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twoch, 10. Mai 2017

陳雲:我最討厭政客講的一句話,是「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

陳雲:我最討厭政客講的一句話,是「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


陳雲:我最討厭政客講的一句話,是「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5197440862225



陳雲:我最討厭政客講的一句話,是「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



我二十幾歲的時候,也聽到這種話,心裡面是這樣想的:


「權在你手上,要玩弄、要虐待、要出賣,由你去做,你說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那麼現在就屬於你的囉,由你來出賣我囉。為什麼你不說,現在是屬於年輕人的?」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是那些準備出賣年輕人的人說的。



毛澤東以前就講過這種話,說什麼青年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世界總歸是屬於年輕人的。結果,中國的青年給他害死千萬。


年輕人啊,聽到中年和老人說「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請對他們說,請下來吧,我們不等未來了,現在就要屬於年輕人的,請你滾蛋,把錢給我,把權給我,滾蛋。


Wan Chin 這是我幾十年來最討厭的一句話。


--


 陳雲:I show you the top politics. 美國怎樣打北韓,幾時打北韓,視乎美國對於北韓的最佳結局盤算幾時可以得到。


美國最佳的北韓戰果是這樣的:美國三番四次催逼中共要解決北韓而中共不能解決的時候,美國就取得聯合國和北約的同意(聯合國不同意也沒所謂),



美國之後發導彈攻擊北韓軍事重地,美國要求中國在美國開戰之後協助災後重建,例如提供糧食、醫藥及能源援助,穩定局面。


-

陳雲:韓戰爆發,美軍開火,中共被視為北韓問題的製造者,被逼捲入及贖罪,提供陸軍入境維持秩序及災後經濟重建支援,香港的可能前景是怎樣?陳雲給大家推算一下。


    短期而言,是中共損失慘重,一方面要支援戰後的朝鮮,另外要應付美國提出的平衡貿易和匯率公平而損失經濟增長,波及香港經濟,投入樓市的資金會被抽走。在香港的紅色資金也因為中國前景不利而逃逸海外。


    中期而言,中國將被拖垮經濟而被逼放棄香港。如果中國經濟及政局迅速變壞,中國將陷入內亂甚至內戰,因為中國是核武國家,美國會介入,以《香港城邦論》推薦的中華民國大政奉還的方式,借助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體,在中國扶植維持穩定的政權,穩住中國。


台灣的省的地位會解凍(李登輝總統時期凍結台灣省的地位),變成中華民國的自治州(Free State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享有頗大的實然主權,等待大陸的中華民國變成華夏邦聯(Chinese Confederation)之後,台灣以完整的主權獨立,建立台灣共和國。


    後期而言,香港方面,視乎美國的安排,中國由於內亂,主權懸空,《中英聯合聲明》可以宣布失效,香港可以獨立建國,也可以在中共殘餘勢力與英美協商之後,由英國託管香港主權,香港短暫返回英國屬地狀態,


英國修訂《基本法》之後,將《基本法》當作香港臨時憲法,在此推行民主普選制度,建立如紐西蘭的自治領(dominion),加入英聯邦,情況有如陳雲在上次立法會選舉提出的永續基本法之後的情況,當然,到時香港人喪失自主權,任由中英美三方擺佈。


華夏邦聯建立之後,香港同時加入華夏邦聯。香港可向中國取得多一點內陸土地、外海和香港以南的群島,發展漁農業經濟及維持水域安全。


不論是獨立建立香港共和國還是託管於英國而成立香港自治領,到時香港財政虧損,精英人口流失,而且執政黨要全權負責香港,外面也有中共殘餘勢力及敵視香港的中國暴民,


香港元首和執政內閣遭受極大壓力,預計目前在香港牌面上的政壇人物會紛紛告退,政權會被逼落在陳雲手上,儘管當時陳雲已經在海外忙於設立境外香港人社區,也會被召回香港。不管陳雲接不接政權,將來的香港也會依照 《香港城邦論》 系列的內政來統治。


(按:如果戰爭期間北韓向中國發動導彈襲擊或派遣特工進入中國恐怖襲擊,局面會迅速進入後期狀態。)


Wan Chin 我一旦主政,會首先做三件事。


一、兌現城邦封號的承諾,給予有爵位者勳章、俸祿及等同王室的特權

二、召開人民法庭審訊賣港賊,彰顯人間正義

三、祭天祈福,推行禮治及仁政



如有可能,會建立君主立憲的政體,設立香港王室,或設立總統、總理制度,議會採用上下議院制,元首採用內閣提名、國會投票方式產生,地區設立市議會(市政局)管治地方政務,區議會制度取消(見《城邦主權論》)


香港站穩之後,將支援某些海外香港人社區取得特許市(charter city)的地位,鼓勵南洋的華人在當地國家成立華人自治州,建立海外香港邦聯。



Wan Chin 香港到時向美國借貸。要還幾代。

Wan Chin 我主政的時候,是在香港極之屈辱的狀態。

Wan Chin 到時港女會被美國大兵Hi到反西,我不妨預先告訴各位。情況好似英軍初期佔領新界,或美軍在日本投降之後佔領日本的時候。本土血統遭受干預,下一代的面貌會變得不像漢人。:-(

Wan Chin 青年新政策反、香港中產排擠陳雲,其實無所謂,到時一鋪清還,美軍入境,全部Hi Hi。

Wan Chin 能夠移民的,走得就好走啦。在境外觀望局勢好些。勿以為香港建國是什麼好東西,到時會非常屈辱。


纖以紋理細膩言,穠以色澤潤厚言;

水波之錦紋,春色之無邊;

深遠之谷,幽杳之境,偶覩霓裳羽衣女;

碧桃結滿樹,風和日麗,水濱多佳麗;


柳陰則以路曲而綠雲彌望,鳴鶯則如近鄰而軟語纏綿;

趁此佳境愈往探尋,愈能認識真趣處;

如日月之無盡,雖終古常見而景色恆新.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5175585427225


朝中社 : 不要再做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危險的言行


金哲3日發表題為  《不要再做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貿然言行》  的評論。


文章摘要如下:


