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妲己害政 商紂王4
明實錄/神宗/卷十一 萬曆元年三月/4日(P.364) --帝鑑圖說
○甲申 上御文華殿講讀
輔臣張居正進講帝鑑圖說漢文帝勞軍細柳事因奏曰古人言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今承平日久武備廢弛將官受制文吏不啻奴隸夫平日既不能養其鋒銳之氣
臨敵何以責其有折衝之勇自今望 皇上留意武備將官忠勇可用者稍假權柄使得以展布庶幾臨敵號令嚴整士卒用命 上然之
○大同廵撫劉應箕薦境內人才僉都御史溫景葵
○加陞分守遼海東寧道參議李鶚為副使照舊管理事務
○兩廣提督侍郎殷正茂奏暹羅國王華招宋差夷使進貢方物稱原給印信勘合因東牛國攻破城池燒毀乞行補給下禮部議
○鑄給科臣廵視光祿寺関防從馮時雨請也
○宴朝鮮國差來謝恩陪臣
○詔修宣府北路邊墻墻本先任總督翁萬達所築內塞起滴水崖歷鵰鶚堡龍門衞至六臺子墩凡一萬八千七十六丈有奇
近被虜蹂踐半就傾北閱臣吳百朋等勘議修築計用糧八千八百一十三石鹽菜工食銀六千一百七十九兩
每年用軍夫一十九萬三千三百一十一名酌量衝緩漸次舉行期三年內完報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妲己害政 商紂王4
下篇〈狂愚覆轍〉
商史紀:紂伐有蘇.獲妲己。妲已有寵,其言是從。作奇技淫巧以悅之。使師延作朝歌。北鄙之音、北裡之舞、靡靡之樂。
造鹿台,為瓊室玉門。厚賦斂,以實鹿台之財,盈钜橋之粟。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而相逐。宮中九市,為長夜之飲。
百姓怨望,諸侯有叛者,妲己以為罰輕,威不立。紂乃為銅柱,以膏塗之,加於炭火之上,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以取妲己笑。名日:炮烙之刑。
- -
解:商史上記:紂無道,恃強用兵,征伐有蘇氏之國。有蘇氏畏其威力,進獻個美女,叫做妲己。
紂得了妲已,甚是寵愛她。凡是她說的就聽,造作奇巧的服飾、器物,以悅其心。
使樂官師延作為朝歌北鄙之音,北裡之舞,靡靡之樂,大率都是淫聲。又窮極土木之工,造鹿台一座。以瓊瑤為室,以玉石為門。
厚斂百姓的財物以為私積。那鹿台之內,錢財充實,钜橋之倉,粟米盈滿。又鑿個大池盛酒,懸鳥獸之肉為林,使男女裸體馳逐於其問。
宮中又開設九處店市,與外人交易買賣。君臣酣飲,從夜達旦。竭民膏血,極欲窮奢。所以,一時的百姓都興嗟含怨,困苦無聊。
諸侯有背叛者,妲己說:“諸侯之畔,都因罰輕誅薄,主威不立所致。”
紂聽其言,使人鑄銅為柱,柱上塗上脂油,下麵燒起炭火,將銅柱加於炭火之上,使有罪的人,在柱上行走。
那銅柱既熱又滑,人如何行得,就都墮在炭火中燒死。妲己看見,以為笑樂。這個叫做“炮烙之刑”。
- -
評:嘗考之于史,說:“商紂聞見甚敏,材力過人。使其有此才智,而能親近賢臣,容納忠言,則其惡豈至於此哉。”
乃醢鄂侯、剖比干,而唯婦言是用。欲不亡,得乎?萬世之下,言大惡者,必曰桀紂。女禍之烈,一至於此;有天下者,可不戒哉!
---
1. 游畋失位 夏太康, 2.脯林酒池 夏桀王, 3.革囊射天 商武乙
4.妲己害政 商紂王, 5.八駿巡遊 周穆王, 6.戲舉烽火 周幽王
7.遣使求仙 秦始皇, 8.坑儒焚書 秦始皇, 9.大營宮室 秦始皇
10.女巫出入 漢武帝, 11.五侯擅權 漢成帝, 12.市里微行 漢成帝
13.寵昵飛燕 漢成帝, 14.嬖佞戮賢 漢哀帝, 15.十侍亂政 漢桓帝
16.西邸鬻爵 漢靈帝, 17.列肆後宮 漢靈帝, 18.芳林營建 魏主叡
19.羊車游宴 晉武帝, 20.笑祖儉德 宋武帝駿, 21.金蓮布地 齊主寶卷
22.捨身佛寺 梁武帝, 23.縱酒妄殺 北齊主洋, 24.華林縱逸 北齊主緯
25.玉樹新聲 陳後主, 26.剪綵為花 隋煬帝, 27.遊幸江都 隋煬帝
28.斜封除官 唐中宗, 29.觀燈市里 唐中宗, 30. 寵幸番將 唐玄宗
31.斂財侈費 唐玄宗, 32.便殿擊毬 唐敬宗, 33. 寵幸伶人 後唐莊宗
34. 上清道會 宋徽宗, 35.應奉花石 宋徽宗, 36. 任用六賊 宋徽宗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10009^P@@625826342
明實錄/神宗/卷十一 萬曆元年三月/4日(P.364)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7^^^60211001001500130004^3@@1586396734
Freitag, 2. März 2018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革囊射天3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革囊射天3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革囊射天3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戶科左給事中馮時雨條奏六事
一篤孝思凡立政用人必思 祖宗貽謀垂裕之善仍命儒臣輯本朝成事倣帝鑑圖說進呈便覽
二廣延納乞延接文武大臣俾科道官更番隨入凡軍國利病生民休戚與之面計剖決詳酌施行儻大臣敷奏不忠敢肆欺罔者科道官即紏正之
三重題覆乞勑各衙門一應章奏務平心易氣虗懷觀理言果是不嫌尚同言果非不嫌立異儻渉兩可勢難一定者亦湏公同會議商確允當然後題覆
四革傳奉乞勑內外各衙門一切封拜爵賞採辦遣發等項悉聽部院寺監從公議擬請旨定奪有私自陳乞妄希內批者許各衙門堅執具奏科道官秉正紏彈
五釋幽怨乞將宮掖人数逐一查閱凡未經 先帝幸御者悉令放出其衰老無依不願歸鄉井者聽
六宥罪言貪酷官員不過貶削提問至於言官抗章上疏無非為國家計一觸 聖怒即加擯逐是狂戅之罪反浮於貪酷之夫乞將胡涍量行起用
疏入 上是其言惟放宮女起胡涍二事不行
- - -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革囊射天3
下篇〈狂愚覆轍〉
狂愚覆轍-03、革囊射天
商史紀:武乙無道,為偶人,渭之天神。與博不勝而戮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謂之射天。
在位五年。獵於河渭之間,暴雷震死。
解:商史上記:商王武乙無道,不知敬事天地,把木雕成人形,叫做天神。與之對局而博,使人代為行籌。
若是偶人輸了,就將他斫碎。恰似殺戮那天神的一般。
又將皮革為囊,裡面盛著生血,高懸於空中,仰而射之,叫做射天。
其慢神褻天如此。在位五年,出畋獵於河渭之間,著暴雷霹死。
評:夫人君無不敬也,而敬天為大。《書》日:“欽若昊天!”《詩》日:“敬之敬之,天惟顯思,命不易哉。”
若以天為不足畏,則無可畏者矣。武乙之兇惡,說他不但不怕人,連天也不怕。故為偶人而戮之,為革囊而射之。
嗚呼!得罪於天,豈可逃哉!震雷殞軀,天之降罰,亦甚明矣。
1.游畋失位, 2.脯林酒池, 3.革囊射天, 4.妲己害政,
5, 八駿巡遊, 6.戲舉烽火, 7.遣使求仙, 8.焚書坑儒,
9.大營宮室, 10.女巫出入, 11.五侯擅權, 12.市里微行,
13.寵昵飛燕, 14.嬖佞戮賢, 15.十侍亂政, 16.西邸鬻爵,
17.列肆後宮, 18.芳林營建, 19.羊車游宴, 20.笑祖儉德,
21.金蓮布地, 22.捨身佛寺, 23.縱酒妄殺, 24.華林縱逸,
25.玉樹新聲, 26.剪綵為花, 27.游幸江都, 28.斜封除官,
29.觀燈市里, 30.寵幸番將, 31.斂財侈費, 32.便殿擊球,
