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nerstag, 30. April 2015

毛澤東 : 《辯證法唯物論( 講授提綱) 》

毛澤東 : 《辯證法唯物論( 講授提綱) 》


(四)唯物辯證法的物件問題 —— 唯物辯證法是研究什麼的?


  列寧把(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哲理科學看的 )唯物辯證法看做關於客觀世界的發展法則及(在辯證法各範疇中反映這客觀世界的 )認識的發展法則的學問。


他說:論理學不是關於思維的外在形式的學問,而是關於一切物質的,自然的,及精神的事物之發展法則的學問,即關於世界的一切具體內容及其認識之發展法則的學問。


換言之,論理學是關於世界認識之歷史的總計、總和、結論。列寧雖然把作為一般的科學方法論看的唯物辯證法的意義強調起來,然而這是因為辯證法系由世界認識的歷史中得出來的結論。因此他說:“辯證法就是認識的歷史”[1]。

- -


  上述列寧對於當作科學看的唯物辯證法及其物件所給與的定義,他的意思是說:


第一、 唯物辯證法 與其他任何科學一樣,有它的研究物件,這個物件便是自然、歷史和人類思維之最一般的發展法則。並且研究的時候,唯物辯證法的任務,不是從頭腦裡想出存在於各現象間的關聯,而是要在各現象本身中觀察出它們之間的關係來。


列寧 的這種見解同少數派唯心論者把( 事實上離開了具體科學 及具體知識的)範疇的研究當做唯物辯證法的物件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因為少數派唯心論者企圖建立一個從認識歷史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現實發展中游離了的各範疇的哲學體系,這樣他們就事實上放棄了唯物辯證法。


第二、各個科學分科( 數學、力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經濟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是研究物質世界及其認識之發展的各個方面。因此各個科學的法則是狹隘的,片面的,被各個具體研究領域所限制了的。唯物辯證法則不然,它是一切具體科學中的一切有價值的一般內容,及人類的其它一切科學認識之總計、結論、加工和普遍化。


這樣,唯物辯證法的概念、判斷和法則,是極其廣泛的( 包含著一切科學的最一般的法則,因此也包含著物質世界的本質的)各種規律性和規定,這是一方面。在這方面,它是宇宙觀。


另一方面,唯物辯證法是從一切空想、僧侶、主義、和形而上學解放出來的真正科學認識上的論理學和認識論的基礎,因此它同時又是研究具體科學的唯一確實的、有客觀正確性的方法論。我們說唯物論辯證法 或辯證法唯物論是 宇宙觀 和方法論的一致體,在這裡更加明白了。這樣對於否認哲學存在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歪曲者和庸俗化者的錯誤也可以懂得了。


  關於哲學物件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反對使哲學脫離實在的現實,使哲學變為某種獨立實質的東西。指出了那根據實在生活和實在關係的分析而生長出來的哲學之必然性,反對單單以論理觀念和論理觀念的自然做研究的物件,如同形式論理學及少數派唯心論的那種幹法。


所謂根據實在生活和實在關係的分析生長出來的哲學就是唯物辯證法這種論發展的學說。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解說唯物辯證法為論發展的學說。恩格斯稱唯物辯證法為“論自然社會及思維之一般的發展法則”[2]的學說。


列寧把唯物辯證法看作“最多方面的,內容最豐富的,和最深刻的發展學說。”[3]他們都認為在這種學說以外的其他一切哲學學說所述一切發展原則的公式,概屬狹隘的無內容的“截去了自然和社會之實際發展過程的東西”[4](列寧)。



至於唯物辯證法之所以被稱為最多方面的,內容最豐富的和最深刻的發展學說的原故,乃是因為唯物辯證法是最多方面地和最豐富地、最深刻地反映了自然和社會變化過程中的矛盾性和飛躍性,而不是因為別的東西。


- - -


  在哲學物件問題中還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辯證法、論理學及認識論的一致性的問題。


  列寧著重指出辯證法、論理學及認識論的同一性,說這是“極其重要的問題”,說“三個名詞是多餘的,它們只是一個東西”[5],根本反對那些馬克思主義修正派把三者當做完全各別獨立的學說去處理的那種幹法。