或許是因為被最近美國高調的威脅恐嚇與轟隆的戰爭機械動音嚇壞了,臨近的大國內部連日傳來不諳事理、失去分寸的言論,使日趨尖銳的朝鮮半島局勢更加緊張。


被人認為代表中國党和政府正式立場的 《人民日報》 和 《環球時報》 最近發表幾篇評論聲稱朝鮮擁核威脅中國的國家利益,把朝中關係惡化的責任完全推給朝鮮,同時極力辯解中國對美國隨波逐流的卑鄙做法。


評論說,“朝鮮在距離中國邊界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搞核子試驗,威脅到中國東北的安全”, “朝鮮刺激東北亞局勢,給美國加強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部署提供了藉口”。


甚至詭稱反對朝鮮發展核導技術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就是為避免危及自身的戰爭也得強化對朝制裁。


更有甚者,悍然放出“中朝關係的主動權掌握在中國的手中”,如果朝鮮不願與中國軍事對立,就要在“長期孤立和另走一條國家安全道路之間”、中朝友誼和棄核之間作出抉擇的極為挑釁的妄言。


這是對朝鮮自主合法的權利、尊嚴和最高利益的嚴重侵害,也是具有悠久的友好歷史和傳統的善良鄰國露骨的威脅。


中國有些人大談東北三省的“核試災害”,只能暴露出中國不喜歡朝鮮核武高度化的內心。


至於中國政治家和媒體人動輒提到的“侵害國家利益”,反而朝鮮有更多的話要說。由於對方背信棄義的行動,國家戰略利益屢遭侵害的不是中國,而是朝鮮。


中國有人荒唐地主張朝鮮擁核加劇東北亞局勢,給美國加強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部署提供藉口,但美國的亞太支配戰略早在朝鮮擁核很久以前就開始啟動,其主要目標本來就是中國。


中國倒是應當老實承認長達70多年在反美對抗戰的第一線艱苦作戰,挫敗美國的侵略陰謀,為維護中國大陸的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的到底是誰,先向朝鮮表示感謝才合乎道理。


悍然胡扯傳統的中朝友好關係“當時契合了各國的利益”的愚昧無知的一些中國政治家和媒體人,應首先搞清楚歷史的本質後再來理論。


只要朝鮮不棄核,不僅加強對朝制裁力度,而且不惜使出軍事干涉手段的說法,不過是極為霸道的大國主義邏輯而已,即為了中國的利益,朝鮮的戰略利益乃至主權和生存權都要犧牲。


必須明白,不管是誰,決不能改變或搖動朝鮮為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擁核的路線。無論朝中友誼怎樣寶貴,朝鮮也不會拿如同生命的核武來交換或乞求。


毋庸贅述,朝鮮已是最強的核國家,有很多路可以選擇。


中國不要再無謂地企圖考驗朝鮮的忍耐的界限,而應當冷靜看待現實並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


中國要深思,現在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危險妄動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朝中社

-


朝中社 : 不要再做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危險的言行

朝中社 : 不要再做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危險的言行


金哲3日發表題為 《不要再做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貿然言行》 的評論。


文章摘要如下:


或許是因為被最近美國高調的威脅恐嚇與轟隆的戰爭機械動音嚇壞了,臨近的大國內部連日傳來不諳事理、失去分寸的言論,使日趨尖銳的朝鮮半島局勢更加緊張。


被人認為代表中國党和政府正式立場的《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最近發表幾篇評論聲稱朝鮮擁核威脅中國的國家利益,把朝中關係惡化的責任完全推給朝鮮,同時極力辯解中國對美國隨波逐流的卑鄙做法。


評論說,“朝鮮在距離中國邊界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搞核子試驗,威脅到中國東北的安全”, “朝鮮刺激東北亞局勢,給美國加強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部署提供了藉口”。


甚至詭稱反對朝鮮發展核導技術是中美兩國的共同利益,就是為避免危及自身的戰爭也得強化對朝制裁。


更有甚者,悍然放出“中朝關係的主動權掌握在中國的手中”,如果朝鮮不願與中國軍事對立,就要在“長期孤立和另走一條國家安全道路之間”、中朝友誼和棄核之間作出抉擇的極為挑釁的妄言。


這是對朝鮮自主合法的權利、尊嚴和最高利益的嚴重侵害,也是具有悠久的友好歷史和傳統的善良鄰國露骨的威脅。


中國有些人大談東北三省的“核試災害”,只能暴露出中國不喜歡朝鮮核武高度化的內心。


至於中國政治家和媒體人動輒提到的“侵害國家利益”,反而朝鮮有更多的話要說。由於對方背信棄義的行動,國家戰略利益屢遭侵害的不是中國,而是朝鮮。


中國有人荒唐地主張朝鮮擁核加劇東北亞局勢,給美國加強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部署提供藉口,但美國的亞太支配戰略早在朝鮮擁核很久以前就開始啟動,其主要目標本來就是中國。


中國倒是應當老實承認長達70多年在反美對抗戰的第一線艱苦作戰,挫敗美國的侵略陰謀,為維護中國大陸的和平與安全做出貢獻的到底是誰,先向朝鮮表示感謝才合乎道理。


悍然胡扯傳統的中朝友好關係“當時契合了各國的利益”的愚昧無知的一些中國政治家和媒體人,應首先搞清楚歷史的本質後再來理論。


只要朝鮮不棄核,不僅加強對朝制裁力度,而且不惜使出軍事干涉手段的說法,不過是極為霸道的大國主義邏輯而已,即為了中國的利益,朝鮮的戰略利益乃至主權和生存權都要犧牲。


必須明白,不管是誰,決不能改變或搖動朝鮮為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擁核的路線。無論朝中友誼怎樣寶貴,朝鮮也不會拿如同生命的核武來交換或乞求。


毋庸贅述,朝鮮已是最強的核國家,有很多路可以選擇。


中國不要再無謂地企圖考驗朝鮮的忍耐的界限,而應當冷靜看待現實並作出正確的戰略選擇。


中國要深思,現在亂砍朝中關係支柱的危險妄動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朝中社

明月有心,照來清夢;落花無語,捫遍空枝。




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是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

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是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33)


主體的社會主義理論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科學地闡明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及其勝利的必然性。


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在於,社會主義是切實體現社會人的本質要求的社會。換句話說,社會主義是很好地體現具有自主性、創造性和意識性的社會存在——人的本質要求和集體主義要求的社會。