33.寵幸伶人, 34.上清道會, 35.應奉花石, 36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10009^P@@625826342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革囊射天3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戶科左給事中馮時雨條奏六事
一篤孝思凡立政用人必思 祖宗貽謀垂裕之善仍命儒臣輯本朝成事倣帝鑑圖說進呈便覽
二廣延納乞延接文武大臣俾科道官更番隨入凡軍國利病生民休戚與之面計剖決詳酌施行儻大臣敷奏不忠敢肆欺罔者科道官即紏正之
三重題覆乞勑各衙門一應章奏務平心易氣虗懷觀理言果是不嫌尚同言果非不嫌立異儻渉兩可勢難一定者亦湏公同會議商確允當然後題覆
四革傳奉乞勑內外各衙門一切封拜爵賞採辦遣發等項悉聽部院寺監從公議擬請旨定奪有私自陳乞妄希內批者許各衙門堅執具奏科道官秉正紏彈
五釋幽怨乞將宮掖人数逐一查閱凡未經 先帝幸御者悉令放出其衰老無依不願歸鄉井者聽
六宥罪言貪酷官員不過貶削提問至於言官抗章上疏無非為國家計一觸 聖怒即加擯逐是狂戅之罪反浮於貪酷之夫乞將胡涍量行起用
疏入 上是其言惟放宮女起胡涍二事不行
- - -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革囊射天3
下篇〈狂愚覆轍〉
狂愚覆轍-03、革囊射天
商史紀:武乙無道,為偶人,渭之天神。與博不勝而戮之。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謂之射天。
在位五年。獵於河渭之間,暴雷震死。
解:商史上記:商王武乙無道,不知敬事天地,把木雕成人形,叫做天神。與之對局而博,使人代為行籌。
若是偶人輸了,就將他斫碎。恰似殺戮那天神的一般。
又將皮革為囊,裡面盛著生血,高懸於空中,仰而射之,叫做射天。
其慢神褻天如此。在位五年,出畋獵於河渭之間,著暴雷霹死。
評:夫人君無不敬也,而敬天為大。《書》日:“欽若昊天!”《詩》日:“敬之敬之,天惟顯思,命不易哉。”
若以天為不足畏,則無可畏者矣。武乙之兇惡,說他不但不怕人,連天也不怕。故為偶人而戮之,為革囊而射之。
嗚呼!得罪於天,豈可逃哉!震雷殞軀,天之降罰,亦甚明矣。
1.游畋失位, 2.脯林酒池, 3.革囊射天, 4.妲己害政,
5, 八駿巡遊, 6.戲舉烽火, 7.遣使求仙, 8.焚書坑儒,
9.大營宮室, 10.女巫出入, 11.五侯擅權, 12.市里微行,
13.寵昵飛燕, 14.嬖佞戮賢, 15.十侍亂政, 16.西邸鬻爵,
17.列肆後宮, 18.芳林營建, 19.羊車游宴, 20.笑祖儉德,
21.金蓮布地, 22.捨身佛寺, 23.縱酒妄殺, 24.華林縱逸,
25.玉樹新聲, 26.剪綵為花, 27.游幸江都, 28.斜封除官,
29.觀燈市里, 30.寵幸番將, 31.斂財侈費, 32.便殿擊球,
33.寵幸伶人, 34.上清道會, 35.應奉花石, 36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實錄/神宗/卷九 萬曆元年正月/12日(P.323) -帝鑑圖說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10009^P@@625826342
Labels:
CS4282/CS6282,
Descartes 笛卡兒,
倫文敘全集--香港陳湘記圖書,
明治漢學,
曾胡治兵語錄,
機戰music,
陳雲 : 香港城邦自治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己巳 上御文華殿講讀畢
大學士張居正率講官進 帝鑑圖說先是居正屬講官馬自強等考究歷代之事撮其善可為法者八十一事從陽数
惡可為戒者三十六事從陰数每一事為一圖後錄傳記本文取唐太宗以古為鑑之意名曰 帝鑑圖說
是日具疏進 上展疏朗誦数十語顧謂居正等曰先生每起於是居正前近御案為竟讀已奉圖冊前 上遽起立目左右展冊
居正一一指陳大義 上應如響其不待指陳能自言其義者十居四五
次日報曰覽卿等奏具見忠愛墾至朕方法古圖治深用嘉納圖冊留覽還宣付史館以昭我君臣交修之義
已又 手諭嘉獎賜金幣有差自是日置圖冊於座右每講輒命居正觧說数事以為常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清檔案工作室
- - -
狂愚覆轍-02、脯林酒池
夏史紀:桀伐有施氏。得妹喜。喜有寵。所言皆從,為瑤台、象廊。殫百姓之財,為肉山脯林。
酒池可運船,糟堤可以望十裡.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妹喜笑,以為樂。
解:夏史上記:夏桀無道,不修德政。因征伐有施氏之國,有施氏進了個美女,叫做妹喜,桀甚是寵受。
她說的言語,無不聽從。造為瓊台、象廊,極其華麗,竭盡了百姓的財力。
又性嗜酒放縱,不但自家酣飲,將各樣禽獸之肉堆積如山,烹熟為脯者,懸掛如林;
鑿個大池注酒,池中可以行船,積糟為堤,其高可望十裡。擊鼓一通,則齊到池邊低頭就飲,如牛之飲水者三千人。
桀與妹喜歡笑,以此為樂。朝政之廢可知矣。
評:夫桀之始祖大禹,卑宮室,惡衣服,克勤克儉,因飲酒而甘,遂疏造酒之儀狄。
何等憂深慮遠,辛勤創業。而桀乃放縱如此!不亡何待!後六百年,又有商紂,亦為肉林酒池,亦亡商國。
嗜酒之禍,可鑒也哉!
下篇〈狂愚覆轍〉
游畋失位, 脯林酒池, 革囊射天, 妲己害政,
八駿巡遊, 戲舉烽火, 遣使求仙, 焚書坑儒,
大營宮室, 女巫出入, 五侯擅權, 市里微行,
寵昵飛燕, 嬖佞戮賢, 十侍亂政, 西邸鬻爵,
列肆後宮, 芳林營建, 羊車游宴, 笑祖儉德,
金蓮布地, 捨身佛寺, 縱酒妄殺, 華林縱逸,
玉樹新聲, 剪綵為花, 游幸江都, 斜封除官,
觀燈市里, 寵幸番將, 斂財侈費, 便殿擊球,
寵幸伶人, 上清道會, 應奉花石, 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 脯林酒池2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己巳 上御文華殿講讀畢
大學士張居正率講官進 帝鑑圖說先是居正屬講官馬自強等考究歷代之事撮其善可為法者八十一事從陽数
惡可為戒者三十六事從陰数每一事為一圖後錄傳記本文取唐太宗以古為鑑之意名曰 帝鑑圖說
是日具疏進 上展疏朗誦数十語顧謂居正等曰先生每起於是居正前近御案為竟讀已奉圖冊前 上遽起立目左右展冊
居正一一指陳大義 上應如響其不待指陳能自言其義者十居四五
次日報曰覽卿等奏具見忠愛墾至朕方法古圖治深用嘉納圖冊留覽還宣付史館以昭我君臣交修之義
已又 手諭嘉獎賜金幣有差自是日置圖冊於座右每講輒命居正觧說数事以為常
史/編年/明實錄/神宗/卷八 隆慶六年十二月/17日(P.290)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803^^^60211001001500100017^N@@1900996369
明清檔案工作室
- - -
狂愚覆轍-02、脯林酒池
夏史紀:桀伐有施氏。得妹喜。喜有寵。所言皆從,為瑤台、象廊。殫百姓之財,為肉山脯林。
酒池可運船,糟堤可以望十裡.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妹喜笑,以為樂。
解:夏史上記:夏桀無道,不修德政。因征伐有施氏之國,有施氏進了個美女,叫做妹喜,桀甚是寵受。
她說的言語,無不聽從。造為瓊台、象廊,極其華麗,竭盡了百姓的財力。
又性嗜酒放縱,不但自家酣飲,將各樣禽獸之肉堆積如山,烹熟為脯者,懸掛如林;
鑿個大池注酒,池中可以行船,積糟為堤,其高可望十裡。擊鼓一通,則齊到池邊低頭就飲,如牛之飲水者三千人。
桀與妹喜歡笑,以此為樂。朝政之廢可知矣。
評:夫桀之始祖大禹,卑宮室,惡衣服,克勤克儉,因飲酒而甘,遂疏造酒之儀狄。
何等憂深慮遠,辛勤創業。而桀乃放縱如此!不亡何待!後六百年,又有商紂,亦為肉林酒池,亦亡商國。
嗜酒之禍,可鑒也哉!