  唯物辯證法是唯一科學的認識論,也是唯一科學的論理學。唯物辯證法研究吾人對外界認識的發生及發展,研究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的知到更完全的知的轉移,研究自然及社會的發展法則在人類頭腦中日益深刻和日益增多的反映,這就是唯物辯證法與認識論的一致。


唯物辯證法研究客觀世界最一般的發展法則,研究客觀世界最發展的姿態在思維中的反映形態。這就是唯物辯證法研究現實事物的各過程及各現象的發生、發展,消滅及相互轉化的法則,同時又研究反映客觀世界發展法則的人類思維的形態,這就是唯物辯證法與論理學的一致。


  要徹底瞭解辯證法、論理學、認識論三者 為什麼是一個東西,我們看下面唯物辯證法 怎樣解決關於論理的東西與歷史的東西之相互關係這個問題,就可以明白了。


  恩格斯說:“對於一切哲學家的思維方法來說,黑格爾思維方法的長處 就在於橫亙在根底面的極其豐富的歷史感,他的形式雖說是抽象的唯心論的,然而他的思想的發展卻常常是與世界歷史的發展平行著的。並且歷史原來就是思想的檢證。”[6]


“歷史常常在飛躍地錯雜地進行著。因為有這種情形,所以假若常常要依從歷史的話,不但要注意許多不重要的材料,而且會不得不使思想行程中斷。



這時唯一適當的方法,就是論理的方法。然而這—論理的方法根本仍然是歷史的方法,不過舍去了它那歷史的形態與偶然性罷了”[7]。這種“論理發展與歷史發展一致”的思想,是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充分注意了的。“論理學的範疇,是外在的與活動之無數個別性的簡約”[8]。


“ 範疇 就是分離的階段,説明我們去認識這一個網和網的結節點的”[9]。


“人的實踐活動,把人類的意識幾十億次反復不息地應用到各種各樣的論理學式子裡面,這樣,這些式子就得到了所謂公理的意義了”[10]。


“人類的實踐,反復了幾十億次,才當做論理的式子固定在人類意識中。這些式子,都有著成見的永續性,因為是反復了幾十億次的結果,才有著公理的性質”[11]。

- -


上述列寧的那些話,指明唯物辯證法的論理學的特點,不象形式論理學那樣,把它的法則和範疇看成空虛的,脫離內容而獨立的,對於內容無關心的形式,也不象黑格爾那樣,把他看成脫離物質世界而獨立發展的觀念要素,而是把它當做反映到和移植到我們頭腦裡,並且經由頭腦加工製造過的,物質運動的表現去處理。黑格爾立腳在存在和思維的同一性上,把辯證法、論理學和認識論的同一性當做唯心論的同一性去處理。


反之,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裡,辯證法、論理學和認識論的同一性,是建立在唯物論基礎上的。只有用唯物論解決存在與思維的關係問題,只有站在反映論的立場上,才能使辯證法、論理學和認識論的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


  用辯證法唯物論去解決論理的東西和歷史的東西的相互關係的最好的模範,首先要算馬克思的《資本論 》。《 資本論》 中包含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發展,同時又包含了這一社會的論理發展。《 資本論》 所分析的,是那把資本主義社會的發生、發展及消滅反映出來的各經濟範疇的發展的辯證法。


這問題之解決的唯物論性質,在於他以物質的客觀歷史做基礎,在於把概念和範疇當做這一現實歷史的反映。資本主義的理論[12]和歷史的一致,資本主義的社會的論理學和認識論的一致,模範地表現在《資本論》 裡面,我們可以從它懂得一點辯證法、論理學和認識論一致的門徑。
  

以上是辯證法唯物論的物件問題。

--


注釋:

[1] 參見《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第2版序言》:“邏輯不是關於思維的外在形式的學說,而是關於“一切物質的、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的發展規律的學說,即關於世界的全部具體內容的以及對它的認識的發展規律的學說,即對世界的認識的歷史的總計、總和、結論。”(《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77頁)