首先,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在於人民群眾作一切的主人。也就是說,人民群眾是掌握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的主人,管理社會的主人。


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群眾是把國家政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社會的主人。在社會主義社會,通過革命政黨和受到其領導的真正的人民政權——社會主義政權,保障作為政治主人的人民群眾的地位。


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群眾是掌握生產資料的主人。由於在社會主義社會建立社會主義佔有關係,人民群眾成了掌握生產資料的主人。


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群眾不僅是掌握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的主人,也是管理社會的真正主人。由於人民群眾在社會主義社會掌握國家政權和生產資料,還受到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因此根據自己的要求,很負責地進行社會管理。


其次,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在於一切為人民群眾服務,也就是說,黨和國家的一切活動都服從於給人民群眾保障真正的政治自由和權利,讓他們享有富裕而文明的生活。


社會主義社會通過黨和國家的正確政策和人民性措施,給人民群眾全面保障自主而創造性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


在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群眾作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享受平等的政治自由和權利,每個人都加入政治組織,參加革命的組織生活,使自己的最寶貴的政治生命發光生輝。人民群眾在穩定的職業和文化衛生的勞動條件下,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享受平等而幸福美滿的勞動生活和物質生活。在黨和國家的指導和關照下,人民群眾成了先進思想文化的真正的創造者、享受者,造就成為具有自主的思想意識和豐富的創造能力的社會的人,盡情享受健康而豐富的文化情緒生活。


其次,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在於依靠人民群眾團結的力量不斷發展的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是以自主的思想意識發展的最高階段——社會主義思想為基礎,實現以領袖為中心的黨、軍隊和人民的渾然一體的社會,是具有最高發展能力的社會。在党和領袖的正確領導下,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教育工作,實行正確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式,從而更加鞏固全社會的統一團結,隨之社會主義也得到迅速的發展。


社會主義是優越的社會,但其優越性不是自然而然發揮出來的。


只有人民群眾在党和領袖的正確領導下具備高度的自主意識和創造能力,佔有社會主人的地位,盡到主人的作用,社會主義才能全部發揮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進而發展到人類的理想社會。


主體的社會主義理論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嶄新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


社會主義必將取得勝利,是因為社會主義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的指向和意志。


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自主的本質特點不可能改變,因此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的志向也不可能改變,因此社會主義必將取得勝利。


其次,社會主義必將取得勝利,是因為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社會過渡到以集體主義為基礎的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人只有形成社會的集體進行活動,才能生存和進步,只有依靠社會成員集體的合作,才能改造自然和社會,才能實現自主的要求。社會主義社會是以集體主義為基礎的社會。


最後,社會主義必將取得勝利,是因為在新舊鬥爭中新的東西獲勝,舊的東西滅亡,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建設社會主義的鬥爭是永遠消除舊剝削社會,建設符合人民群眾志向和要求的新社會的鬥爭,是破舊立新的鬥爭。在這一鬥爭過程中,舊的反動剝削社會被滅亡,新的先進的社會主義取得勝利,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社會主義的勝利是必然,但其勝利不是自然而然到來的。要想取得社會主義勝利,早日爭取最後勝利,就要人民群眾用資本主義的腐敗性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資本主義滅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的理論牢牢地武裝起來,使社會主義信念化、道德化。


由於主體的革命理論嶄新地科學地闡明社會主義的本質優越性及其勝利的必然性,因此人民群眾擁有了堅決擁護社會主義,早日爭取其勝利的強有力的思想武器。


- -



指明人類前進道路的自主旗幟(34)


主體的革命理論根據社會主義事業的本質要求,獨創地闡明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


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是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


佔領思想堡壘,就意味著把社會的所有成員造就成為具有自主的思想意識和高度的創造能力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人,而且把全社會變成用一個思想和革命的同志友愛牢牢地團結起來的政治思想上的統一體、和睦的大家庭。


佔領物質堡壘,則意味著建立對生產資料的單一的全民所有,為實現按需分配而發展生產力。


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的鬥爭,是在人的思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領域完全實現人民群眾的自主性的鬥爭。


要勝利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就要堅持這樣的原則:一邊使佔領思想堡壘的工作先行,一邊同時促進佔領兩個堡壘的工作。


佔領思想堡壘的工作和佔領物質堡壘的工作有著密切的關係。離開佔領思想堡壘的工作,就不能勝利創造社會主義社會的物質條件:沒有下大力量開展佔領物質堡壘的工作,就不僅不能實現人的物質生活要求,還不能勝利進行培養社會主義社會主體的工作。



為了完成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主體的革命理論闡明了戰略任務。


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的工作通過人的改造、自然改造和社會改造工作來實現:人的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工作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一貫堅持的戰略任務。


人的改造工作是從精神上、體力上把人造就成為更有力量的存在,從而加強革命主體的創造性工作,其基本任務是把社會的所有成員造就成為具有高度的自主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存在。在這裡重要的是,用自主的思想意識和社會主義思想武裝人,提高他們的科技知識水準和文化水準,以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改造自然的工作,是為了人的生存和社會發展,創造物質條件的創造性活動。


打造社會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的工作要以民族國家為單位進行,因此要建設自立民族經濟。只有建設依靠本國資源、技術和人民的力量自立發展的自立民族經濟,才能堅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主權,搞活民族經濟,給人民圓滿保障富裕而文明的物質文化生活。


改造社會的工作,是發展社會關係,以提高人民群眾的地位和作用的創造性活動。


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後進行的社會改造工作是不斷改進和完善社會關係,從而全面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關係的工作。其主要任務是隨著勞動群眾的思想文化水準得到提高,社會物質基礎得到鞏固,要消除工人階級和農民的階級差別,實現無階級社會,以革命的同志友愛和情義為基礎進一步鞏固人們的團結與合作,繼續發展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文化制度,從而全面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關係。


社會改造工作中最重要的是鞏固和發展政治制度。只有鞏固和發展政治制度,才能在整個社會生活中圓滿保障政治指導,才能搞好發展經濟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工作。


要建設和完成社會主義,就要堅持首先致力於人的改造工作,同時大力推進自然改造工作和社會改造工作的原則。


由於主體的革命理論把佔領思想堡壘和物質堡壘規定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並嶄新地闡明了佔領這兩個堡壘的戰略任務,因此具備了勝利建設和完成社會主義的正確的指標。



深山綠林,荒野茆屋,落日西沉,飛鳥歸巢,氣清空曠,深沉定著矣;

脫巾則浮顯,獨步當不定,以時聞鳥聲,櫬托出寂靜之境;

鴻雁不來,則雲山寥落,之子遠行,則情懷渺邈;

所思不遠,好似當前即是;若為平生,又覺握手如昨;

海風而櫬以碧雲,闊大浩瀚,狀廣美之沉著;

夜渚而兼以月明,幽靜明徹,形優雅之沉著;

在言語道斷之際,成為佳話,才是真沉著.