下篇〈狂愚覆轍〉
游畋失位, 脯林酒池, 革囊射天, 妲己害政,
八駿巡遊, 戲舉烽火, 遣使求仙, 焚書坑儒,
大營宮室, 女巫出入, 五侯擅權, 市里微行,
寵昵飛燕, 嬖佞戮賢, 十侍亂政, 西邸鬻爵,
列肆後宮, 芳林營建, 羊車游宴, 笑祖儉德,
金蓮布地, 捨身佛寺, 縱酒妄殺, 華林縱逸,
玉樹新聲, 剪綵為花, 游幸江都, 斜封除官,
觀燈市里, 寵幸番將, 斂財侈費, 便殿擊球,
寵幸伶人, 上清道會, 應奉花石, 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図説. 後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9
帝鑑図説. 後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70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Labels:
EE3206/EE5805,
Tillich : 田立克--存在主義神學,
WebGL,
倫文敘全集--香港陳湘記圖書,
傳習錄 -- 卷上,
明治漢學,
曾胡治兵語錄
Montag, 26. Februar 2018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聖哲芳規
帝鑑圖說 : 狂愚覆轍,聖哲芳規
狂愚覆轍-01、遊畋失位
太康即位,荒逸,弗恤國事。畋獵于洛水之表,十旬弗返。
有窮後羿,因民之怨,拒之於河,弗許歸國。闕弟五人,作歌以怨之。太康失國,居陽夏。
解:夏史上記:太康即位,荒于逸樂,不以國事為念,只好在外面打獵,巡遊于河南地方,
洛水之外,流連百日,不肯回還。把朝廷政事都荒廢了,百姓禾稼都踐踏了。民皆嗟怨。
當時,有一個臣,叫做後羿,極善射。因民之怨,率領軍馬,手持弓矢,拒之於河上,不要他歸國。
其弟五人,恨他荒淫無道,壞了祖宗的基業。於是,作詩五章,稱述其祖大禹的訓詞以怨之。
謂之《五子之歌》。太康畢竟不得歸國。居於陽夏之地而死。
評:夫太康為啟之子,啟能繼禹之道,賢聖之主也。再傳太康,止以好尚遊畋一事,遂至失國。
父祖之德澤,皆不足恃矣。籲!可畏哉。
下篇〈狂愚覆轍〉
游畋失位, 脯林酒池, 革囊射天, 妲己害政,
八駿巡遊, 戲舉烽火, 遣使求仙, 焚書坑儒,
大營宮室, 女巫出入, 五侯擅權, 市里微行,
寵昵飛燕, 嬖佞戮賢, 十侍亂政, 西邸鬻爵,
列肆後宮, 芳林營建, 羊車游宴, 笑祖儉德,
金蓮布地, 捨身佛寺, 縱酒妄殺, 華林縱逸,
玉樹新聲, 剪綵為花, 游幸江都, 斜封除官,
觀燈市里, 寵幸番將, 斂財侈費, 便殿擊球,
寵幸伶人, 上清道會, 應奉花石, 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狂愚覆轍-01、遊畋失位
太康即位,荒逸,弗恤國事。畋獵于洛水之表,十旬弗返。
有窮後羿,因民之怨,拒之於河,弗許歸國。闕弟五人,作歌以怨之。太康失國,居陽夏。
解:夏史上記:太康即位,荒于逸樂,不以國事為念,只好在外面打獵,巡遊于河南地方,
洛水之外,流連百日,不肯回還。把朝廷政事都荒廢了,百姓禾稼都踐踏了。民皆嗟怨。
當時,有一個臣,叫做後羿,極善射。因民之怨,率領軍馬,手持弓矢,拒之於河上,不要他歸國。
其弟五人,恨他荒淫無道,壞了祖宗的基業。於是,作詩五章,稱述其祖大禹的訓詞以怨之。
謂之《五子之歌》。太康畢竟不得歸國。居於陽夏之地而死。
評:夫太康為啟之子,啟能繼禹之道,賢聖之主也。再傳太康,止以好尚遊畋一事,遂至失國。
父祖之德澤,皆不足恃矣。籲!可畏哉。
下篇〈狂愚覆轍〉
游畋失位, 脯林酒池, 革囊射天, 妲己害政,
八駿巡遊, 戲舉烽火, 遣使求仙, 焚書坑儒,
大營宮室, 女巫出入, 五侯擅權, 市里微行,
寵昵飛燕, 嬖佞戮賢, 十侍亂政, 西邸鬻爵,
列肆後宮, 芳林營建, 羊車游宴, 笑祖儉德,
金蓮布地, 捨身佛寺, 縱酒妄殺, 華林縱逸,
玉樹新聲, 剪綵為花, 游幸江都, 斜封除官,
觀燈市里, 寵幸番將, 斂財侈費, 便殿擊球,
寵幸伶人, 上清道會, 應奉花石, 任用六賊
帝鑑図説. 前 第1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5
帝鑑図説. 前 第2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6
帝鑑図説. 前 第3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7
帝鑑図説. 前 第4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288168
--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19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4.html#features/218
Donnerstag, 15. Februar 2018
陳雲:關於疫苗的問題
陳雲:關於疫苗的問題
陳雲:關於疫苗的問題,其實是個好簡單的科學與邏輯問題。
疫症是古老的,而疫苗已經發明好久,藥效穩定,例如天花、肺癆、麻疹之類的疫苗,接種一般沒問題。
疫症是不斷變種的,例如流感,而疫苗是新發明的、每年更改的,藥效及副作用又未經長期考驗,就要小心詢問醫生,看看是否需要接種。
病菌或病毒是新發現的,例如引起子宮頸癌的病毒,疫⋯⋯苗也是新發明的,就更要小心詢問醫生,不要輕舉妄動,隨便跟風。
Old germs + old vaccine = safe
New germs/virus + new vaccine = not really safe.
香港民間在吵吵鬧鬧,政府的醫生官員也支吾其詞。
問題在於,九七之後,香港人在學校缺乏理性和邏輯的訓練,輿論也收了錢,藥廠是大廣告商、大贊助人,令到輿論甚至醫學界都不提供清晰的通俗講法。
九七之後,香港的中學扼殺了專科的文史及科學教育,推出胡胡混混的通識科,結果就令到社會的理性被摧毀。
我受的是舊時代的教育。大家看了我的簡單邏輯,現在是否清楚好多了呢?
不要以為這是好容易的思考,你大概要有亞里士多德的能力,才可以做這種思考。
世上除了陳雲,還有誰可以冒著各方面惡毒攻擊破壞就業與生計的危險,這樣簡單講給你知道?
(圖片來源:網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5987747922225&set=a.469456247224.249505.589657224&type=3
陳雲:關於疫苗的問題,其實是個好簡單的科學與邏輯問題。
疫症是古老的,而疫苗已經發明好久,藥效穩定,例如天花、肺癆、麻疹之類的疫苗,接種一般沒問題。
疫症是不斷變種的,例如流感,而疫苗是新發明的、每年更改的,藥效及副作用又未經長期考驗,就要小心詢問醫生,看看是否需要接種。
病菌或病毒是新發現的,例如引起子宮頸癌的病毒,疫⋯⋯苗也是新發明的,就更要小心詢問醫生,不要輕舉妄動,隨便跟風。
Old germs + old vaccine = safe
New germs/virus + new vaccine = not really safe.
香港民間在吵吵鬧鬧,政府的醫生官員也支吾其詞。
問題在於,九七之後,香港人在學校缺乏理性和邏輯的訓練,輿論也收了錢,藥廠是大廣告商、大贊助人,令到輿論甚至醫學界都不提供清晰的通俗講法。
九七之後,香港的中學扼殺了專科的文史及科學教育,推出胡胡混混的通識科,結果就令到社會的理性被摧毀。
我受的是舊時代的教育。大家看了我的簡單邏輯,現在是否清楚好多了呢?
不要以為這是好容易的思考,你大概要有亞里士多德的能力,才可以做這種思考。
世上除了陳雲,還有誰可以冒著各方面惡毒攻擊破壞就業與生計的危險,這樣簡單講給你知道?
