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tag, 26. April 2009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

陳寅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審查報告
中國文化

1. 此書上卷 寅恪曾任審查 。認為取材精審 , 持論正確 。自刊佈以來 , 評論贊許 , 以為實近年 吾國思想史之 有數著作 , 而信 寅恪前言之 非阿私所好 。 今此書 繼續完成 , 體例宗旨 , 仍複與 前卷一貫 。允宜 速行刊佈 , 以滿足 已讀前卷者之 希望 , 而使《 清華叢書》中得一美備之 著作 。 是否有當 , 尚乞鑒定是幸 ! 寅恪 於審查此書 之餘 , 並略述所感 , 以求教正 。

2. 佛教經典言 : " 佛為一大事 因緣 出現於世 。" 中國自秦以後 , 迄於今日 , 其思想之 演變歷程 , 至繁至久 。要之 , 只為一 大事因緣 , 即 新儒學 之產生 , 及其 傳衍而已 。此書于 朱子之學 多所發明 。昔閻百詩 在清初以辨偽 觀念 、陳蘭甫 在清季以 考據觀念 , 而治朱子之學 , 皆有所創獲 。今此書作者取 西洋哲學 觀念 , 以闡明 紫陽之學 , 宜其成系統 而多新解 。

3. 然新儒家 之產生 , 關於道教之 方面 , 如新安之學說 , 其所受影響 甚深且遠 。自來述之者 皆無愜意之作 。近日當盤大定 推論 儒道之關係 , 所說甚繁 ,(《 東洋文庫本》) 仍多未能解決之 問題 。 蓋道藏之 秘笈 , 迄今無專治之人 , 而晉 、南北朝 、隋 、 唐 、 五代數百年間 , 道教變遷 傳衍之始末 , 及其與 儒佛二家 互相關係之事實 , 尚有待於研究 。

4. 此則吾國思想史 上前修所遺之缺憾 , 更有俟於 後賢追補者也 。南北朝時 即有儒釋道三教之目 ;(北周 衛元嵩撰《 齊三教論 》七卷見《 舊唐書* 經籍志 》) 至李唐之世 , 遂成固定之 制度 。如國家有 慶典 , 則召集三教之學士 講論于 殿廷 , 是其一例 。故自晉至今 , 言中國之思想 , 可以儒釋道三教 代表之 。此雖通俗 之談 , 然稽之 舊史之事實 , 驗以今世之 人情 , 則三教之說 , 要為不易之論。

5. 儒者在 古代本為 典章學術所寄託之 專家 。李斯 受荀卿之學 , 佐成秦治 。秦之法制 實儒家一派學說之所附系 。《 中庸 》之 " 車同軌 , 書同文 , 行同倫 " , ( 即 太史公所謂 : " 至始皇乃 能並冠帶之倫 " 之倫 ) 為儒家理想之制度 , 而于秦始皇之 身而得以實現之也 。 漢承秦業 , 其官制 法律亦襲用 前朝 。遺傳至晉以後 , 法律 與禮經 並稱 , 儒家《 周官》之學說 悉采入法典 。

6. 夫政治 社會一切公私 行動莫不 與法典相關 , 而法典為儒家學說具體之實現 。 故二千年來 華夏民族 所受儒家學說 之影響最深最巨者 , 實在制度法律 公私生活之方面 ; 而關於 學說思想 之方面 , 或轉有不如 佛道二教者。

7. 如六朝士大夫號 稱曠達 , 而夷考其實 , 往往 篤孝義之行 , 嚴家諱之禁 , 此皆儒家之 教訓 , 固無預於 佛老之玄風者也 。釋迦之 教義 , 無父無君 , 與吾國傳統 之學說 , 存在之制度 無一不相衝突 。 輸入之後 , 若久不變易則決難保持 。 是以 佛教學說 能于吾國思想史 上發生重大久長 之影響者 , 皆經國人 吸收改造之 過程 。

8. 其忠實輸入不改本來面目者 , 若玄奘唯識之學,雖震盪一時之人心 , 而卒歸於消沈歇絕 。 近雖有人焉 , 欲燃其死灰 ; 疑終不能複振 , 其故匪他 , 以性質與 環境互相方 圓鑿枘 , 勢不得不然也 。 六朝以後之 道教 , 包羅至廣 , 演變至繁 。不以儒教 之偏重政治 社會制度 , 故思想上 尤易融貫吸收 。

9. 凡新儒家 之學說 , 似無不有 道教或與 道教有關 之佛教為之先導 。如天臺宗者 , 佛教宗派中 道教意義 最富之一宗也 。( 其創造者 慧思所作 誓願文 , 最足表現 其思想 。至於北宋 真宗時 日本傳來之《 大乘止觀法門》一書 , 乃依據《 大乘起信論 》者 。 恐系 華嚴宗盛後 ,天臺宗 偽託南嶽而作 。

10. 故此書只可 認為 天臺宗 後來受 華嚴宗 影響之史料 , 而不能 據以論南嶽之思想也 。) 其宗徒 梁敬之 與 李習之 之關係 , 實啟 新儒家開創之動機 。北宋之 智圓 提倡《 中庸 》, 甚至以僧徒 而號 中庸子 , 並自為傳以述其義 。 ( 孤山 (( 閒居編 》) 其年代猶在 司馬君實作《 中庸廣義 》之前 。( 孤山卒于 宋真宗 乾興元年 , 年四十七 )似亦于 宋代 新儒家為先覺 。

11.. 二者之間 其關係如何 , 且不詳論 。然舉此一例 , 已足見 新儒家 產生之問題 , 猶有未發之 覆在也 。至道教 對輸入之思想 , 如佛教 摩尼教等 , 無不儘量吸收 。 然仍不忘 其本來民族之地位 。既融成一家之說以後 , 則堅持 夷夏之論 , 以排斥 外來之教義 。 此種 思想上之態度 , 自六朝時 亦已如此 。雖似相反 , 而實足以相成 。 從來 新儒家 即繼承此種 遺業而能大成者 。

12. 竊疑 中國自今日以後 , 即使能 忠實輸入 北美 或 東歐之思想 , 其結局當亦 等於 玄奘 唯識之學 , 在吾國思想史上 既不能居最高 之地位 , 且亦終歸於 歇絕者 。其真能于 思想上 自成系統 , 有所創獲者 , 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 外來之學說 , 一方面 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 。

13. 此二種 相反而 適相成之態度 , 乃 道教之真精神 , 新儒家 之舊途徑 , 而二千年 吾民族 與 他民族思想 接觸史之 所詔示者也 。

14. 寅恪 平生為不古不今之學 , 思想囿于 咸豐同治之世 , 議論近乎 (曾)湘鄉 (張)南皮之間 , 承審查此書 , 草此報告 , 陳述所見 , 殆所謂 " 以新瓶而裝舊酒 "者 。 誠知 舊酒味酸 而莫肯售 , 姑注于 新瓶之底 , 以求一嘗 , 可乎 ?



Keine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