香屑集-清-黃之雋
https://www.kanripo.org/text/KR4f0047/


史記會注考證 by 瀧川龜太郎

史記會注考證 by 瀧川龜太郎








史記会注考証 : 太史公自序


《史記會注考證》為日本漢學家 瀧川龜太郎校勘當時日本流傳的中國宋代以前 《史記》的各種鈔本殘卷,並廣泛蒐集日本的研究成果以為注解,被視為研究 《史記》的權威作品。


瀧川龜太郎在〈史記總論〉自言1913年(大正2年) 在日本東北大學得 《史記正義》殘本時起意撰述,經過長年的考證編纂,於1934年(昭和9年)成書[1]。


主要參考的三家注解:

    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
    唐‧司馬貞:《史記索隱》
    唐‧張守節:《史記正義》


華夏建國論壇 170503 ep27 p1 of 2 學好中文,必讀《史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BZCEcTZMIY


漢文大系. 史記列傳 上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99878


漢文大系. 史記列傳 下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99879



駢文30種對句法@ 駢文學

駢文30種對句法@ 駢文學

駢文30種對句法@ 駢文學



一、單句對―又名「單對」,即單句相對,此為對仗,此為對仗之基礎,初學作對聯須作此對。 


例:坐視帶長,轉看腰細。(梁元帝〈蕩婦秋思賦〉)


二、偶句對:又名雙句對、隔句對、偶對,即第一句與第三句,第二句與第四句對。[1]


例: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王勃〈滕王閣序〉) 


例:七年遠謫,不知骨肉之存亡;萬里生還,自笑音容之改易。(蘇軾〈謝丁連周朝奉啟〉)


三、長偶對:二句以上相對者。


例:聖人之行法也,如雷霆之震草木;威怒雖聖,而歸於欲其生。


       人主之罪人也,如父母之譴子孫,鞭撻雖嚴,而不忍致之死。(蘇軾〈乞常州居住表〉)


四、異類對―又名「異名對」、「平頭對」、「普通平對」。即不同類之物相對。


例:鳳不去而恆飛,花雖寒而不落。(庾信〈謝趙王賚白羅袍袴啟〉)


案:「鳳」為動物,「花」為植物,不同類屬,故名異類對。


例:江山半壁,非仙人劫外之棋。


       金粉六朝,盡才子傷心之賦。(洪亮吉〈冬青樹樂府序〉)


案:江山屬地理門,金粉屬妝飾門,亦非同一類屬。一聯之中,兩邊文句之意義、詞性、平仄,必須力求工整,始合規格,如「青山」對「綠水」,「紅顏」對「白髮」,「胭脂」對「粉黛」,「名士」對「佳人」,「蝴蝶」對「杜鵑」,「佛國」對「仙都」。在一篇文章中,若字字均使之達於正切之標準,錙銖不爽,毫釐不差,非惟時力所不能許,亦且無此必要。故一班文家只求對仗之穩當,而不斤斤於對仗之正切,以免束縛既多,反傷文章之真美,如此之類謂之「平頭對」或曰「異類對」,以其為最平常之對法,故又稱為「普通平對」。此類對法在律詩及詞曲中最多且廣。


例:百縣聞風其解甲,三軍掬指笑爭舟。(陳含光〈感金陵近事詩〉腹聯)


其中「百縣」對「三軍」,「聞風」對「掬指」,「齊解甲」對「笑爭舟」,無論文意、詞性、平仄均極穩妥,然而縣對軍,風與指,甲與舟,雖同為名辭,但不同類屬,尚不能稱為正切,只能稱為穩妥,此乃平常之對法,故名為「平頭對」。


五、同類對―又名「正名對」、「的名對」、「正對」、「切對」、「合璧對」,即同類之物相對。如:


例:漢水之平途七百,江陵之遠道三千。(孔廣森〈長離閣詩集序〉)


例:蓮心自苦,梅子常酸。(吳錫麒〈熊母章太宜人七十壽序〉)


案:前聯句子中,「漢水」對「江陵」,「平」對「遠」,「途」對「道」,「七百」對「三千」。後聯上下句中,「蓮」對「梅」,「心」對「子」,「自」對「常」,「苦」對「酸」,其字義與詞性均相對工切,銖兩悉稱,故謂之「同類對」,較「異類對」嚴按詩文中之對仗,其上句用「天」,下句對「地」,上句用「春華」,下句用「秋實」,上句用「驕矜」下句對「謙遜」,上句用「明槍」下句對「暗箭」,此類對仗,無論字義,詞性、平仄,均甚穩妥,且極正切,故稱「正對」、「切對」,又恰如兩璧合一,故稱合璧對,在律詩中應用亦多,僅次於「異類對」,今舉二例如次:


例: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孟浩然〈題義公禪房詩〉)


例: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岑參〈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詩〉


六、方位對


例:鄭家淑媛,說詩義於泥中;王氏名姬,度歌聲於扇底。(陸繁弨〈小青焚餘序〉)


例:晨鐘一響,聲動南天;學子三千,歡騰北地。〈婁良樂〈師大校慶頌詞〉〉


 七、當句對


例: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旋圃而無階。(武則天〈夏日遊石淙詩序〉)


案:「圓嶠」對「方壺」,「金臺」對「玉闕」,皆各自為對。


例: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王勃〈滕王閣序〉)