(圖片來源:網絡)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5987747922225&set=a.469456247224.249505.589657224&type=3
Labels:
CS6223,
EE3206/EE5805,
EE5412,
Kierkegaard 祁克果,
Tillich : 田立克--存在主義神學,
機戰music,
香港廣東話俗語字典
李容九:日韓合邦聲明書-1909
李容九:日韓合邦聲明書-1909
. . .
page 10
page 11
순종실록 3권, 순종 2년 12월 4일 양력 1번째기사 1909년 대한 융희(隆熙) 3년
일진회장 이용구가 일한 합방 성명서를 발표하다
李容九:日韓合邦聲明書-1909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zb_10212004_001
四日。 一進會長李容九, 稱以百萬會員聯名, 日、韓合邦聲明書, 發表於中外。 其文曰:
嗟! 我檀君四千年神聖歷史를 保有고 我太祖五百年創恢洪基에 奠居 二千萬國民同胞여! 國家는 獨立고 人民은 自由로 競爭舞臺에 翺翔 祖國精神이 二千萬腦裏에 充滿것은 固認바라。 若此等精神을 脫落야 他의 羇絆에 安고 人의 奴隷되기를 要야 阿附依賴만에 甘心自嗜은 紅奴黑蠻의 種旅이라도 猶恥라。
然이나 衡國勢變時機에 善能치못야 反히 沈淪의 毒을 吸受고 滅亡의 禍를 自招 末路에 陷야도 瞢然히 覺省치못은 譬컨 祖國精神은 腦裏에 充滿얏지만 已無及矣의 抱恨에 至지라。 今日의 狀態 此杞憂를 不可不抱 時라, 思라!
二千萬國民의 目前岌嶪 現狀은 果然如何가? 欲生不得生欲死不得死지라, 旣히 奴隷犧牲의 悲境에 墜落 今日에 坐야 過去를 推고 將來를 思면엇지 前途가 茫蒼고 晨光이 熹迷 感이 無리요? 此可謂天非不恤이나 惟人自取라。 甲午年에 日本은 日、淸戰役을 起야 巨億의 戰費를 消고 累萬의 戰士를 喪야 淸國의 羇絆을 脫却케고 我韓獨立을 確有지라。
그러 政治를 濁亂고 好誼를 排擊야 此萬世基礎를 能守치못은 我韓國人의 自取라。
竟히 日、露戰爭의 因果를 媒介야 日本의 損害 甲午에 十倍나되얏스나 我로여금 露人虎口의 一塊肉됨을 免케고 東洋全局의 平和를 維持에 努力지라。
이러 此善隣主義에 樂從치안코 反히 朝秦暮楚의 弊를 生야 遂히 外交權을 他에 讓與고 保護條約을 成立함에 至도 亦我韓人의 自招라。
日、韓의 關係가 已히 密接에 感情을 融和고 工藝를 師受며 文明의 模範을 寸取尺進것이어늘 反히 海牙問題를 生야 一大政變을 喚起고 七條約을 繼續成立도 亦我韓人의 自招라。 時勢一變以來殖産을 是懋生活을 是紓敎育을 是展知識을 是達케지 三年間에 張一事振一業지도못고 內 權利를 競爭고 外 暴匪가 猖獗야 人民의 生活은 朝夕을 不慮야 漸漸極度에 陷케도 亦我韓人의 自取라。 伊藤太師의 人民을 懷綏고 東宮을 輔導고 我韓을 爲여 殫勞을 難忘지라 然而海外哈爾賓變怪가 生을 因야 日本全國의 輿情이 沸騰야 對韓政策의 根本的解決을 主唱고 或
은 如何 危險을 喚起지 不知에 至케도 亦我韓人의 自取라。
自來我韓은 專制政治로 人民의 權利를 束縛고 不敢自由 民族인 故로 其自取 責任은 擔任얏다여도 可나, 過去를 推고 將來를 思면 安危存亡을 決코 民族의 責任에 歸다고 謂치못지라。 殷鑑不遠이라 越車旣覆을 戒것은 五百年宗社 邱墟에 歸고 二千萬의 生命은 孑遺가 無히 慘境에 陷지라。 今日이 何日인고? 外交一款을 旣히 讓與 結果로 財政이 我에 在가? 軍機가 我에 在가? 通信이 我에 在가? 法章이 我에 在가? 所謂條約은 一死物에 歸고 國氣民命은 駸駸然一死地에 自落얏니 今日에 昨日이 復來치안코 明日에 今日이 更無도다。
然則昨日에 不知今日니 今日에 不得不備明日이라。
嗟! 我二千萬國民腦裏에 充滿한 祖國精神을 奮야 大聲疾呼야 方今日本輿論의 主唱 根本的解決問題에 對야 防瀾息波야 我皇帝陛下와 大日本國天皇陛下의 天聽의 上徹 一團精誠으로 哀訴야 我皇室의 萬世尊崇基礎를 鞏固케고 我人民으로 一等待遇의 福利를 享有케고 政府와 社會로 益益發展케기로 主唱야 一大政治機關을 成立이 卽我韓의 保護라。
欲死不得死 我二千萬國民은 奴隷의 侮蔑을 脫고 犧牲의 困苦를 免케야 同等伍列에 立야 一新回甦야 前步를 試進고 實力을 養成면 前途의 快樂을 享有고 他日의 活路를 得것은 確然明瞭지라。
嗚呼라! 今日萬死一生의 路를 訴求것은 檀君四千歲의 歷史와 太祖五百年의 洪基인 宗廟社稷을 永奠고 神聖 民族을 安堵케 一片公心에셔 出이니 若其時機를 利用치아니면 天神이 必殛리라! 唯! 我二千萬國民에게 誓告야 此旨를 聲明홈。
- - -
仍呈上疏。 其文曰:
伏以臣等聞之, 人窮則反本。 故憂悲愁苦, 未嘗有不呼父母, 疾痛慘怛, 未嘗有不號天。 今陛下我二千萬同胞之父母, 而我三千里疆土之天也。
是以敢以所號天者, 號之於陛下, 以所呼父母者, 呼之於陛下, 臣等之分。 唯願陛下至仁至慈, 垂聖聽于不忠之言。 臣等之苦衷, 實有苦於死之苦何者?
欲死而不能死; 欲生而不能生也。 此不唯在臣等而獨然, 我二千萬同胞, 實欲死而不能死; 欲生而不能生矣。
蓋今以我大韓國, 擬之病人, 命脈之絶, 旣已久矣。 臣等之呼號, 徒抱死尸而慟哭也。 人謂之未死, 徒見死尸之猶尙生耳。
今我大韓國形勢, 豈得無似此乎? 外交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旨與隣邦議也; 財政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志與下臣謀也; 軍機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威, 用諸寇盜也; 法憲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仁, 加諸匹夫也。 百官有司, 分職掌政, 其登賢擇良者誰也哉?
陛下爲二千萬同胞臣民, 請淵鑑之, 臣等代二千萬同胞臣民, 請盡陳苦衷。 夫國民者, 與國生與國死, 固其所也。
然屢遭危急存亡之秋, 未曾一聞皇詔, 的確宣國民以死守。 陛下何不早使臣等與國死乎? 陛下之至仁, 豈忍見二千萬同胞胥共溘死靡有孑遺乎?
朝旣劓之, 夕又刖之, 將非具五刑之後, 則不許卽死也。 譬如蚯蚓, 苦于蟻屯, 宛轉熱沙之上, 其願一踏殺也久矣。
在昔西土之民, 哀訴其君曰: ‘與我自由, 否則與我死, 臣等豈敢求自由? 唯請死生, 唯陛下之命。 已陛下旣不忍賜死。’ 豈亦不忍賜生乎?
二千萬同胞臣民, 可謂臲卼困極矣。
《書》曰: ‘擇在帝心。’ 又曰: ‘念玆在玆。’ 唯陛下, 決擇之。 《易》曰: ‘困于石據于蒺藜, 入于其室, 不見其妻凶。’
甲午以降, 臣等熟察我國運, 每泣此爻象, 母乃天道之窮困至極乎? 何人事之不相周旋矣?
當彼日、淸交兵之秋也, 苟我之中正, 不惑乎宜執北向之禮, 與日本絶矣。 我若以之滅夷乎, 世界誰無亡國破家? 執禮死于正命, 足矣。
太祖高皇帝之訓曰: ‘北不失禮, 南不失信, 終紿祖訓, 其死也不亦榮乎?"
我旣一夕, 忽爾裂五百年禮服, 飄飄乎自眩于獨立之嘉號, 雖欲不困於石, 其可得哉?
其一聽日本旣昌言獨立也, 我陸無一寨兵, 海無一艦卒, 此豈國之可名焉哉?
