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永康 - 囍帖街 (mp3 完全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iGGExZB35M&feature=related
張祥龍:
「 Dasein 」的含意 與譯名「 緣在 」-- 理解 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 》的線索 = The Mean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 Dasein " -- A Tra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arti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Quote :
「Dsaein」這個詞在 海德格爾 的《 存在與時間 》中占有 極重要的 地位。通過 這個 Dasein,「 存在 」(Sein)與「 時間 」(Zeit)發生了 根本性的 關聯, 從而 打開了 理解「 存在 」這個古老 但久已被人「 遺忘 」的問題 的「 視域 」(Horizont)。
......
所以,下面將先 討論它 在 海德格爾 思想中的 含義,然後 提出一個新的 譯名─「 緣在 」,並說明將「 D a」譯為「 緣 」的理由。
目次一. 「Dasein」的含義(一) 「Dasein」的 基本意義 (二) 「Dasein」中的
「Da」 (三) 分析 和總結 二. 「Dasein」的譯名 -- 「緣在」 三. 結束語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MAG/mag103095.pdf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089597/
---------
此在--[ 或譯 “ 緣在 ” ](dasein)
[德文,意為 being-there ] 海德格爾 使用的一個 關鍵字,但通常 存而不譯。在傳統的 德國哲學 中,Dasein 從廣義上 講是 每一種 存在(being or existence),從狹義 上講則是 屬於人的 那樣一種存在 。海德格爾 只用這個詞 來表示 人類的 [ 存在 ]方式。
人類 必在這個世界中 有它的 處所:緣 ( there );並且必被 視為 “ 在此世界中存在 ”( Being-in-the-world)。這樣一種 存在(Being)是一個 人類的 [ 生存 ] 結構,而不是 這個 或 那個特殊 個人(der Mensch)的 現成存在( being )。
海德格爾 認為存在的 意義是 哲學的主題。緣在(Dasein)是能夠對 存在發問,並對 生存著的自身 感到 驚異的 惟一存在 。它從 存在論 或 本體論 角度講是 特異的,因為 它使得對於 存在的 理解 成為可能 。 緣在 不是 任何意義上的 物件,而是 被定義為 在 此世界中 存在 。
由於 被視為 生死之間 展開的 生命歷程 或故事 ,它與 “ 時間性 ” 和 “ 歷史性 ” 緊密相關。對於 海德格爾,任何對於存在的探討理解存在本身的可能性的條件。它不是 有關我們 認知 存在方式的 認識論 研究 ,而是對於 存在意義 所做的 存在論 調查。
對於 " 緣在 " 的研究是 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 》的主題,是解決 存在 本身問題的 必要准備。此書以對 " 緣在" 的形式結構的 研究開始,然後 討論它的 時間結構 。 視人為 " 緣在 " 的看法與 笛卡爾 對於人的看法 完全不同,後者 將人視為 孤立主體 之心靈 ( Mind ) 和 身體 ( Body ) 的 外在結合。
----
海德格的 << 存在與時間 >>
韋漢傑
Quote :
「 緣在 」( Dasein ) 一般譯作「 此在 」( 這特別指 人的存在 ),但 張祥龍 郤譯為「 緣在 」,筆者認為 此譯甚佳,因為這有「 依緣而在 」以至佛家的「 緣起性空 」的意思,這種意思 與 海德格的 非實體主義的 思想轉向 是 相通的。
我們要知道,海德格 並不反對 講生命,而是反對現成的、具有自性的、超越的精神實體 或主體,因此他 提出「 緣在 」的生命觀 或人性觀,這個 緣在 不能離開世界萬事萬物 而存在,它是「在世界中間」,與世界是 相互構成的,在這樣一個相互構成的新存在觀,「人」和「世界」的含義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傳統的「主體」與「對象」間的外在關係,轉變為相互緣起的,在根本處分不清你我界限的構成關係。
緣在以「牽念」(Besorgen)這非概念的方式「知曉」了世界,你越是不意識到世界萬物的 物質對象性,越是出神入化、冥會暗通地運用它,你與它的關係 就越是具有緣在 與世界的 那種開啟和 相互構成的 關係。 至於為何 這是一種構成關係,而不是外在關係? 海德格 似乎沒有解釋 得很清楚。
" 緣在 " 不單 與 世界相互構成,緣在與緣在之間也有著本原溝通的相互構成 ,這種 構成觀 首先可較淺易地 從佛家的 觀點理解,即事物是 依因待緣而存在, 例如 在人的 成長過程中,不知有多少因素 如父母 、 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 以至 去朔造去構成 今天 這個已長大了的 孩子。
這種 " 緣在間 " 的 相互構成關係 ,海德格 稱為「 同在 」(Mitsein) 或 「同緣在」(Mitdasein),他人作為 一種非實體的 緣分已經 在「緣在」之中了,這就是「 同緣在 」的含義。
這種本原溝通的 相互構成是 本於「牽心」(Fuersorge),這是緣在間 一種同情或 關心。由於 這種對事物的 牽念 與對其 他緣在的 溝通 與牽心,「 緣在 」在與其他 事物之 不斷溝通中 構成自己、發展自己,因此緣在絕不是一現成、孤立、不變的 主體。而 " 緣在 " 基本的 存在方式 不是認知的,而是情感的。
http://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118-23.txt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