案:騰蛟對起鳳,紫電對青霜,皆各自為對,宋人洪邁《容齋隨筆》云:「唐人詩文,或於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蓋起於《楚辭》蕙蒸蘭藉、桂酒瓊漿、桂櫂蘭枻,斲冰積雪。自齊梁以來,江文通庾子山諸人亦如此,王勃〈宴滕王閣序〉一篇皆然,若:襟三江、帶五湖;控蠻荊、引甌越;龍光牛斗、徐孺陳蕃;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鶴汀鳧渚、桂殿蘭宮;鐘鳴鼎食之家、青雀黃龍之舳;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天高地迥、興盡悲來;宇宙盈虛、邱墟已矣之類是也。」


八、虛字對―又名虛詞對


例:宋微子之興悲,良有以也, 袁 君山之流涕,豈突然哉。(駱賓王〈為武后臨朝移諸郡縣檄〉)


例:惟不聽良友之言,以致此耳;抑豈料征人之苦,有如是耶。(陳球〈燕山外史〉)


九、實字對―完全由實字所組成之對仗


例:鄭婉秦妍,燕姬趙女。(黃之雋〈香屑集自序〉)


例:儒林學士, 文籍 先生。(吳錫麒〈徵 黃太 君貞節詩啟〉)


例: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見綸見宿詩〉)


十、有無對


例:叢台有霜,殘月無影(洪亮吉〈傷知己賦序〉)


例:無向日之萱花,有病風之樁樹。(曾燠儀〈徵張孝女廟碑〉)


十一、疊字對―又名連珠對


例:日黯黯而將暮,風騷騷而渡河。(梁元帝〈蕩婦秋思賦〉)


例: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柏按香檀。(歐陽炯〈花間集 序〉)


十二、數字對


例:自蜀徂京,幾四千里;攜孥去國,蓋二十年。(蘇軾〈謝賈朝奉啟〉) 


例:蟾圓天上,纔得三百六十回;蟲劫人間,何啻百千萬億數。(成惕軒〈山房對月記〉)


 十三、渾括對―凡上下聯文意相對,而字面或音調對仗不工整者屬之。


 例:乞 食 餓 鴟 之 餘,寄 命 東 陵 之 上。(汪中〈自序〉)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案:上句用莊子〈秋水篇〉鷂鷹嚇雛事,言己賤如餓鴟,以腐鼠為美味,不能如鵷雛之高潔也。下句用盜跖死於東陵事,言己行險求生,直若道跖,取敗無時也。「乞食」與「寄命」,「餓鴟」與「東陵」,無論文意、平仄,均不能成對,但若以整句文意觀之,則勉強可對,此種字面對仗不工,平仄亦不甚調和,而須以整句意義為著眼點,勉強成對者,謂之渾括對,六朝末期以前與六朝末期以後宗法六朝者之作品,對仗多不工整,均屬此種。詩人以此法做對者亦多有之。


例: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杜甫〈詠懷古跡詩〉)


例:聽 漁 父 之 鼓 枻,思 游 女 之 解 佩。(汪中〈漢上琴臺之銘序〉)


          仄       仄        仄       仄


案:汪中〈漢上琴台之銘序〉上,句用《楚辭‧漁父》屈原見漁父事,下句用葛洪《神仙傳》鄭交甫江湄遇二仙女事。「漁父」與「游女」,「鼓枻」與「解佩」文意雖可相對,而平仄不調,此種重視內容,犧牲音調之對仗,亦謂之「渾括對」。 


十四、彩色對


例:秋縈翠眉斂,啼多紅粉漫。(梁元帝〈蕩婦秋思賦〉) 


例:詞傳黃絹,譜寫烏絲。(陳球《燕山外史》)


 十五、成語對


 例:義重於生,雖匹夫不可奪志,士失其守,或一言幾於喪邦。(齊愈〈書張邦昌字送御史台責詞〉)


案:「匹夫不可奪志」,見《論語‧子罕篇》,「一言幾於喪邦」見《論語‧子路篇》,惟文字略有變易耳。


例:蕩蕩乎無能名,雖莫見宮牆之美;欣欣然有喜色,咸豫聞管籥之音。(孫覿〈代高麗國王謝賜燕樂表〉)


案:首句見《論語‧泰伯篇》,三四兩句均見《孟子‧梁惠王篇》。成語之大量移以入聞,蓋始於宋人,相沿成習,遂為宋四六文之一大特色,其手法高妙者,輒能食骨而化,推陳出新,絕不露一絲痕跡,為駢體文別開另一新境界。


--------------------------------------------------------------------------------


[1] 按一聯之中,第一句與第三句成對,第二句與第四句成對者,謂之「偶句對」,以為「單句對」之雙倍也。此法與「單句對」在駢文中應用最多、最廣,觸目皆是。在詩中,律詩因受律詩之限制,極為少見,惟古詩及絕句稍多。例如李白〈長干行〉:「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五月西風啟,想對發揚子。」杜甫〈醉時歌〉:「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甲第紛紛厭粱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


十六、     聯綿對―亦作「聯緜對」、「連綿對」。


例:長煙苒惹,尚悄悄以在眸,餘馥葳蕤,亦倀倀而度日。(黃之雋〈香屑集自序〉)


案:「苒惹」,綿長貌。「葳蕤」,盛貌,均為兩字連綴而成一詞,下例亦同。


例:嚮時臨笛,都成慷慨之聲;落月屋梁,但見淒涼之色,(成惕軒〈哭 李漁叔 教授文〉)


案:字之聯綴成義者曰聯綿字,約可分為三種


(1)雙聲之字,如「寥落」、「流連」、「踴躍」、「鴛鴦」等是。


(2)疊韻之字,如「童蒙」、「徘徊」、「優游」、「淒迷」等是。


(3)非雙聲疊韻之字,如「寂寞」、「蟋蟀」、「依稀」等是。


十七、     雙聲對―凡字之聲母相同者謂之雙聲。


例:慣例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左右悲兒垂淚兮,涕流離而縱橫。(司馬相如〈長門賦〉)


案:「慷慨」雙聲;「流離」雙聲。


例:盧龍之徑,於彼新開,銅駝之街,於我長閉。(徐陵〈與北齊尚書令求還書〉)


案:「盧龍」雙聲;「銅駝」雙聲。


十八、     疊韻對―凡字之韻母相同者謂之疊韻。


例:聲易淒迷,寡母千絲之淚,光何慘淡,貧家一盌之燈。(吳錫麒〈洪稚存同年機聲燈影圖序〉)


