇、神祇壇、地祇壇、太歲壇、先農壇、旗纛廟等六子目。
4.<目錄>卷55載府學一子目,內文則有府學、武學附等二子目。5.<目錄>卷56載首善書院一子目,內文則有首善書院、衍聖公府附等二子目。6.<目錄>卷62載「上林苑」,內文標題則作「上林苑監」。7.「古香齋袖珍」本之卷5<目錄>題「城坊」,內文的標題亦是「城坊」,但「文淵閣」本的<目錄>卻作「城『防』」,而其內文標題仍作「城坊」,「文津閣」本也作「城坊」,可知「文淵閣」本的異字原係筆誤。
(三)就卷數而言,「文淵閣」本、「文津閣」本與「古香齋袖珍」本皆為70卷本,但「文津閣」本卻將卷39、卷40、卷45、卷46等四卷各拆為上、下兩卷,總卷數看似仍為70卷,實際上應算是74卷。
(四)就內文的殘缺而言,1.「文淵閣」本的卷四十二之葉十二板心題「卷四十一」,右欄外題「原書卷次訛誤」,讀其上下文句,並無訛誤,經核對「古香齋袖珍」本及「文津閣」本之後,該段之內文並無差異,此種狀況當是館臣抄錄之疏失所造成,商務印書館於排版時發現該葉所題的卷次有異,但未細審上下文句,也未核對其它板本,逕題「原書卷次訛誤」等字,反造成失誤。
2.「文津閣」本之卷四十四(頁764~765)「論令」第九行末題「缺」,與「論誥」之間留十八行的空白,查「文淵閣」本及「古香齋」本,所缺為:「寓於其中,方草創之初未暇詳其曲折,故明示以其意之所在,令是也。平定之後,既已借其制度,故詳載其法之所存,律是也。
伏讀太祖訓誥之辭,有曰:子孫做皇帝時止守律與大誥而不及令,而諸司職掌,於刑部都官科下具載死罪,止載律與大誥中所條者可見也,是誥與律及朝廷所當世守,法司所當遵行者也。事有律不而具於令者,據其文而援以為證,用以請之於上可也,此又明法者之所當知。」及「洪武五年十二月禮部尚書陶凱等奏言,古者國有典法定者為令,有違於令者則加以律,故令與律相為表裏,漢有令甲令乙,後世守法之人有曰法者高之法也,今律已行而令未備,宜及時定令使有所遵守。
又考漢唐宋皆有典要,宋會要逐日記載時政,分門別類以憑稽者;今起居注記言記事藏之金匱,是為實錄,凡各衙門欽錄及奏事簿記載時政,可以立法,垂之後世者,宜依倣會要編類成書,使後之議事者有所考焉。上從之,次年遂命纂日歷復纂呈明寶訓,惟大明令未見,復修所行,乃洪武元年修者」。
- -
四、結語
館藏《春明夢餘錄》雖有八本之多,歸納其板本卻僅有「古香齋袖珍」本 及「四庫全書」本兩種,比對館藏的「古香齋袖珍」本,發現是有二種不同時期的刊刻本,基本上僅是筆畫上的差異而已;
館藏「四庫全書」本亦有「文淵閣」本 與「文津閣」本兩種,其中「文津閣」本的卷四十四缺十八行,「文淵閣」本卷四十二的葉十二純板心卷次的手誤而已;比對此三種板本的內容之後,基本上是出自於同一來源,亦即是「文津閣」本<春明夢餘錄提要>所說的:「乾隆四年(1739),上命開雕為袖珍本,題曰『古香齋鑒賞』。」
經檢索國家圖書館的「台灣地區善本古籍聯合目錄」,知:1.國家圖書館藏有「清康熙間鈔本」二十四冊,為「9行,行18字」。2.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有「清光緒7年內府本重刻本」二十四冊,「框10×8公分」,題「古香齋春明夢餘錄」。
3.台大圖書館藏有「光緒八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養卷堂校刊本」二十四冊、「光緒九年(1883)惜分陰館刊本」二十四冊。
4.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三十二冊、「清乾隆間四庫全書薈要本」三十六冊、「清乾隆間武英殿刊古香齋袖珍本」。5.政治大學藏「光緒年間左(疑為『古』之誤寫)香齋袖珍刻本」。
此數種板本除「清康熙間鈔本」註「9行,行18字」外,其餘皆未標示板式行款及各卷門類、子目,無法得知其間的差異,以「文淵閣」本與「文津閣」本而言,前者於乾隆四十二年抄錄,後者於乾隆四十九年抄錄,時間與抄校者不同,「文津閣」本就留下十八行的空白,相信「薈要本」若與此二閣之抄本相校,應也會有差異的;
而同為光緒年間刊本,有「光緒7年內府本重刻本」的「古香齋春明夢餘錄」,有「光緒八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養卷堂校刊本」,有「光緒九年(1883)惜分陰館刊本」,有「光緒年間左(疑為『古』之誤寫)香齋袖珍刻本」的不同。
再利用國家圖書館的「中文古籍書目資料庫」檢索,得知另有:1.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清刊巾箱本」「古香齋鑑賞袖珍春明夢餘錄」、1965年香港龍書店「用古香齋袖珍本景印」本、199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的王劍
英點校本。2.首爾大學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藏「木版本」。這些板本也都沒有標明各本的板式行款與各卷門類、子目,北京古籍出版社的點校本東海沒有典藏,也不知該書所據的底本,殊也可惜。
如果得見上述所知幾種板本,或能知「清康熙間鈔本」與「乾隆四年(1739)古香齋袖珍本」的差異,以及署名「光緒7年內府本重刻本」、「光緒八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養卷堂校刊本」、「光緒九年(1883)惜分陰館刊本」、及沒有牌記的「古香齋袖珍本」是否全出自「乾隆四年(1739)古香齋袖珍本」,四本之間的差異為何。
- -
*
[1] 孫承澤事蹟見諸於《清代傳記叢刊》,本文節略陳惠美<東海大學館藏「畿輔人物志」板本述略--兼論清人對違礙書籍的處理>頁29~30所述,《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53期,2006年2月。
[2] 見卷57「子部六.雜家類六.雜說之屬下」葉十四頁28。國家圖書館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1刷。
[3] 見卷三「子部.雜家類」葉57,見《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匯刊.近代卷》第3冊,頁113(據清同治九年豐順丁日昌刻民國印本影印),林夕主編,孫學雷、姜尋副主編,煮雨山房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第1版1刷。
[4] 見「史部.地理類」頁766,北京.北京圖書館,1987年。
[5] 見子部.雜家類六,總3-650,《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source :
春明夢餘錄-清-孫承澤
http://www.kanripo.org/text/KR3j0161/
東海館藏 孫承澤 《春明夢餘錄》 板本述略
http://www.lib.thu.edu.tw/newsletter/84-200809/PG06.htm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