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itag, 6. Februar 2015

戴震 : 孟子字義疏證 -- 天道四條

戴震 : 孟子字義疏證 -- 天道四條


1 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行亦道之通稱。詩載馳:「女子善懷,亦各有行。」毛傳云:「行,道也。」竹竿﹕「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鄭箋云:「行,道也。」


舉陰陽則賅五行,陰陽各具五行也;舉五行即賅陰陽,五行各有陰陽也。大戴禮記曰:「分於道謂之命,形於一謂之性。」


言分於陰陽五行以有人物,而人物各限於所分以成其性。陰陽五行,道之實體也;血氣心知,性之實體也。


有實體,故可分;惟分也,故不齊。古人言性惟本於天道如是。



- -

2 問: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程子云:「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元來止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識之。」


後儒言道,多得之此。朱子云:「陰陽,氣也,形而下者也;所以一陰一陽者,理也,形而上者也;道即理之謂也。」


朱子此言,以道之稱惟理足以當之。今但曰「氣化流行,生生不息」,乃程、朱所目為形而下者;其說據易之言以為言,是以學者信之。然則易之解可得聞歟?



3 曰:氣化之於品物,則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謂,非氣化之謂。易又有之:「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直舉陰暢,不聞辨別所以陰陽而始可當道之稱,豈聖人立言皆辭不備哉?一陰一陽,流行不已,夫是之謂道而已。


古人言辭,「之謂」「謂之」有異:凡曰「之謂」,以上所稱解下,如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為性、道、教言之,


若曰性也者天命之謂也,道也者率性之謂也,教也者修道之謂也;易「一陰一陽之謂道」,則為天道言之,若曰道也者一陰一陽之謂也。


凡曰「謂之」者,以下所稱之名辨上之實,如中庸「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此非為性教言之,以性教區別「自誠明」「自明誠」二者耳。


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本非為道器言之,以道器區別其形而上形而下耳。形謂已成形質,形而上猶曰形以前,形而下猶曰形以後。


如言「千載而上,千載而下」。詩:「下武維周。」鄭箋云﹕「下,猶後也。」陰陽之未成形質,是謂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


器言乎一成而不變,道言乎體物而不可遺。不徒陰陽是非形而下,如五行水火木金土,有質可見,固形而下也,器也;


其五行之氣,人物咸稟受於此,則形而上者也。易言「一陰一陽」,洪範言「初一曰五行」,舉陰暢,舉五行,即賅鬼神;


中庸言鬼神之「體物而不可遺」,即物之不離陰陽五行以成形質也。由人物逆而上之,至是止矣。


六經、孔、孟之書不聞理氣之辨,而後儒創言之,遂以陰陽屬形而下,實失道之名義也。



- -


4 問:後儒論陰陽,必推本「太極」,云:「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朱子釋之云:「太極生陰陽,理生氣也。陰陽既生,則太極在其中,理復在氣之內也。」


又云﹕「太極,形而上之道也;陰陽,形而下之器也。」今既辨明形乃品物,非氣化,然則「太極」「兩儀」,後儒據以論道者,亦必傅合失之矣。


自宋以來,學者惑之已久,將何以解其惑歟?



5 曰:後世儒者紛紛言太極,言兩儀,非孔子贊易太極兩儀之本指也。孔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曰儀,曰象,曰卦,皆據作易言之耳,非氣化之陰陽得兩儀四象之名。


易備於六十四,自八卦重之,故八卦者,易之小成,有天、地、山、澤、雷、風、水、火之義焉。其未成卦晝,一奇以儀陽,一偶以儀陰,故稱兩儀。


奇而遇奇,陽已長也,以象太陽;奇而遇偶,陰始生也,以象少陰;偶而遇偶,陰已長也,以象太陰;偶而遇奇,陽始生也,以象少陽。


伏羲氏睹於氣化流行,而以奇偶儀之象之。


孔子贊易,蓋言易之為書起於卦晝,非漫然也,實有見於天道一陰一陽為物之終始會歸,乃晝奇偶兩者從而儀之,故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既有兩儀,而四象,而八卦,以次生矣。


孔子以太極指氣化之陰陽,承上文「明於天之道」言之,即所云「陰一陽之謂道」,以兩儀、四象、八卦指易晝。


後世儒者以兩儀為陰陽,而求太極於陰陽之所由生,豈孔子之言乎!



- -


6 問:宋儒之言形而上下,言道器,言太極兩儀,今據孔子贊易本文疏通證明之,洵於文義未協。


其見於理氣之辨也,求之六經中無其文,故借太極、兩儀、形而上下亡語以飾其說,以取信學者歟?


7 曰:舍聖人立言之本指,而以己說為聖人所言,是誣聖;借其語以飾吾之說,以求取信,是欺學者也。


誣聖欺學者,程、朱之賢不為也。蓋其學借階於老、莊、釋氏,是故失之。凡習於先入之言,往往受其蔽而不自覺。


在老、莊、釋氏就一身分言之,有形體,有神識(一),而以神識為本。


推而上之,以神為有天地之本,老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


釋氏書:「  問:『   如何是佛?』  曰:『 見性為佛。』  『  如何是性?』  曰:『  作用為性。』『  如何是作用?」


曰:『在目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臭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偏見俱該法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  」


遂求諸無形無跡者為實有,而視有形有跡為幻。在宋儒以形氣神識同為己之私,而理得於天。


推而上之,於理氣截之分明,以理當有其無形無跡述之實有,而視有形有跡為粗。


益就彼之言而轉之,朱子辨釋氏云 :「 儒者以理為不生不滅,釋氏以神識為不生不滅。」


因視氣曰  「 空氣」,陳安卿云 :「 二氣流行萬古,生生不息,不成只是空氣,必有主宰之者,理是也。」


視心曰  「 性之郛郭」,邵子云:「心者,性之郛郭。」是彼別形神為二本,而宅於空氣宅於郛郭者為天地之神與人之神。


此別理氣為二本,朱子云 :「  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 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


必稟此理然後有性也,稟此氣然後有形。」而宅於空氣、宅於郛郭者,為天地之理與人之理。


由考之六經、孔、孟,茫然不得所謂性與天道者,及從事老、莊、釋氏有年,覺彼之所指,獨遺夫理義而不言,是以觸於形而上下之云,太極兩儀之稱,


頓然有悟,遂創為理氣之辨,不復能詳審文義。其以理為氣之主宰,如彼以神為氣之主宰也。以理能生氣,如彼以神能生氣也。


老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以理壞於形氣,無人欲之蔽則復其初,如彼以神受形而生,不以物欲累之則復其初也。


皆改其所指神識者以指理,徒援彼例此,而實非得之於此。學者轉相傳述,適所以誣聖亂經。


善夫韓退之氏曰:「學者必慎所道。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此宋儒之謂也。



source :


孟子字義疏證
http://ctext.org/wiki.pl?if=gb&res=829857


晚清文選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15550


曾胡治兵語錄 清 蔡鍔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46487


http://ctext.org/wiki.pl?if=gb&browse=260


http://ctext.org/searchbooks.pl?if=gb&author;=孫星衍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