宜一意聽於日本, 更始一新, 期于獨立之實行, 而事不出此, 郤疑以日本二三其德。 日本天皇陛下之寬仁大度, 不我聲討,
而兄第撫我而我, 不唯每事自失信, 寶蔑棄太祖高皇帝之聖訓, 獨恃其外交之詭變。 雖欲不據于蒺藜, 其可得哉?
故致國母之變, 山河含憤, 抑亦誰之故也乎? 或不國其國而播遷俄館于租界, 或宣言中立, 而喜外交之巧妙,
故日、俄約和先定, 我所服屬, 而我之見剝外交權, 抑亦誰之故也乎?
然廷臣未悟, 屢出詭計, 徼倖危機于萬一, 終以致海牙事件, 桃發禪位, 委政之不得已, 皆莫非失禮喪信自招之寇也。
孔子曰: "非所困而困焉, 名必辱; 非所據而據焉, 身必危。 旣辱且危, 危期將至, 安其可得見耶?’
嗚呼嗚呼! 臣等至今奉斯死尸, 安乎適歸哉? 蓋亦反其本而已矣。 曰禮曰信, 反我祖訓而已矣。
誠如是, 則外間輿論沸騰, 日、韓合邦新造一大帝國之議, 庶幾使二千萬同胞, 始知死處, 新得其生焉。
臣等請陳說其由。 夫檀、箕邈矣, 且不尙論, 已考之於兩國史蹟, 其人族之不可分二家也舊矣。
及日本兵與唐兵, 戰我白馬江, 敗績百濟, 終以亡。 韓、日遂各守其封疆, 然使聘相通, 農商相徙。
高麗導元兵, 侵日本, 屠其邊民也, 邊民怒稱復讎, 私艤兵船, 侵掠支那沿海, 我亦莫不歲蒙其餘毒。
於是乎始有倭寇, 然使我實扇斥倭之風, 在壬辰之役後。 若夫至于近代日本天皇陛下, 以其天縱, 膺開國之運, 楊萬世一系之祖, 德丕二千五百年,
建國之鴻業, 其信其義, 如山如斗。 我之不沒于淸, 始豈非天皇之德乎? 我之不入于俄, 亦豈非天皇之仁乎?
而我尙未戢斥倭之氣, 每報恩以怨, 徒事排日, 翻然而思之, 豈不禽獸之心乎? 幸今我輿論之傾注合邦, 可見民彝之漸覺唾天也。
且夫往古漢、唐, 逐我君置其郡縣也, 山東流民亡入我者, 非有關繫於本土, 開督府置軍屯, 山海萬里, 運轉不貲。 前積遠程之怨; 後受黷武之譏。
故武帝歌汾河; 太宗祭魏徵之碑。 當是時, 我半島祕來降去叛之策, 可以自保全已今也。
不然。 日本人之歸我土, 每歲以萬計, 皆有關係其本土, 而與我民人, 利害相通之端日繁矣。 加旃政治經濟運用, 皆收其手。
以此同居異治之勢, 駸至六七年後, 則將漸建新日本于我韓土我韓民, 何力善頡頏之? 以至陵遲數十年後, 彼主而我奴, 負者韓而騎者日矣。
陛下雖獨南面稱大韓國大皇帝, 無親出政, 則何手善援自陷之韓奴, 置之日人對坐之地哉? 例之歐 米人之亡人之國, 非歐 米人之亡之, 而其國人之自亡也。
而怨咨曰: ‘毋逝我梁, 毋發我笱, 公法有威矣。’ 幸而我之與日本, 本出同族, 未生枳橘之迥異, 今迨相䦧之未甚廓然撤其疆域,
痛剗除兩隣之樊籬, 俾兩民自由, 遊一政敎下, 均享同居同治之福利, 則誰辦此兄此弟焉? 矧以日本天皇陛下之至仁。
其化育我二千萬同胞, 善令爲同等之民也必矣。 然則欲生而弗能生者, 於是乎新得生; 欲死而弗能死者, 於是乎知死處矣。
反祖本而更始, 禮義誠信之俗, 蟬蛻保護, 劣等國民之名, 實一超而上新大帝國世界一等民族之列。 可謂曇華始開, 景星鳳凰相見也。
此非臣等二千萬同胞敢後陛下而先己利澤, 又非爲輕君爲重民之意。 夫大韓之不能爲大韓者, 由不珍其家珍。 故以雲浮幻現, 虛假而無一實也。
今自省反其本, 唯合禮與信, 以專注之於一方而已。 矧今日本皇室者, 剖判以來, 一胤無姓, 實萬國之所無匹。
維我皇室, 幸蒙殊遇, 得與日本皇室, 俱存亡, 則五百年必絶之祀郤續, 燄于萬世, 與日本, 天壤無窮矣。 此以必至之菑孼, 轉得無上景福者, 非耶?
故臣等言念結成合邦者, 所以擧檀、箕四千有載不磨之大典, 起羅、麗三千里疆不易之盤岱者。 若夫嬌于協約之浮文, 日自擠不測之深淵, 臣等弗取也。
綢繆須迨未雨, 逡巡所以噬臍, 唯陛下爲二千萬民命, 請速決行大事。
至其鬱興新國, 楷定東亞局勢, 利斷金于一天, 和蘭臭于萬邦之盛德大業, 則陛下與大日本國天皇陛下, 一其聖謨之所致, 臣等何敢贊于鴻圖?
臣等代二千萬民衆, 敢陳苦衷, 唯仰祝云, 宗社躋萬世不易之基, 願起于此, 唯伏祝云, 民人享一等同列之福, 願止於此。
臣容九等, 無任頞手翹足之赤誠。 臣李容九等, 誠惶誠恐昧死昧死叩頭泣血, 謹上聞。
- -
繼進長書于內閣。 其文曰:
謹上議于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閣下。 李容九等, 謹按我大韓國之位置, 由大日本帝國之扶護, 以保其安全, 若無復容杞憂。
然推之旣往, 考之將來, 我大韓國前途, 脩路悠遼, 轉有不禁殷憂。
挽近宇內大勢一變, 國際競爭, 增劇尤甚。 勝之者興; 敗之者亡。 此天演之理, 必至之勢。
印度、緬甸、瓜哇、比律賓之所以亡滅, 安南、暹羅之所以傾覆, 支那之所以衰頹, 未嘗有不是之由也。
如蔑有甲午之役, 大日本帝國之義, 克救我急; 甲辰之役, 大日本帝國之勇, 克排我亂, 則我大韓國宗廟社稷, 亦何以得有今日焉?
我大韓國之有今日, 一靡不由大日本帝國之扶護。 故韓、日協約, 擧我外交、軍事、司法三大權, 委任諸大日本帝國, 此亦所以保全我社稷, 扶持其宗本也。
然我如恃斯, 協約以謂可保無事太平於萬世者, 是知有今日, 而不知有明日者。 已寧知宇內大勢, 日動月移, 瞹時不息。
若一朝東亞之平和, 破列國之均勢, 壞以至顚, 頓我大韓國之位置, 則君臣流亡, 社稷爲墟之憂, 殷鑑不遠也。
近在緬甸、在安南、在瓜哇、在比律賓, 此李容九等之所以夙夜殷憂, 罔知攸措也。
李容九等, 上觀之天時, 下察之人事, 切之於我大韓國之前途, 保全我社稷民人, 可永遠之道, 唯在實行日、韓合邦而已矣。
如有別策者, 詭變之計, 非所以應於時務, 中於天道也, 請嘗試論之。 李容九等, 愼察大日本帝國對我之眞意, 曰甲午, 曰甲辰, 未曾貳其德, 方針一定, 終始無渝。
曰: ‘保全我韓國社稷民人也’; 曰: ‘擔保東亞大局之平和也’, 顒若其孚; 盎然其仁。
迺見日本天皇陛下, 禮我皇帝陛下及皇太子殿下之優渥恩愛, 瑩澈可以見矣。 然則我大韓國, 先在今日, 自我提言之。
君臣上下, 一德不疑, 以倚賴大日本國天皇陛下, 組成合邦, 日、韓一家, 俾我皇室, 永享萬世尊榮, 俾我人民, 共躋一等班列, 而我之信誓, 亦有如皦日矣。
大日本國天皇陛下之推誠, 若彼於我社稷乎, 必有天壤無窮之榮; 於我民人乎, 必有同化日昇之寵。 兩翼振身, 兩輪扶輿, 何憂乎邦權之或不振?
