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宋史篇
Q1.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Q2. 試述北宋對遼及西夏之政策及其影響。
Q3. 南宋偏安一隅,於強敵窺伺下,何以竟能延祚百年,試加以分析。
- -
Q1.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編者:沙宏
引言
五代時,石敬瑭向崛起於東北之契丹借兵滅後唐,並割燕雲十六州為報,至使契丹成為北宋之一大患。雖宋太宗曾三次伐遼,也未能收復失地。而宋自此再無北伐之力。至宋真宗時,遼更派大軍南下,直抵澶淵,出現澶淵之盟之事。
一、 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
北宋真宗時,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這是由於雙方未能取勝所致。茲將之分列如下:
- -
宋軍力弱
宋太祖實行中央集權,軍權內重外輕,地方軍質素甚差,皆因精銳兵士全入中央禁軍之內,而地方兵質素亦未能提高,故難以應敵。而戰術部隊首長由文士擔任。遇戰則由文臣擔任率領出征,負責實戰將領,亦是臨時委派,兵將不習,故不能擔當大的攻擊。如太宗時,曾三伐契丹,在瀛州一役更死傷慘重。《續資治通鑑長編》有云:
曾彬、劉廷讓相繼覆敗,士卒死者數萬人。
所以後來再無北伐之力。真宗時,雖御駕親征,使士氣大增以與入侵之遼軍大戰,但其對遼軍亦感恐懼,故有欲議和。
- - -
宋苟且政策
宋太宗為收復燕雲之地,曾與遼進行三次大戰(梁河、瓦橋關、歧溝關),皆遭敗績。自此宋軍屈居守勢,亦無復鬥志。太宗晚年,更主張「守內虛外」的政策,把「外憂」看作「邊事」,認為不會對宋有威脅。遼自岐溝之役後,又採報復手段,屢犯宋境。宋曾兩次乞和,不僅如此,宋廷對收復燕雲之價值,也隨重敗而改觀。本來燕雲為國防必需,但文臣卻提出「弭兵」主張,對於遼軍的入侵。《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五三有云:
但令堅壁清野,不許出兵,繼不得己出兵,只許披坡布陣,又臨陣不許相殺。
這已完全對遼示弱。真宗即位之初亦曾命疆臣向遼試探和議,主和之論益盛。故後來遼入侵,大臣多主張遷都避難。雖後來真宗親征迎敵,但其為人怯懦,認為厚賄,則可和平,大臣畢士安又力讚真宗議和,故有議和之念。
- -
遼軍受挫
遼聖宗年幼即位,由母簫太后主政,其選賢任能,使國勢大盛,亦於岐溝關之役後屢犯宋境,以行報復。真宗景德元年,更大舉南下,來勢凶猛。宋廷大震。
雖遼來勢凶猛,但亦無勝果。遼猛攻瀛州,亦死傷達三萬人之多。而所佔領之城,又遭於強大反抗,不得不撤走。另外,遼軍目的重在取得物資及殲滅宋軍有生力量,並不願奪取土地,使其揹上沉重之包袱。
遼軍的將簫撻覽視察地形時,遭宋兵用弩射死。忽失大將,士氣略挫。而宋真宗又從寇準之言親征。真宗至澶州時,「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士氣大增。宋大軍已至澶州近處,遼軍亦頓感孤軍深入,犯兵家大忌,己知難以取勝。而簫太后與聖宗欲撤兵又恐蒙示弱之名,故欲和談以取其利。
- -
燕雲問題
契丹因助石晉滅後唐,得燕雲十六州,但後周世宗卻取回關南地區。後又成為北宋領土之一。宋又因燕山防線為國防之必要,不取回其餘十四州則不得。遼因失關南之地,欲思取回。因此宋遼的領土糾紛複雜,雙方都認為損失領土。在外交上難讓步。太祖時,為避免戰爭也曾下令諸將嚴守邊界,不得侵軼對方。遼將耶律?通文亦書雄州守將孫全興,得求和議。故宋遼雙方都避免戰爭。真宗時,遼軍南下亦帶同降將王繼忠,以便和議。在雙方幾次交涉下,才訂立盟約,以解決問題。
在遼宋兩軍對峙不下之際,在雙方協議下,澶淵之盟終於訂立。在領土問題上已有解決,但這訂盟又是一條約。宋真宗竟要稱簫太后為叔母,是一大恥辱。這樣影響了北宋君主之聲譽。