案:「淒迷」疊韻,「慘淡」疊韻。


例:鳥間關而共嬌,鵲聯翩而不定。


案:「間關」疊韻,「翡翠」疊韻。


十九、     雙聲疊韻對


例:效包胥之慟哭,慷慨登臺;賦宋玉之〈大招〉,旁皇生祭。(洪亮吉〈冬青樹樂府序〉)


案:「慷慨」雙聲,「旁皇」疊韻。


二十、     疊韻雙聲對


例:飄颻餘雪,入簫管以成歌;皎潔清冰,對蟾光而寫鏡。(蕭統〈大簇正月啟〉)


案:「飄颻」疊韻,「皎潔」雙聲。


例:披莊子之七篇,逍遙物外;玩老氏之兩卷,恍惚懷中。(蕭統〈林鍾六月啟〉)


案:「逍遙」疊韻,「恍惚」雙聲。


二十一、流水對―凡上下聯意義相貫串不可分割者屬之。


例: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左傳‧隱公十一年》)


例:惟漢室上繼三代之盛,而班史自成一家之書。(歐陽修〈謝賜漢書表〉)


案:流水對在近體詩中時時可見,此乃我國古典文學登峰造極,出神入化之作,茲舉例如下:


例: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李白〈送友人詩〉)


例: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杜甫〈野望詩〉)


例: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李商隱〈南朝詩〉)


案:反覆雒誦,良多趣味。以杜詩而言,上句言晚年病魔纏身,是因。下句言無功報答朝廷,是果。兩句詩意自然貫串,有如流水,不可分割。而其關鍵所在,則全在「惟將」與「未有」兩組虛詞之運用。此為詩文中最標準之流水對。



胡震亨《唐音癸籤》:「嚴羽卿以劉慎虛『滄浪千萬里,日夜一孤舟』為十字格。劉長卿『江客不堪頻北望,塞鴻何事又南飛』為十四字格。謂兩句只意也,蓋流水對耳。」所言甚是。惟駢文受格式之限制,鑄句不易,故作者較少耳。


二十二、回文對


例:春草暮兮秋風驚。秋風罷兮春草生。(江淹〈恨賦〉)


例: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梁元帝〈蕩婦狄思賦〉)


案:回文有廣狹二義,廣義之回文,只須詞意回環,而無須往復成句,如前舉二例是也。狹義之叫文,則須往復成句,讀之無不可通者。如王融〈春遊詩〉:「池蓮昭曉月,幔錦拂朝風。」無名氏聯語:「落月寒窗梅映雪,清波遠岸柳生煙。」「晴波碧柳春歸燕,細雨紅窗晚落花。」是也。狹義之回文對,駢文絕難產生。


二十三、巧對


例:搏羊角而高翥,浩若無津;附驥尾以上馳,邈焉難託。(駱賓王〈上司列太常啟〉)


例:三光日光星。四詩風雅頌。(岳珂〈桯史〉)


案:此類對句,極不易得,故曰「巧對」,元兢《髓腦》謂之「奇對」。今人有以「王壬秋」對「卜子夏」,「中南海」對「右北平」者,亦極工巧。


二十四、雙擬對


例:林慚無盡,澗愧不歇。(孔稚珪〈北山移文〉)


例:明月有心,照來清夢;落花無語,捫遍空枝。(徐枕亞《玉梨魂》第四章)


案:修辭學有擬人法(Personification),亦稱人格化。部將人類以外之物賦予人性,亦有喜怒哀樂之感情,此法頗為一般作家所喜用。例如:


例: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詩〉)


例:有情皓月憐孤影,無賴閒花照獨眠。(黃景仁〈綺懷詩〉)


例: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吳文英《浣溪沙詞》)


以及詞章家所常用之「花笑」、「雲愁」、「蜂悲」、「蝶怨」等均是。其著眼點無非在變死句為活句,化無情為有情,使人間處處充滿感情,而形成個有情世界。


二十五、懸橋對


例:伯牙絕絃於鍾期。痛知音之難遇。


    仲尼覆醞於予路。傷門人之莫逮。(曹丕〈與吳質書〉)


例:窮途異縣。非無阮籍之悲。


    歧路他鄉。誠有楊朱之泣。(蕭統〈中呂四月啟〉)


案:上舉二例,依其形式,應屬「偶句對」,其正常句型應分別作:


例:伯牙絕絃於鍾期。痛知音之難遇。


    仲尼覆醞於子路。傷門人之莫逮。


例:窮途異縣,非無阮籍之悲。


    歧路他鄉,誠有暢株之泣。


而作者卻將事分為兩截,各以性質相同者歸為聯。無以名之,姑稱之為「懸橋對」。茲再舉一例,以備參酌,並供觀賞:


例:若豐藻克瞻,風骨不飛。  


    則振采失鮮,負聲無力。(《文心雕龍‧風骨篇》)


其正常句型應分別作:


例:若  豐藻克瞻, 則  振采失鮮;


  (若)風骨不飛,(則)負聲無力。(《文心雕龍‧風骨篇》)


二十六、借對


例:以彼天爵,鬱為人龍。(沈約〈司徒謝朏墓誌銘〉)


案:天爵謂天然之尊貴,指品德。詳《孟子‧告子篇》。人龍,即人中龍;喻人傑,見《晉書‧宋纖傳》


例:雁行攸序,龍作簡才。(江總〈陸尚書誄〉)


案:上句喻百官朝列班次有序也,下句喻才華之傑出者。又案:「借對」係不得已而為之,以常例而言,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為正常之對法。惟對仗既然須斑工整,則其條件當極為嚴苛,例如名詞(Nonu)中有專有名詞(proper noun)與普通名詞(Common nonu)之分,以性質相同者為對,始稱工巧。若上聯為專有名詞,而下聯適無專有名詞與之匹對時,則以普通名詞替代之,以解救其造對之困難,此則借對之所由生也。


二十七、假對


例:自朱耶之狼狽,致赤子之流離。(沈括《夢溪筆談》引)


案:朱耶亦作朱邪,唐時西突厥部族之號,世居沙陀,以朱邪為姓.歸唐後賜姓李,即五代後唐李氏之先,赤子喻人民,見《漢書‧龔遂》傳。「朱」對「赤」「耶」對「子」是為假對。假對產生之原因與「借對」略似。