東亞局勢之致不可擔保哉? 夫我之與日本, 地理上相一致也; 人種上相一致也; 歷史上相一致也; 宗敎上相一致也; 文學上相一致也; 風俗上相一致也;
經濟上相一致也; 政治上相一致也。 分之弱木可撓; 合之儼然一大雄邦。 況乎日本, 旣先超入世界一等國列也。
在昔德乙聯邦分裂爲法郞西所蹂藉, 德乙聯邦統合, 稱霸歐洲大陸。
今者日、韓合邦者, 新以保全我社稷民人, 以深固東方安寧之根蔕, 擔保亞細亞局面之平和, 順應宇內之大勢也。
我大韓國之位置旣定, 大日本國之誠信, 旣感孚我二千萬民衆, 而世界列國之認容日、韓關繫, 決無挾議其間。 勳策振古無前, 鴻業唯此時爲然。
謹代表二千萬民衆, 上議閣下, 閣下請代表百僚, 執奏之天陛。 閣下亦首班臺門, 秉持鈞衡, 其於邦家安危之決也, 必同感李容九等之血衷矣。
李容九等, 無任芹誠之至。
又進願書于統監子爵曾禰荒助, 中外人心, 奮激聳動。
【원본】 4책 3권 39장 B면
【국편영인본】 3책 543면
【분류】 외교-일본(日本) / 인물(人物) / 외교-독일[德] / 외교-청(淸)
韓國文集叢刊 한국문집총간-朝鮮後期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450077
韓國學綜合DB-韓國歷代文集叢書 한국역대문집총서
http://db.mkstudy.com/zh-tw/
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10:/raid/ihp_ebook2/hanji/ttsweb.ini:::@SPAWN
朝鮮王朝-高宗實錄-純宗實錄-1863-1910
http://sillok.history.go.kr/id/wwa_12308002_001
李容九:日韓合邦聲明書-1909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zb_10212004_001
日韓合邦問題ニ關スル件
https://ja.wikisource.org/wiki/%E6%97%A5%E9%9F%93%E5%90%88%E9%82%A6%E5%95%8F%E9%A1%8C%E3%83%8B%E9%97%9C%E3%82%B9%E3%83%AB%E4%BB%B6
. . .
page 10
page 11
순종실록 3권, 순종 2년 12월 4일 양력 1번째기사 1909년 대한 융희(隆熙) 3년
일진회장 이용구가 일한 합방 성명서를 발표하다
李容九:日韓合邦聲明書-1909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zb_10212004_001
四日。 一進會長李容九, 稱以百萬會員聯名, 日、韓合邦聲明書, 發表於中外。 其文曰:
嗟! 我檀君四千年神聖歷史를 保有고 我太祖五百年創恢洪基에 奠居 二千萬國民同胞여! 國家는 獨立고 人民은 自由로 競爭舞臺에 翺翔 祖國精神이 二千萬腦裏에 充滿것은 固認바라。 若此等精神을 脫落야 他의 羇絆에 安고 人의 奴隷되기를 要야 阿附依賴만에 甘心自嗜은 紅奴黑蠻의 種旅이라도 猶恥라。
然이나 衡國勢變時機에 善能치못야 反히 沈淪의 毒을 吸受고 滅亡의 禍를 自招 末路에 陷야도 瞢然히 覺省치못은 譬컨 祖國精神은 腦裏에 充滿얏지만 已無及矣의 抱恨에 至지라。 今日의 狀態 此杞憂를 不可不抱 時라, 思라!
二千萬國民의 目前岌嶪 現狀은 果然如何가? 欲生不得生欲死不得死지라, 旣히 奴隷犧牲의 悲境에 墜落 今日에 坐야 過去를 推고 將來를 思면엇지 前途가 茫蒼고 晨光이 熹迷 感이 無리요? 此可謂天非不恤이나 惟人自取라。 甲午年에 日本은 日、淸戰役을 起야 巨億의 戰費를 消고 累萬의 戰士를 喪야 淸國의 羇絆을 脫却케고 我韓獨立을 確有지라。
그러 政治를 濁亂고 好誼를 排擊야 此萬世基礎를 能守치못은 我韓國人의 自取라。
竟히 日、露戰爭의 因果를 媒介야 日本의 損害 甲午에 十倍나되얏스나 我로여금 露人虎口의 一塊肉됨을 免케고 東洋全局의 平和를 維持에 努力지라。
이러 此善隣主義에 樂從치안코 反히 朝秦暮楚의 弊를 生야 遂히 外交權을 他에 讓與고 保護條約을 成立함에 至도 亦我韓人의 自招라。
日、韓의 關係가 已히 密接에 感情을 融和고 工藝를 師受며 文明의 模範을 寸取尺進것이어늘 反히 海牙問題를 生야 一大政變을 喚起고 七條約을 繼續成立도 亦我韓人의 自招라。 時勢一變以來殖産을 是懋生活을 是紓敎育을 是展知識을 是達케지 三年間에 張一事振一業지도못고 內 權利를 競爭고 外 暴匪가 猖獗야 人民의 生活은 朝夕을 不慮야 漸漸極度에 陷케도 亦我韓人의 自取라。 伊藤太師의 人民을 懷綏고 東宮을 輔導고 我韓을 爲여 殫勞을 難忘지라 然而海外哈爾賓變怪가 生을 因야 日本全國의 輿情이 沸騰야 對韓政策의 根本的解決을 主唱고 或
은 如何 危險을 喚起지 不知에 至케도 亦我韓人의 自取라。
自來我韓은 專制政治로 人民의 權利를 束縛고 不敢自由 民族인 故로 其自取 責任은 擔任얏다여도 可나, 過去를 推고 將來를 思면 安危存亡을 決코 民族의 責任에 歸다고 謂치못지라。 殷鑑不遠이라 越車旣覆을 戒것은 五百年宗社 邱墟에 歸고 二千萬의 生命은 孑遺가 無히 慘境에 陷지라。 今日이 何日인고? 外交一款을 旣히 讓與 結果로 財政이 我에 在가? 軍機가 我에 在가? 通信이 我에 在가? 法章이 我에 在가? 所謂條約은 一死物에 歸고 國氣民命은 駸駸然一死地에 自落얏니 今日에 昨日이 復來치안코 明日에 今日이 更無도다。
然則昨日에 不知今日니 今日에 不得不備明日이라。
嗟! 我二千萬國民腦裏에 充滿한 祖國精神을 奮야 大聲疾呼야 方今日本輿論의 主唱 根本的解決問題에 對야 防瀾息波야 我皇帝陛下와 大日本國天皇陛下의 天聽의 上徹 一團精誠으로 哀訴야 我皇室의 萬世尊崇基礎를 鞏固케고 我人民으로 一等待遇의 福利를 享有케고 政府와 社會로 益益發展케기로 主唱야 一大政治機關을 成立이 卽我韓의 保護라。
欲死不得死 我二千萬國民은 奴隷의 侮蔑을 脫고 犧牲의 困苦를 免케야 同等伍列에 立야 一新回甦야 前步를 試進고 實力을 養成면 前途의 快樂을 享有고 他日의 活路를 得것은 確然明瞭지라。
嗚呼라! 今日萬死一生의 路를 訴求것은 檀君四千歲의 歷史와 太祖五百年의 洪基인 宗廟社稷을 永奠고 神聖 民族을 安堵케 一片公心에셔 出이니 若其時機를 利用치아니면 天神이 必殛리라! 唯! 我二千萬國民에게 誓告야 此旨를 聲明홈。
- - -
仍呈上疏。 其文曰:
伏以臣等聞之, 人窮則反本。 故憂悲愁苦, 未嘗有不呼父母, 疾痛慘怛, 未嘗有不號天。 今陛下我二千萬同胞之父母, 而我三千里疆土之天也。
是以敢以所號天者, 號之於陛下, 以所呼父母者, 呼之於陛下, 臣等之分。 唯願陛下至仁至慈, 垂聖聽于不忠之言。 臣等之苦衷, 實有苦於死之苦何者?
欲死而不能死; 欲生而不能生也。 此不唯在臣等而獨然, 我二千萬同胞, 實欲死而不能死; 欲生而不能生矣。
蓋今以我大韓國, 擬之病人, 命脈之絶, 旣已久矣。 臣等之呼號, 徒抱死尸而慟哭也。 人謂之未死, 徒見死尸之猶尙生耳。
今我大韓國形勢, 豈得無似此乎? 外交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旨與隣邦議也; 財政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志與下臣謀也; 軍機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威, 用諸寇盜也; 法憲何在哉?