二、 澶淵之盟對真宗晚年的影響
自遼宋於澶淵訂盟後,天下暫得和平四十多年,而此盟之訂立,亦對真宗晚年的政治及經濟有所影響,茲將之分述如下:
- -
政治方面
澶淵之盟後結束了宋遼二十五年的交兵,也使宋得到短期的和平。弭兵息戰的期望得以達到。邊患雖弭,全國卻酖於苟且偷安之中,政風士氣多務因循。真宗「以無事治天下」,王旦為相,「謂祖宗之法具在,務行故事,慎所變改」。然而,這個和平並不長久。三十多年後,宋又興夏戰爭,再處於戰爭狀態中。
宋真宗自稱「朕當屈節以為天下蒼生」,結果和平得到,苟安之風也滋長起來。在澶淵之盟後,真宗怏怏不快,要想辦法刷洗自己的羞恥,擺脫弱者形象,便要想法自異於遼。王欽若乘機進言,利用佛道,胡說上帝降天書三篇來自示天命有歸,大搞祭孔尊儒活動,宣揚儒、佛、道「三教一旨」、「有助世教」等,把它們作為統治之工具。從此,宋廷即拋棄黃老思想,大力提倡封建迷信,使北宋統治思想發生重大變化。
對外戰爭結束,內部鬥爭也尖銳起來。澶淵之役,宰相寇準和武將高瓊,力主親征,結果促成盟約。寇準以為立大功,自以為是,引起王欽若等人的不滿。王欽若又故意誇大盟約的屈辱之處,使真宗疏遠寇準。王欽若向真宗進言,使其罷去寇準。在一場爭權奪利下,王欽若等為真宗所用,把持朝政。
- -
經濟方面
澶淵之役中,遼軍擄掠的人口財物,宋廷隻字不問。而訂盟後,宋向遼所輸「歲幣」,又是金國人身上套了一副沉重的經濟枷鎖。宋每年給遼國銀十萬?,絹二十萬匹,使人民的賦稅加重。
澶淵之盟後,宋的北方州縣得以安定,生產有所恢復和發展。畢仲游在《西台集》卷十六〈丞相文簡公行狀〉云︰
牛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這可見經濟得以穩定。另外,宋開放對遼的榷場貿易,利用經濟優勢,賺回大批錢物,以補償對遼的歲幣損失。從遼方看,為了緩和燕雲地區漢人的反遼情緒,適當減輕了一些剝削,去掉了民族歧視法令,又使都邊區得以安定,經濟交流方面有所幫助。貿易往來有所得益。
由於真為美化自己的統治,大造迷信傳言,以洗刷自己的羞恥。故大興土木,廣築宮觀來供奉天書。三司使丁謂亦以財力支持這計劃,又指使各地官員大獻靈芝籌祥瑞之物,又逼農民進山采集。《王文公文集》卷三十四〈芝閣記〉云:
以上至不測之高,下至澗溪壑谷,分崩絕裂,幽窮隱伏,人?之所不通,往往求焉。
可知人民之苦況。另外 ,王欽若又鼓勵真宗來封泰山,西祀汾陰,顯示自已是真命天子。結果勞民傷財,不下於戰爭費用。國勢更難振作,經濟亦大受影響。
- -
總結
澶淵之盟,使宋遼二十多年的戰爭結束。真宗之世,經過內外政策調整,盡管存在不少問題,但就國內而言。社會比較安定,生產有較大的發展,賦稅收入增多。宋廷在揮霍之餘,社會危機尚未充分暴露,財政仍有餘,維持了一個短時期的經濟繁榮。至於政治卻苟且因循,使國勢日衰,以至外患仍嚴重,引至後來有變法之出現。
參考書目:
《中國國防思想史》 徐培根
《遼太祖》 李唐
《簡明宋史》 周南珠等
《中國社會政治史》 薩孟武
《國史舊聞》 陳堅
《中國人史綱》 柏楊
《中國通史》 傅樂成
《宋朝史論》 曾瑞龍
《中華二千年史》 鄧之誠
《中國通史》 周谷城
《中國通史》 陳寅恪
source :
沙宏 : 試述澶淵之盟訂立之背景,並述此盟約對真宗晚年政治及經濟之影響。
http://reocities.com/Tokyo/bay/7057/
怎樣學歷史 ── 嚴耕望的治史三書
http://www.cp1897.com.hk/product_info.php?BookId=9787538276640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ww.saohua.com/shuku/xishuosongchao/ldf27.htm
細說宋朝 -- 澶淵之盟
http://wx.cclawnet.com/chinastory/05《细说宋朝》/index.htm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