又案:「狼狽」,俱獸名,此作肆惡解。「流離」,梟別名,此作轉徙離散解。「狼狽」與「流離」用作動詞固可相對,用作名詞,亦可相對,吾國文字運用之妙,於此可見一斑。


例:白帝徂秋,黃金勝友(駱賓王〈冒雨尋菊序〉)


案:白帝,五天帝之一,在西方,為司秋之神。黃金勝友,即良友。《周易‧繫辭》:「三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二十八、虛實對


例:愧無橫草之工,坐見覆盂之泰。(柳宗元〈為裴中丞賀東平表〉)


案:橫草之功,謂戰功也。見《漢書‧終軍傳》,乃人所共見者,是為「實」。覆盂,喻安定見《漢書‧東方朔傳》,乃抽象之詞,是為「虛」,以虛事對實事,或以實事對虛事,俱屬「虛實對」其原理亦與「借對」略同。


例:聚古今之精英,實治亂之龜鑑(蘇軾〈乞校正陸宣公奏議劄子〉)


案:物之純美者曰精英,是為「實」,龜即龜甲,以卜吉凶,鑑為銅鏡,能辨美醜,故用作鑑察參考之意,是為「虛」。


二十九、蹉對


例: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楚辭‧九歌‧東皇太一》)


案:「蕙肴蒸」當作「蒸蕙肴」以與「奠桂酒」相對,今倒用之,則語勢矯健,是為顛倒對。


例:春與猿吟,秋鶴與飛(韓愈〈柳州羅池廟碑〉)


案:「秋鶴與飛」當作「秋與鶴飛」以與「春與猿吟」相對,而韓氏亦倒用之,其模擬楚辭,至為明顯。


又案:「蹉對」原非對偶之正法,就對句組織之原理而言,苟非逐字相對,即不能成為對偶。但自被《楚辭》偶然拈出之後,酷嗜詭異者遂競相襲用,卒成風尚。



魏慶之《詩人玉屑》引《藝苑雌黃》云:「僧惠洪《冷齋夜話》載介甫詩云:「春殘葉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盞疏。」以「密」字對「疏」,以「多」字對「少」,交股用之,所謂蹉對法也。」


又案:沈括《夢溪筆談》:「韓退之集中〈羅池廟碑銘〉有「春與猿吟兮,秋與鶴飛。」.石刻乃「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



古人多用此格,如《楚辭》:「吉日兮辰良。」又:「蕙殽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蓋欲相錯成文,則語勢矯健耳。杜子美詩:「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悽老鳳凰枝。」此亦語反而意全。」又案:李商隱詩:「裙拖六幅湘江水,鬢掩巫山一段雲。」亦緣於愛奇而故使顛倒為對也。



三十、     互文對


例:孤臣危涕。孽子墜心。(江淹〈恨賦〉)



案:文選李善注:「心當云危,涕當云墜,江氏愛奇,故互文以見義。」


例:意奪神駭,心折骨驚。(江淹〈別賦〉)


案:心可驚而不可折,骨可折而不可驚,亦是互文。惟此既是互文對,亦是當句對。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


1.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

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大力無敵為雄,元氣未分曰渾;

浩大之用顯現於外,真實之體充滿於內;

必須復還空虛,才得入於渾然之境;

不是可以一朝襲取的,必積強健之氣才成為雄;

具於內者,至備乎萬理而無不足;

斯發於外者,也就塞於天地之間,自成一家,橫絕太空,而莫與抗衡了;

荒荒油雲,渾淪一氣;寥寥長風,鼓盪無邊;

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得其環中,理之圓足混成無缺,如太極然;

持而往之,不見其強,引之使來,浩然無量;渾化無迹,氣勢充裕.


--


2.沖淡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

閱音修篁,美曰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天沖有風,海深生波;

發纖濃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

平居澹素,以默為守,涵養既深,天機自合;

以陰陽會合沖和之氣為飲,

鶴本澹逸之品,而又獨飛,則與之俱者,其氣象可近乎沖淡;

猶如春風拂面,襟袖飄揚;

修竹幽靜,時有清音,心賞其美,神與之契;

惠風篁音,無心遇之,似亦不見其幽深;但有意即之,却又愈覺其

稀寂而莫可窺尋;詩家沖淡之境,可遇而不可求.

沖淡情境,即使偶有形迹相似;然而握住在手,卻已遠離矣.


--


3.纖穠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

柳陰路曲,流鶯比鄰。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纖以紋理細膩言,穠以色澤潤厚言;

水波之錦紋,春色之無邊;

深遠之谷,幽杳之境,偶覩霓裳羽衣女;

碧桃結滿樹,風和日麗,水濱多佳麗;

柳陰則以路曲而綠雲彌望,鳴鶯則如近鄰而軟語纏綿;

趁此佳境愈往探尋,愈能認識真趣處;

如日月之無盡,雖終古常見而景色恆新.

 --


4.沉著

綠林野屋,落日氣清。脫巾獨步,時聞鳥聲。鴻雁不來,之子遠行。

所思不遠,若為平生。海風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深山綠林,荒野茆屋,落日西沉,飛鳥歸巢,氣清空曠,深沉定著矣;

脫巾則浮顯,獨步當不定,以時聞鳥聲,櫬托出寂靜之境;

鴻雁不來,則雲山寥落,之子遠行,則情懷渺邈;

所思不遠,好似當前即是;若為平生,又覺握手如昨;

海風而櫬以碧雲,闊大浩瀚,狀廣美之沉著;

夜渚而兼以月明,幽靜明徹,形優雅之沉著;

在言語道斷之際,成為佳話,才是真沉著.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文選(南朝梁)蕭統 (唐)李善注
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0zmwx/index.htm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復莊駢儷文榷(清)姚燮撰