無可以陛下之仁, 加諸匹夫也。 百官有司, 分職掌政, 其登賢擇良者誰也哉?
陛下爲二千萬同胞臣民, 請淵鑑之, 臣等代二千萬同胞臣民, 請盡陳苦衷。 夫國民者, 與國生與國死, 固其所也。
然屢遭危急存亡之秋, 未曾一聞皇詔, 的確宣國民以死守。 陛下何不早使臣等與國死乎? 陛下之至仁, 豈忍見二千萬同胞胥共溘死靡有孑遺乎?
朝旣劓之, 夕又刖之, 將非具五刑之後, 則不許卽死也。 譬如蚯蚓, 苦于蟻屯, 宛轉熱沙之上, 其願一踏殺也久矣。
在昔西土之民, 哀訴其君曰: ‘與我自由, 否則與我死, 臣等豈敢求自由? 唯請死生, 唯陛下之命。 已陛下旣不忍賜死。’ 豈亦不忍賜生乎?
二千萬同胞臣民, 可謂臲卼困極矣。
《書》曰: ‘擇在帝心。’ 又曰: ‘念玆在玆。’ 唯陛下, 決擇之。 《易》曰: ‘困于石據于蒺藜, 入于其室, 不見其妻凶。’
甲午以降, 臣等熟察我國運, 每泣此爻象, 母乃天道之窮困至極乎? 何人事之不相周旋矣?
當彼日、淸交兵之秋也, 苟我之中正, 不惑乎宜執北向之禮, 與日本絶矣。 我若以之滅夷乎, 世界誰無亡國破家? 執禮死于正命, 足矣。
太祖高皇帝之訓曰: ‘北不失禮, 南不失信, 終紿祖訓, 其死也不亦榮乎?"
我旣一夕, 忽爾裂五百年禮服, 飄飄乎自眩于獨立之嘉號, 雖欲不困於石, 其可得哉?
其一聽日本旣昌言獨立也, 我陸無一寨兵, 海無一艦卒, 此豈國之可名焉哉?
宜一意聽於日本, 更始一新, 期于獨立之實行, 而事不出此, 郤疑以日本二三其德。 日本天皇陛下之寬仁大度, 不我聲討,
而兄第撫我而我, 不唯每事自失信, 寶蔑棄太祖高皇帝之聖訓, 獨恃其外交之詭變。 雖欲不據于蒺藜, 其可得哉?
故致國母之變, 山河含憤, 抑亦誰之故也乎? 或不國其國而播遷俄館于租界, 或宣言中立, 而喜外交之巧妙,
故日、俄約和先定, 我所服屬, 而我之見剝外交權, 抑亦誰之故也乎?
然廷臣未悟, 屢出詭計, 徼倖危機于萬一, 終以致海牙事件, 桃發禪位, 委政之不得已, 皆莫非失禮喪信自招之寇也。
孔子曰: "非所困而困焉, 名必辱; 非所據而據焉, 身必危。 旣辱且危, 危期將至, 安其可得見耶?’
嗚呼嗚呼! 臣等至今奉斯死尸, 安乎適歸哉? 蓋亦反其本而已矣。 曰禮曰信, 反我祖訓而已矣。
誠如是, 則外間輿論沸騰, 日、韓合邦新造一大帝國之議, 庶幾使二千萬同胞, 始知死處, 新得其生焉。
臣等請陳說其由。 夫檀、箕邈矣, 且不尙論, 已考之於兩國史蹟, 其人族之不可分二家也舊矣。
及日本兵與唐兵, 戰我白馬江, 敗績百濟, 終以亡。 韓、日遂各守其封疆, 然使聘相通, 農商相徙。
高麗導元兵, 侵日本, 屠其邊民也, 邊民怒稱復讎, 私艤兵船, 侵掠支那沿海, 我亦莫不歲蒙其餘毒。
於是乎始有倭寇, 然使我實扇斥倭之風, 在壬辰之役後。 若夫至于近代日本天皇陛下, 以其天縱, 膺開國之運, 楊萬世一系之祖, 德丕二千五百年,
建國之鴻業, 其信其義, 如山如斗。 我之不沒于淸, 始豈非天皇之德乎? 我之不入于俄, 亦豈非天皇之仁乎?
而我尙未戢斥倭之氣, 每報恩以怨, 徒事排日, 翻然而思之, 豈不禽獸之心乎? 幸今我輿論之傾注合邦, 可見民彝之漸覺唾天也。
且夫往古漢、唐, 逐我君置其郡縣也, 山東流民亡入我者, 非有關繫於本土, 開督府置軍屯, 山海萬里, 運轉不貲。 前積遠程之怨; 後受黷武之譏。
故武帝歌汾河; 太宗祭魏徵之碑。 當是時, 我半島祕來降去叛之策, 可以自保全已今也。
不然。 日本人之歸我土, 每歲以萬計, 皆有關係其本土, 而與我民人, 利害相通之端日繁矣。 加旃政治經濟運用, 皆收其手。
以此同居異治之勢, 駸至六七年後, 則將漸建新日本于我韓土我韓民, 何力善頡頏之? 以至陵遲數十年後, 彼主而我奴, 負者韓而騎者日矣。
陛下雖獨南面稱大韓國大皇帝, 無親出政, 則何手善援自陷之韓奴, 置之日人對坐之地哉? 例之歐 米人之亡人之國, 非歐 米人之亡之, 而其國人之自亡也。
而怨咨曰: ‘毋逝我梁, 毋發我笱, 公法有威矣。’ 幸而我之與日本, 本出同族, 未生枳橘之迥異, 今迨相䦧之未甚廓然撤其疆域,
痛剗除兩隣之樊籬, 俾兩民自由, 遊一政敎下, 均享同居同治之福利, 則誰辦此兄此弟焉? 矧以日本天皇陛下之至仁。
其化育我二千萬同胞, 善令爲同等之民也必矣。 然則欲生而弗能生者, 於是乎新得生; 欲死而弗能死者, 於是乎知死處矣。
反祖本而更始, 禮義誠信之俗, 蟬蛻保護, 劣等國民之名, 實一超而上新大帝國世界一等民族之列。 可謂曇華始開, 景星鳳凰相見也。
此非臣等二千萬同胞敢後陛下而先己利澤, 又非爲輕君爲重民之意。 夫大韓之不能爲大韓者, 由不珍其家珍。 故以雲浮幻現, 虛假而無一實也。
今自省反其本, 唯合禮與信, 以專注之於一方而已。 矧今日本皇室者, 剖判以來, 一胤無姓, 實萬國之所無匹。
維我皇室, 幸蒙殊遇, 得與日本皇室, 俱存亡, 則五百年必絶之祀郤續, 燄于萬世, 與日本, 天壤無窮矣。 此以必至之菑孼, 轉得無上景福者, 非耶?
故臣等言念結成合邦者, 所以擧檀、箕四千有載不磨之大典, 起羅、麗三千里疆不易之盤岱者。 若夫嬌于協約之浮文, 日自擠不測之深淵, 臣等弗取也。
綢繆須迨未雨, 逡巡所以噬臍, 唯陛下爲二千萬民命, 請速決行大事。
至其鬱興新國, 楷定東亞局勢, 利斷金于一天, 和蘭臭于萬邦之盛德大業, 則陛下與大日本國天皇陛下, 一其聖謨之所致, 臣等何敢贊于鴻圖?
臣等代二千萬民衆, 敢陳苦衷, 唯仰祝云, 宗社躋萬世不易之基, 願起于此, 唯伏祝云, 民人享一等同列之福, 願止於此。
臣容九等, 無任頞手翹足之赤誠。 臣李容九等, 誠惶誠恐昧死昧死叩頭泣血, 謹上聞。
- -
繼進長書于內閣。 其文曰:
謹上議于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閣下。 李容九等, 謹按我大韓國之位置, 由大日本帝國之扶護, 以保其安全, 若無復容杞憂。
然推之旣往, 考之將來, 我大韓國前途, 脩路悠遼, 轉有不禁殷憂。
挽近宇內大勢一變, 國際競爭, 增劇尤甚。 勝之者興; 敗之者亡。 此天演之理, 必至之勢。
印度、緬甸、瓜哇、比律賓之所以亡滅, 安南、暹羅之所以傾覆, 支那之所以衰頹, 未嘗有不是之由也。
如蔑有甲午之役, 大日本帝國之義, 克救我急; 甲辰之役, 大日本帝國之勇, 克排我亂, 則我大韓國宗廟社稷, 亦何以得有今日焉?
