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民 (1904 – 1980)
淅江孝感人. 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 獲法學博士學位. 1935年任上海中國公學教授. 1937年抗戰爆發後, 先後在中國國民黨軍委會、中國國民黨中央社會部、宣傳部任專員、督導員等職. 抗戰勝利後, 在上海市立師專教授、訓導主任、《新民晚報》 主編. 1950年抵台. 曾任 《自立晚報》總編. 1957年後任台灣政治大學等校教授. 1980年8月病逝於台北. 著有 《中國共產黨史稿》等.
方豪 (1910 – 1980)
淅江杭縣人. 字杰人, 筆名茅廬、絕塵、聖老. 天主教徒. 1922年入杭州天主教修道院. 1929年入寧波聖保祿神哲學院. 後在平湖天主堂服務, 並從事宋史的研究. 1941年起任淅江大學、復旦大學、輔仁大學等校教授. 1949年去台灣, 任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並從事宗教活動. 曾任台灣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國立政治大學文理學院院長. 1980年12月20日在台北病逝. 著有 《 中外文化交通史論叢》、《 中國天主教史論叢》、《中西交通史》、《宋史》、《中國近代外交史》等.
呂振羽 (1900 – 1980)
湖南武崗 (今屬邵陽)人. 1926年畢業於湖南高等工業學校. 同年參加北伐戰爭. 九一八事變後, 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 曾任中國大學教授、自由職業者大同盟書記.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後從事理論、歷史研究和統戰工作, 是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歷史科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 1941年到蘇北「抗日根據地」, 任中共中央局黨校教授. 後任劉少奇秘書. 國共內戰時期, 任大連大學校長兼中共黨委書記. 中共建政後, 任東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副主任、東北人民校長兼中共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 1980年7月17日病死於北平. 著有《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 中國政治思想史》、《 簡明中國通史》和《呂振羽史論選集》等.
向達 (1900 – 1966)
湖南漵浦人. 字覺明. 土家族. 1923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譯員、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專任導師、西南聯合大學教授等職. 中共建政後, 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史研究所第二副所長、全國政協委員. 1966年11月24日病死. 著有 《中外交通小史》、《中西交通史》、《鄭和航海圖》等.
齊思和 (1907 – 1980)
山東寧津人. 字致中. 1931年北平燕京大學畢業後, 赴美國哈佛大學留學. 1935年獲博士學位. 回國後, 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燕京大學歷史系主任. 七七事變後, 曾拒絕日偽之職, 到私立大學任教. 抗戰勝利後, 回燕京大學任歷史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 中共建政後, 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世界歷史小叢書》 副主編. 1980年2月20年病死. 著有《世界通史》(上古部份)、《世界中世紀史講義》、《中國史探研》等.
李濟 (1896 – 1979)
湖北鍾祥人. 字受之, 後改濟之. 早年考入清華學堂. 1918年赴美國留學, 後獲博士學位. 1923年回國後, 任南開大學和清華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主任. 曾主持河南安陽殷墟的考古發掘工作. 後被聘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 抗戰勝利後任中國駐日本代表團顧問, 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長期從事考古學、人類學和古器物學的研究, 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開創者之一, 中國最早獨立進行田野考古工作的學者. 1948年底去台灣. 1979年8月1日在台北病逝. 著有《李濟考古學論文集》、《中國文明的起源》、《安陽》等.
李劍農 (1880 – 1963)
湖南隆回人. 又名劍龍, 號德生. 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0年赴日本留學. 辛亥革命爆發後回國參加革命. 曾任漢口《民國日報》編輯. 後赴英國留學. 回國後, 長期從事中國歷史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曾任《太平洋雜誌》編纂主任、武漢大學教授、藍田國立師範學院教授. 中共建政後, 任武漢大學教授, 湖南省軍政委員會顧問、全國政協委員. 1954年雙目失明. 1963年12月14日病死. 著有 《最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史》 (1929年上海出版, 中共建政後改名為 《戊戌以後三十年中國政治史》, 而原名書後來台北學生書局翻印再版), 《 中國近百年政治史》(台灣商務印書館翻印再版)、《政治學概論》、《先秦兩漢經濟史稿》、《 魏晉南北朝隋唐經濟史稿》、《 宋元明經濟史稿》等.