駢雅訓籑(明)朱謀● 撰

理瀹駢文(清)吳師機撰, 棕亭駢體文鈔(清)金兆燕撰

有正味齋駢體文(清)吳錫麒撰

師伏堂駢文二種(清)皮錫瑞撰,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輯


崇雅堂駢體文鈔 (清)胡敬撰,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屠寄輯

國朝駢體正宗 (清)曾燠輯, 國朝駢體正宗續編(清)張鳴珂輯

御定駢字類編(清)聖祖仁皇帝

御定駢字類編(清)吳士玉,(清)沈宗敬, 駢儷文(清)孔廣森撰

駢字分箋(清)程際盛撰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 張文襄公駢文(清)張之洞撰

佩弦齋文存佩弦齋駢文存佩弦齋詩存(清)朱一新撰


駢文類苑「皇朝」(清)姚燮、張壽榮, 邃懷堂駢文牋註 袁翼、朱舲,文莫室駢文(清)王樹枬, 越縵堂駢體文(清)李慈銘、曽之撰

酌雅堂駢體文集 徐壽基

六官駢萃 張蔚春, 訓蒙駢句

六朝麗指 -孫徳謙


連珠-鈕琇 : 竹連珠 - 昭代叢書, 鈕琇 :    臨野堂詩文集29卷, 連珠-陳濟生 : 廣連珠- 昭代叢書,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連珠-艷體連珠 清 吳江閨秀 葉小鸞瓊章 著,連珠-續艷體連珠 明-沈宜修 撰


文心雕龍

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

    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時古對類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2350




六朝文絜 59. 石帆銘:鮑照

六朝文絜 59. 石帆銘:鮑照





《卷十 石帆銘》 作者:鮑照


   應風剖流,息石橫波,下潀地軸,上獵星羅。吐湘引漢,歙蠡吞沱,西曆岷、塚,北瀉淮河。


眇森宏藹,積廣連深,淪天測際,亙海窮陰。


雲旌未起,風柯不吟,崩濤山墜,郁浪雷沉。


  在昔鴻荒,刊啟源陸。表裡民邦,經緯鳥服。瞻貞視悔,坎水巽木,乃剡乃鏟,既刳既斫。飛深浮遠,巢潭館穀。


涉川之利,謂易則難;臨淵之戒,曰危乃 安。泊潛輕濟,冥表勸言。穆戎遂留,昭禦不還。徒悲猿鶴,空駕滄煙。


  君子彼想,祗心載惕。林簡松栝,水采龍鷁。覘氣涉潮,投祭沉璧;揆檢含 圖,命辰定曆。


二崤虎口,周王夙趨;九折羊腸,漢臣電驅。潛鱗浮翼,爭景乘虛。


衡石赬鰩,帝子察殂;青山斷河,後父沉軀。川吏掌津,敢告訪途。


- -


六朝文絜 60.

《卷十 飛白書勢銘》作者:鮑照


   秋毫精勁,霜素凝鮮。沾此瑤波,染彼松煙。超工八法,盡奇六文。鳥企龍躍,珠解泉分。


輕如遊霧,重似崩雲。絕鋒劍摧,驚勢箭飛。差池燕起,振迅鴻 歸,臨危制節,中險騰機。


圭角星芒,明麗爛逸。絲縈發垂,平理端密。盈尺錦兩,片字金鎰。


故仙、芝煩弱,既匪足雙;蟲、虎瑣碎,又安能匹。君子品之, 是最神筆。




六朝文絜
http://www.saohua.com/shuku/gudian/liuchaowenxie/4.html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4/1.htm


六朝文絜
http://www.daizhige.org/集藏/文总集/


六朝文絜
http://wenxian.fanren8.com/08/02/

文選(南朝梁)蕭統 (唐)李善注
http://www.guoxue123.com/jijijibu/0201/00zmwx/index.htm


    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
    2-全唐文-清-董誥
    3-全遼文--陳述
    4-六朝文絜-清-許梿
    5-古文觀止-清-吳楚材

   6-古文辭類纂-清-姚鼐
    7-唐代墓誌彙編續集--
    8-唐宋文醇-清-愛新覺羅弘曆
    9-唐文拾遺續拾-清-陸心源
    10-唐文續拾-清-陸心源

    11-序跋集萃--
    12-文章辨體匯選-明-賀複徴
    13-文選-南朝梁-蕭統
    14-文選昭明文選-南朝梁-蕭統
    15-文選注-唐-李善

    16-文選詳注-南朝梁-蕭統
    17-新安文獻志-明-程敏政
    18-明文衡-明-程敏政
    19-明文霱-明-劉士鏻
    20-晚明二十家小品--施蟄存

    21-晚清文選--鄭振鐸
    22-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23-清文精選--劉文武
    24-皇明文征-明-何喬遠
    25-經義模範-明-佚名

    26-續碑傳選集--
    27-遼文萃-清-王仁俊
    28-香豔叢書-清-張廷華
    29-駢體文鈔-清-李兆洛


復莊駢儷文榷(清)姚燮撰

駢雅訓籑(明)朱謀● 撰

理瀹駢文(清)吳師機撰, 棕亭駢體文鈔(清)金兆燕撰

有正味齋駢體文(清)吳錫麒撰

師伏堂駢文二種(清)皮錫瑞撰, 駢體文鈔(清)李兆洛輯


崇雅堂駢體文鈔 (清)胡敬撰, 國朝常州駢體文錄 屠寄輯

國朝駢體正宗 (清)曾燠輯, 國朝駢體正宗續編(清)張鳴珂輯

御定駢字類編(清)聖祖仁皇帝

御定駢字類編(清)吳士玉,(清)沈宗敬, 駢儷文(清)孔廣森撰

駢字分箋(清)程際盛撰

展碧山房駢體文選, 張文襄公駢文(清)張之洞撰

佩弦齋文存佩弦齋駢文存佩弦齋詩存(清)朱一新撰


駢文類苑「皇朝」(清)姚燮、張壽榮, 邃懷堂駢文牋註 袁翼、朱舲,文莫室駢文(清)王樹枬, 越縵堂駢體文(清)李慈銘、曽之撰

酌雅堂駢體文集 徐壽基

六官駢萃 張蔚春, 訓蒙駢句

六朝麗指 -孫徳謙


連珠-鈕琇 : 竹連珠 - 昭代叢書, 鈕琇 :    臨野堂詩文集29卷, 連珠-陳濟生 : 廣連珠- 昭代叢書, 連珠-王夫之 - 連珠二十八首- 姜齋文集

連珠-艷體連珠 清 吳江閨秀 葉小鸞瓊章 著,連珠-續艷體連珠 明-沈宜修 撰


文心雕龍

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

    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時古對類
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