我大韓國之有今日, 一靡不由大日本帝國之扶護。 故韓、日協約, 擧我外交、軍事、司法三大權, 委任諸大日本帝國, 此亦所以保全我社稷, 扶持其宗本也。
然我如恃斯, 協約以謂可保無事太平於萬世者, 是知有今日, 而不知有明日者。 已寧知宇內大勢, 日動月移, 瞹時不息。
若一朝東亞之平和, 破列國之均勢, 壞以至顚, 頓我大韓國之位置, 則君臣流亡, 社稷爲墟之憂, 殷鑑不遠也。
近在緬甸、在安南、在瓜哇、在比律賓, 此李容九等之所以夙夜殷憂, 罔知攸措也。
李容九等, 上觀之天時, 下察之人事, 切之於我大韓國之前途, 保全我社稷民人, 可永遠之道, 唯在實行日、韓合邦而已矣。
如有別策者, 詭變之計, 非所以應於時務, 中於天道也, 請嘗試論之。 李容九等, 愼察大日本帝國對我之眞意, 曰甲午, 曰甲辰, 未曾貳其德, 方針一定, 終始無渝。
曰: ‘保全我韓國社稷民人也’; 曰: ‘擔保東亞大局之平和也’, 顒若其孚; 盎然其仁。
迺見日本天皇陛下, 禮我皇帝陛下及皇太子殿下之優渥恩愛, 瑩澈可以見矣。 然則我大韓國, 先在今日, 自我提言之。
君臣上下, 一德不疑, 以倚賴大日本國天皇陛下, 組成合邦, 日、韓一家, 俾我皇室, 永享萬世尊榮, 俾我人民, 共躋一等班列, 而我之信誓, 亦有如皦日矣。
大日本國天皇陛下之推誠, 若彼於我社稷乎, 必有天壤無窮之榮; 於我民人乎, 必有同化日昇之寵。 兩翼振身, 兩輪扶輿, 何憂乎邦權之或不振?
東亞局勢之致不可擔保哉? 夫我之與日本, 地理上相一致也; 人種上相一致也; 歷史上相一致也; 宗敎上相一致也; 文學上相一致也; 風俗上相一致也;
經濟上相一致也; 政治上相一致也。 分之弱木可撓; 合之儼然一大雄邦。 況乎日本, 旣先超入世界一等國列也。
在昔德乙聯邦分裂爲法郞西所蹂藉, 德乙聯邦統合, 稱霸歐洲大陸。
今者日、韓合邦者, 新以保全我社稷民人, 以深固東方安寧之根蔕, 擔保亞細亞局面之平和, 順應宇內之大勢也。
我大韓國之位置旣定, 大日本國之誠信, 旣感孚我二千萬民衆, 而世界列國之認容日、韓關繫, 決無挾議其間。 勳策振古無前, 鴻業唯此時爲然。
謹代表二千萬民衆, 上議閣下, 閣下請代表百僚, 執奏之天陛。 閣下亦首班臺門, 秉持鈞衡, 其於邦家安危之決也, 必同感李容九等之血衷矣。
李容九等, 無任芹誠之至。
又進願書于統監子爵曾禰荒助, 中外人心, 奮激聳動。
【원본】 4책 3권 39장 B면
【국편영인본】 3책 543면
【분류】 외교-일본(日本) / 인물(人物) / 외교-독일[德] / 외교-청(淸)
韓國文集叢刊 한국문집총간-朝鮮後期
http://www.krpia.co.kr/viewer/open?plctId=PLCT00005160&nodeId=NODE05450077
韓國學綜合DB-韓國歷代文集叢書 한국역대문집총서
http://db.mkstudy.com/zh-tw/
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10:/raid/ihp_ebook2/hanji/ttsweb.ini:::@SPAWN
朝鮮王朝-高宗實錄-純宗實錄-1863-1910
http://sillok.history.go.kr/id/wwa_12308002_001
李容九:日韓合邦聲明書-1909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zb_10212004_001
日韓合邦問題ニ關スル件
https://ja.wikisource.org/wiki/%E6%97%A5%E9%9F%93%E5%90%88%E9%82%A6%E5%95%8F%E9%A1%8C%E3%83%8B%E9%97%9C%E3%82%B9%E3%83%AB%E4%BB%B6
書經圖說-洪範-洪範九疇
書經圖說-洪範-洪範九疇
書經圖說-洪範-洪範九疇
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 -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于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
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面邦其昌。
凡厥正人,既富方穀;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時人斯其辜。于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于帝其訓。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
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兇。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兇。」
「八、庶徵:曰雨,曰陽,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兇,一極無兇。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陽若;曰晢,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陽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風若。曰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百穀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日月歲時既易,百穀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大正新脩大藏經テキストデータベース
http://21dzk.l.u-tokyo.ac.jp/SAT/index.html
Kanseki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https://www.kanripo.org/
欽定書經圖說-尚書-泰誓中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cin_ding_shu_jing_tu_shuo09.html#features/70
欽定書經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book/cin_ding_shu_jing_tu_shuo/190500_029.jpg
書經圖說-洪範-洪範九疇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cin_ding_shu_jing_tu_shuo10.html#features/12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1.html
毛詩品物圖考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mao_shih_pin_wu_tu_kao01.html
--
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10:/raid/ihp_ebook2/hanji/ttsweb.ini:::@SPAWN
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
http://ihparchive.ihp.sinica.edu.tw/ihpkmc/ihpkm?@@0.27628766070513855
傅圖珍藏善本圖籍書目資料庫
http://140.109.138.5/ttscgi/ttsweb?@0:0:1:fsndb2@@0.666750733867759
佛教石刻造像拓本資料庫
http://rub.ihp.sinica.edu.tw/~buddhism/index.html
傅圖整編史語所檔案目錄
http://www.ihp.sinica.edu.tw/ttscgi/ttsweb?@0:0:1:/home/tts/ttsdb/fsn@@0.6664970870357842
內閣大庫檔案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查詢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search.php
中國歷史地名查詢系統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hplname/
清代職官資料庫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officerc/officerkm2?@@0.07930176174743153
書經圖說-洪範-洪範九疇
惟十有三祀,王訪于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汨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 -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曆數。」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于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
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面邦其昌。
凡厥正人,既富方穀;汝弗能使有好于而家,時人斯其辜。于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于帝其訓。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庶民逆:吉。
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從、龜從、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兇。龜筮共違于人:用靜,吉;用作,兇。」
「八、庶徵:曰雨,曰陽,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兇,一極無兇。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陽若;曰晢,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陽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風若。曰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百穀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
日月歲時既易,百穀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兇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大正新脩大藏經テキストデータベース
http://21dzk.l.u-tokyo.ac.jp/SAT/index.html
Kanseki 漢籍リポジトリ 四庫全書
https://www.kanripo.org/
欽定書經圖說-尚書-泰誓中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cin_ding_shu_jing_tu_shuo09.html#features/70
欽定書經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book/cin_ding_shu_jing_tu_shuo/190500_029.jpg
書經圖說-洪範-洪範九疇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cin_ding_shu_jing_tu_shuo10.html#features/126
帝鑑圖說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di_jian_tu_shuo01.html
毛詩品物圖考
http://dahcr.ihp.sinica.edu.tw/ebook/mao_shih_pin_wu_tu_kao01.html
--
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c/hanjishilu?8:1938048126:10:/raid/ihp_ebook2/hanji/ttsweb.ini:::@SPAWN
史語所數位典藏資料庫整合系統
http://ihparchive.ihp.sinica.edu.tw/ihpkmc/ihpkm?@@0.27628766070513855
傅圖珍藏善本圖籍書目資料庫
http://140.109.138.5/ttscgi/ttsweb?@0:0:1:fsndb2@@0.666750733867759
佛教石刻造像拓本資料庫
http://rub.ihp.sinica.edu.tw/~buddhism/index.html
傅圖整編史語所檔案目錄
http://www.ihp.sinica.edu.tw/ttscgi/ttsweb?@0:0:1:/home/tts/ttsdb/fsn@@0.6664970870357842
內閣大庫檔案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index.html
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查詢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search.php
中國歷史地名查詢系統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hplname/
清代職官資料庫
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officerc/officerkm2?@@0.07930176174743153
Labels:
Tillich : 田立克--存在主義神學,
WebGL,
Ελληνική γλώσσα,
倫文敘全集--香港陳湘記圖書,
明治漢學,
曾胡治兵語錄,
機戰music
Abonnieren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