岑仲勉 (1885 – 1961)
廣東順德人. 原名岑汝懋, 號銘恕. 童年入私塾. 1903年考入北京高等專門稅務學校. 後在財政、稅務、郵政等機關任職. 並潛心研讀各類史書. 1937年由陳垣推荐, 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948年後, 長期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 主要從事先秦史、隋唐史、中外交通史、民族學、文獻學等研究. 1961年10月7日病死. 著有 《西周社會制度問題》、《隋唐史》、《黃河變遷史》、《突厥集史》、《唐人行第錄》《岑仲勉學術論文集》等.
余又蓀 (1908 – 1965)
四川涪陵人. 早年入四川成都聯合中學、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 後在北平民國大學任教. 後又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習. 1938年後任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教授、
中央研究院總務主任等職. 後到台灣. 任台灣大學教授、歷史學研究所主任及主持中國近代史及美國史研究中心. 1965年4月27日不幸於車禍中逝世. 著有《中國通史綱要》(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沈剛伯 (1896 – 1977)
湖北宜昌人, 1917年畢業於國立武昌師範高等院校. 1924年考取湖北官費, 入英國倫敦大學留學, 專攻埃及及英國史. 1927年回國, 先後在武漢大學、 中山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校任教. 1948年去台灣, 任台灣大學文學院院長兼歷史系主任. 校長傅斯年病逝後, 一度主持校務. 任職期間增設了考古人類學系、圖書館學系, 並廣泛從事國際間學術交流. 曾任台灣中國歷史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1977年7月31日在台北病逝. 著有《沈剛伯先生文集》(中央日報出版)、《史學與世變》等書.
張蔭麟 (1905 – 1942)
廣東東莞人. 號素癡. 1929年清華大學畢業後, 赴美留學, 得文學碩士學位. 1934年清華大學哲學、歷史兩系教授. 抗戰爆發後, 任教於西南聯合大學、淅江大學. 1942年10月24日在貴州遵義病逝. 著有《中國史綱》(上古篇) 等.
(史徒按:張氏師承梁啟超)
簡又文 (1896 – 1979)
廣東新會人. 字永真, 號馭繁, 筆名大華烈士. 1920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20年至1921年進紐約美國協和神學院. 1922年至1924年在上海擔任”救主堂 “ 副牧師. 1924年任燕京大學宗教哲學副教授. 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後曾擔任多種官職. 30年代中後期, 創辦了《逸經》、《大風》等多種雜誌. 1949年移居香港, 任香港大學東方研究院研究員. 1956年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通訊院士. 1964年至1965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當研究員. 1979年病逝於香港. 主要著作有《大平天國全史》、《洪秀全傳記》等.
(史徒按:簡氏與已故國內學者羅爾綱齊名於太平天國史研究)
方豪
方豪, 字杰人, 淅江杭縣人, 1910年9月生. 幼年只讀過由私塾改組的小學四年級. 13歲時(1922年), 入杭州天主教修道院, 攻讀拉丁文, 自修文史. 19歲到25歲入寧波聖保羅神學院. 1935年9月晉升司鐸. 傳道之餘, 自學哲學、神學, 旁及聖經、教律、教史, 而其重點則在中西文化交流史. 從1941年起, 歷任淅江、復旦、輔仁、津沽等大學教授兼系主任、院長等職. 1949年到台灣, 任台灣大學教授, 曾任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1969年出任政治大學文理學院院長, 凡6年. 1974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現已去世. 主要論著有: 《中西交通史》兩冊,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3年12月出版;《宋史》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1954年出版; 《中國近代外交史》中華文化事業出版委員會1955年出版; 《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三冊, 香港公教真理學會先後於1967, 1970, 1973年出版. 《李之藻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出版; 《方豪六十自定稿》, 學生書局1969年版.