[2] 出自《自然辯證法》中《[辯證法作為科學]•辯證法》。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3版,第3卷,第907頁:“自然界、社會和思維的發展的一個一般規律”。

[3] 出自《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中《辯證法》。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26卷,第55頁:“最全面、最富有內容、最深刻的發展學說。”


[4] 出自《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中《辯證法》。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26卷,第55頁:“把自然界和社會的實際發展過程(往往伴有飛躍、劇變、革命)弄得殘缺不全。”

[5] 出自《黑格爾辯證法(邏輯學)的綱要》。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290頁:“不必要三個詞:它們是同一個東西。”


[6] 出自《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第2部分。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12頁:“黑格爾的思維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學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維方式有巨大的歷史感作基礎。形式儘管是那麼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發展卻總是與世界歷史的發展平行著,而後者按他的本意只是前者的驗證。”

[7] 出自《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第2部分。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第3版,第2卷,第13頁:“歷史常常是跳躍式地和曲折地前進的,如果必須處處跟隨著它,那就勢必不僅會注意許多無關緊要的材料,而且也會常常打斷思想進程;

並且,寫經濟學史又不能撇開資產階級社會的歷史,這就會使工作漫無止境,因為一切準備工作都還沒有做。因此,邏輯的方式是唯一適用的方式。但是,實際上這種方式無非是歷史的方式,不過擺脫了歷史的形式以及起擾亂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8] 出自《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第2版序言》。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75頁:“邏輯的範疇是‘外部存在和活動的’‘無數’‘細節’的簡化”。


[9] 出自《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第2版序言》。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78頁:“範疇是區分過程中的梯級,是説明我們認識和掌握自然現象之網的網上紐結。”

[10] 出自《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主觀邏輯或概念論•第2篇 客觀性》。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60頁:“人的實踐活動必須億萬次地使人的意識去重複不同的邏輯的式,以便這些式能夠獲得公理的意義。”


[11] 出自《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主觀邏輯或概念論•第3篇 觀念》。參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55卷,第186頁:“人的實踐經過億萬次的重複,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式固定下來。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於億萬次的重複才有著先入之見的鞏固性和公理的性質。”

[12] 原文如此,恐為“論理”(即“邏輯”)誤。


source:


再版被刪除的毛主席語錄
http://www.westca.com/Forums/viewtopic/t=555885/lang=tchinese.html


毛主席語錄 :大張旗鼓地鎮壓反革命
http://zh.wikiquote.org/wiki/毛泽东#.E5.A4.A7.E5.BC.A0.E6.97.97.E9.BC.93.E5.9C.B0.E9.95.87.E5.8E.8B.E5.8F.8D.E9.9D.A9.E5.91.BD


毛主席語錄
http://zh.wikiquote.org/wiki/毛泽东#.E5.85.B6.E4.BB.96


source: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1j.htm


毛澤東 : 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2j.htm


毛澤東 : 獨立自主,就是自己尋找 適合本國特點的 革命 和建設的 正確道路
http://media.openonline.com.cn/media_file/rm/dongshi2005/makesizhuyizhongguohuazonglun/set2/chap9/9_3j.htm


http://www.shuku.net/novels/wars/junshijiyao/junshijiyao.html

--


文獻選讀 :


一、《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三、《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

四、《反對本本主義》

五、《 "共產黨人" 發刊詞》

六、《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節選)

七、《新民主主義論》(節選)

八、《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節選)

九、《論人民民主專政》

十、《論十大關係》

十一、《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節選)

十二 、《戰爭和戰略問題》


source :


http://jpkc.zju.edu.cn/k/236/index.html


http://jpkc.zju.edu.cn/k/236/3/3-5.htm


毛澤東 :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81106.htm


毛澤東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00105.htm


毛澤東 : 井岡山的鬥爭
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281125.htm


列寧 : 談談辯證法問題 -《列寧全集》第55卷
http://www.71.cn/2011/1208/651916.shtml


毛澤東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 》ch.1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37/01.htm

毛澤東 : 《辯證法唯物論(講授提綱) 》ch.2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37/02.htm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