包遵彭
抗戰勝利後, 以書生服役海軍. 1947年秋, 掌理海軍總部新聞處. 1949年, 任總部副官處長, 負責管理海軍史檔案. 到台灣後, 任中央圖書館長, 現已去世. 曾參與編輯《中國近代史論叢》10冊, 正中書局出版. 撰有《清季海軍教育史》, 國防研究院1969年出版. 利用清代海軍檔撰寫了《中國海軍史》上下兩冊, 於1952年海軍出版局出版, 1970年5月修訂再版, 由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印行.
李宗侗
又名玄伯, 河北高陽人. 1928年生, 台灣大學史學系教授. 曾任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 1974年3月去世. 研究領域廣泛, 著述甚多, 清史方面主要有: 《清代中央政權形態的演變》, 載史語所集刊第37本上冊, 1967年出版; 《李文忠公使俄與光緒中俄密約》, 大陸雜誌連載; 《廷寄序》, 載《文獻專刊》第4卷, 第3、4 期; 《辦理軍機處略考》, 《幼獅學報》第1卷, 第2期, 此外還與劉鳳翰合著: 《李鴻藻先生年譜》, 1969年12月出版.
張致遠
又名貴永, 淅江鄞縣人. 清華大學畢業, 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 曾任中央大學、台灣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主任、所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專長西洋史及史學方法. 1956年去世, 有《張致遠文集》、《西洋通史》傳世. 《史學講話》, 中華文化事業出版社1952年初版,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修訂再版. 曾主持編輯《海防檔》、《礦務檔》、《中美關係史料》.
張其昀
字曉峰, 1901年生於鄞縣, 1985年8月26日病逝於台北. 1919年夏入南京高等師範學堂, 1923年6月畢業. 畢業後應上海商務印書館之聘編寫中學地理課本. 1927年在中央大學任地理講師, 1936年任淅江大學史地系主任, 1946年任文學院院長. 1949年到台灣後脫離學術界, 任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秘書長. 1950年改任中國國民黨宣傳部長, 1952年10月當選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任秘書長. 1954年任教育部長, 1958年後任國防研究院主任、院長, 中華學術院院長, 中華文化學院董事長. 50年代末, 主持編修清史, 任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 曾著有《中華民國創立史》、《黨史概要》、《中華民國史綱》, 主編《中華五千年史》(八冊), 《中華民國地圖集》等書. 他雖然以台灣大型清史的總主編聞名於世, 但他本人在清史研究方面並無重要成果.
沈雲龍
又名耘農, 1910年生, 江蘇東台人, 1988年病逝. 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士, 日本新聞學院畢業. 曾任東吳大學法學院,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銘傳女子商專教授; 台灣大學, 師範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 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指導教授, 曾任文海出版社總主編, 著有《台灣開拓史》、《中國近代史大綱》、《近代史料考釋》一二三集、《近代外交人物論評》、《康有為評傳》等書. 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續編、《明清史料叢編》、《明人文集叢刊》、《中國水利要籍叢刊》、《中國名山勝蹟志》、《袁世凱史料叢刊》等, 總計約2000多種.
何烈
1973年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畢業後到中興大學歷史系任教. 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78年10月, 因患癌症去世. 主要論著有《清代咸同時期的財政》, 博士論文, 中華叢書1981年7月出版. 《厘金制度新探》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2年6月出版. 此外還有《說厘金》、《清代租稅結構的變動》、《清未的 “洋票” 問題》、《厘金制度的歷史背景》、《清太平天國事件以前的財政概況》等論文若干篇, 並著有《中國歷代思想家─曾國藩》(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郭廷以
字量宇, 河南舞陽人, 1903年生, 1975年病逝於美國. 1926年畢業於東南大學歷史系, 曾先後執教於清華大學、河南大學、中央政治學校、中央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籌備期間任主任、旋任所長、研究員. 主攻中國近代史, 著作甚多. 早年撰著的計有《太平天國曆法考訂》、《太平天國史事日誌》上下冊, 均由商務印書館於1936年出版(後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再版), 《近代中國史》第一二冊, 商務印書館分別於1936、1941年出版(後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合訂再版). 到台灣後的著作主要有: 《中國通史》1954年出版; 《俄帝侵略中國簡史》, 台灣書店1954年出版; 《台灣史事概說》, 正中書局1954年出版; 《近代中國史事日誌》, 正中書局1963年出版; 《近代中國史綱》,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出版; 《郭嵩燾先生年譜》(上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9, 1970年出版. 此外還撰寫《中國近代化的延誤》、《中日交涉的歷史教訓》、《甲午戰前台灣經營》、《從張騫到左宗棠》等(以上論文, 可見於台北聯經出版社的 ”近代中國的變局”, 1987年初版). 他主編的近代史資料有《中俄關係史料》、《中法越南交涉檔》、《道咸兩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四國新檔》、《中美關係史料》.
蕭一山
江蘇銅山人, 1902年5月7日生於原籍, 1978年7月4日病逝於台北. 19歲時, 由山西中學考入北京大學. 21歲, 所撰《清代通史》上卷完成, 梁啟超贈序印行, 隨後推荐蕭一山往清華大學任教. 英國劍橋大學訪問研究. 歷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及中央大學教授, 北平文史政治學院院長, 河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 廬山訓練團、峨嵋訓練團及中央訓練團講座指導員, 並被選為部聘教授及國民參政員. 抗戰勝利後, 任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秘書長. 1948年5月, 當選為監察院監察委員, 任至終身.
1960年, 台灣成立清史編纂委員會時, 蕭一山出任副主任委員.
《清代通史》三卷5巨冊, 400萬字, 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年出版, 是蕭一山畢生精力的結晶. 早年著作還有《中國通史講義》、《曾國藩傳》、《民族文化概論》. 1944年出版的《清史大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65年改名為《中國近代史概要》, 由三民書局出版. 1952年出版的《清史》(中國文化大學印行), 則是上書的縮寫本. 有批評指蕭一山專治清史, 致力於編寫清代通史, 專題研究成果甚少. 蕭一山成名甚早, 在中國乃至國際學術界都有一定影響. 他在清史研究方面有兩國重點: 一. 他認為清史就是中國近代史; 二. 他認為清史就是民族革命史, 並自翊為民族革命史觀的創始人.
註: 「民族革命史觀」之內容, 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 清代史就是一部中國近代史, 近代變局無論從世界潮流或中國歷史來看, 皆始於明清之際, 故不宜以鴉片戰爭作為近代史之起點.
二. 民族革命為中國近代史之主線, 其歷程共分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由鄭成功創立「天地會」以至洪楊革命, 其對象為滿清, 故以「反清復明」為主; 第二階段由太平天國至孫中山領導反清為止, 革命對象為列強之帝國主義, 故以「振興中華」為主; 第三階段民國以後, 又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期自民初至北伐, 仍為反帝時期; 第二期為抗日時期, 以反日為主; 第三期則為抗日勝利後至今, 以反共抗俄為主.
三. 上述之民族革命歷程雖然畫為三階段, 然有其一貫性及連續性, 層層相因, 此即蕭氏所謂「天地會肇其端, 太平軍揚其波, 革命黨竟其功」, 其中天地會及太平天國為近代民族革命的源流.
故蕭氏對天地會及太平天國賦予崇高之歷史地位, 而孫中山及「三民主義」則為近代民族革命之產物, 為未來建國之最佳方案及準繩.
中國近代史的來龍去脈, 即在蕭氏「民族革命史觀」之貫串下, 呈現一明確之脈絡.
民放革命史觀對日後台灣史學界之影響:
蕭氏此一民族革命史觀, 實為清末民初梁啟超、章炳麟之民族主義史學觀點,與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揉合之延伸, 而在民族革命史觀之影響下, 台灣出版的中國近代史亦每每化身成為「中國近代革命史」或「國民革命史」等名目, 中國近代史遂染上了革命時代之特徵, 並與政治現實密切結合.
(錄自: 中國近代史研究趨勢,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4年版)
中國文化
http://www.angelfire.com/la/kenlai/List/historicans.html
Keine Kommentare:
Kommentar veröffentlichen